第 868 章(1 / 1)

崇祯聊天群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终归是心中着紧自己的。于是,她连忙答应了下来。

处理完了这事,崇祯皇帝又查看了下聊天群中其他的私聊和聊天记录,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东南沿海的剿灭海盗之事,只有郑芝龙一支水师,海上的力量还是太弱了点。特别是在如今海盗是一盘散沙的情况下,四处劫掠,以至于郑芝龙疲于奔命,四处救场,局面一时有点僵着。不过李芝奇的登莱水师已经快到了,到时候两支水师会合后实力就将大增,局面应该会有所改观。

澳门的葡萄牙人,不敢和台湾的荷兰人一样造反,最终还是听话地派出舰队,南下南洋贸易的同时,也顺带着承担起了护送大明商船的任务。

另外还关心的一件事,则比这事还重要,就是有关大明个人所得税,又或者是奢侈税的征收。之前有关服舍违式的半年缓冲已经快到了,这事儿可以说是今后几年的大事,必须严格执行下去,好好改改大明的风气,同时也变相地征收那些有钱商人的税收。

从目前得到的消息,再从聊天群中东南西北人的聊天中可以得知,大部分人,特别是江南的富豪都还在观望,并没有为他们的违制买单。对此,崇祯皇帝也明白其中原因,就比如说那些大盐商府邸,都快比得上皇宫园林了。如果按照之前颁布的旨意,估摸着他们想继续享受之前的奢华的话,那肯定是要大出血一次。对于这些商人来说,肯定是不乐意的。

崇祯皇帝再次从聊天群中核实了下情况后,心中便下了决心,决定趁着辽东战事又告一个段落,取得重大胜果的前提下,开始都察院和军队的改革。

这个事情,他其实早就在考虑了,之前一直没动,是因为有建虏这个心腹之患,一切要以辽东战事为重。但经过这两年的消耗,至少在粮食这块上,已经死死拿住建虏的七寸,翻不起多大的浪了。辽东战事,主动权已经掌握在大明的手中。

服舍违式的监察执行,不能完全依赖于原有的地方官府和厂卫,毕竟地方官府和地方上的关系盘根错节,执行力度如何难以预估。而厂卫是非常规力量,他们原本的任务就很重,不可能再用于如此大规模的监察行动。都察院和军队的改革,刚好能满足这个需求。

963 不得圆满(第三更)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退出聊天群,拿出以前的设计方案重新开始浏览修正,一直忙到傍晚时分,才算又重新改了一稿,随手丢给轮值太监,重新抄写一份之后,就打算明天开会正式讨论。

忙完了这个,崇祯皇帝便又上了聊天群去看看信息。没想到,一下收到了海兰珠的多条信息。

“陛下,我哥追杀佟养性,午后时分,遇到了建虏精锐,是豪格率领的那一支。我哥不敌,一千五百骑,只逃回了三百余骑。我哥我哥被鳌拜追上所杀”

“我们的东面,西面还有南面都有建虏的踪迹发现,我们现在一直往北逃。”

“”

崇祯皇帝看得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之前隐约的担心,竟然成了事实。科尔沁族军队被追上,吴克善被杀,海兰珠领着残兵逃亡。

他连忙问道:“你们现在在哪里”

崇祯皇帝的问话,直接传达给了海兰珠,此时已是傍晚,海兰珠伏在马背上,一边狂奔,一边焦虑地回答道:“不知道,反正一直往北逃,只有这样,才能脱离建虏的围追堵截。”

这策略应该是对的,崇祯皇帝想着便安慰道:“建虏不可能久追的,等脱离了建虏的追击之后,绕一圈回来。回头把路线告诉朕,朕派骑军去接你们。另外,朕也会让鞍山驿堡那边的军队活跃一点,吸引建虏的注意。”

海兰珠听了,也只能这样。也亏了是草原儿女,对于这种事情的承受能力比较强。他们每个人的骑术又很了得,只是拼命逃得话,相信建虏也不可能追上。如今又在逃命中,倒也没机会悲伤。

有一点,崇祯皇帝还是比较奇怪的,觉得以吴克善这支骑军的骑术,又怎么会被豪格的骑军追上呢

算了,这个先不想了,结局已定。布和那边,怕是得安抚一下了。他现在估计也快要到宁锦了,孙承宗那边,得通知一下。海兰珠那边,也得多关注一点。

崇祯皇帝心中盘算着这些事情,便又开始忙碌了。

第二天,文华殿内,奉旨过来的臣子不断聚齐,有司礼监全体秉笔太监,内阁辅臣,六部尚书,都察院,甚至连五军都督府都有人在,这个大阵势,让他们格外吃惊。除了首辅温体仁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心中有底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皇帝要商议什么事情,不由得都转头四顾,又或者窃窃私语。

这种不在掌握之中的朝议,让众多臣子都有点不习惯。除了开国太祖和成祖之外,一般来说,深宫中的皇帝,都是要靠群臣来获取信息,而后做出处理不处理,由此召开什么会议之类的,群臣也都心中有数。

他们没想到的是,崇祯皇帝同样出自深宫,并未有多少历练,在最开始的两年,确实也没什么意外,大概要做什么,怎么去处理等等,底下臣子都很清楚。而且往往朝事的处理,明面上是皇帝决断,但真正的结果,其实都是在朝臣之间或斗争,或商议,或妥协等等引导皇帝做出他们想要的决断。

但自从建虏入侵京畿之地之后,崇祯皇帝好像换了一个人一般,大有高祖成祖之风,朝事不再掌握在群臣手中,而是体现了皇帝的意志。可能外臣难以感觉其中的差别,但身在中枢的高官们,却深有感受。

他们正在想着,随着一声高喊“皇上驾到”,文华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臣子一起恭迎圣驾。

崇祯皇帝坐在御座上,等群臣见礼完毕之后,便笑着先宣布好消息道:“辽东那边,刚打下了鞍山驿堡,佯攻辽阳,调动了建虏倾国兵力折腾了一些天,粮食进一步耗尽,相信今年的建虏,就算是只老虎,也只是一只饿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的老虎了。辽东这边,建虏至少短期内不会对大明造成威胁了”

这个消息,底下臣子中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因此,当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不少臣子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以前费尽脑子对付却还让明军连连吃败仗的建虏,如今竟然在没有惊动朝廷的情况下,就这么轻描淡写地又一次遭受了重大挫折

猛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