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的机会,还把人给抓了去”
那禀告的夜不收,手臂上简单包扎着,鲜血已经浸透,显然受伤不轻。但他压根没管这个,连忙回答曹变蛟的话道:“建虏探马此次很是奸诈,全都事先埋伏在野地里,人数之多,以前未有过,明处则只有少数几骑。我等靠近之后,暴起发难,虽已尽力营救,但建虏拼死拦着,以惨重的伤亡把活捉的同袍给带走了”
可以听得出来,这是建虏蓄意活捉大明将士为目的,是非常规手段,防不胜防。曹变蛟听了,倒也没怪罪,挥手让他去军医处重新处理伤口。
“看来建虏是察觉到不对了,所以才用这种手段”曹变蛟皱着眉头,对坐在那沉默不语地师监冯德华说道,”我看,是时候撤军了“
冯德华听了,沉默了一会,显然是在思考,而后才抬头看着曹变蛟说道,“陛下说过,此战的目的,是拖着建虏,消耗建虏的国力为主。如果我们这时候撤军的话,就到此为止了。要不,再等等看,我们做好撤军的准备就是,万一那军卒没有招供呢,或者可以多耗建虏几天”
曹变蛟听了,也是认真思考了一会,而后摇摇头说道:“两军对战,已经过去好多天了,建虏再笨,应该也有发现了。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用此手段。如若我军继续拖延的话,很可能会遇到危险”
这时候,是师将和师监第一次在大的事情上有不同的意见。如果换成普通军队的话,主将一般都会听取监军的建议。不过在这新军中,崇祯皇帝有言在先,军事方面,只要不涉及忠君方面的事情,一律主将意见为主。不管是曹变蛟,还是冯德华,对于崇祯皇帝的话都是很听的。也因此,曹变蛟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冯德华听了,还是有点犹豫。实在是崇祯皇帝有交代过,这一战的意义非凡,多耗建虏一天,建虏的元气就多伤一分。要是有可能,就耗尽建虏的元气
因此,冯德华还是试图说服曹变蛟道:”你看,就算建虏知道了我军的虚实,可要应对的话,也得要有时间吧我们或者可以再等等,如果建虏真得不再弄虚作假,直接打过来,我们事先准备下,到时候再撤军应该也可以吧“
曹变蛟听了,心中衡量了一下,自己是做了最坏的打算。可万一不是自己所想的话,直接撤军回去,确实会少消耗一分建虏的实力。按师监所言,倒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建虏就算来犯,在有了准备的情况下,应该也能撤走的
这么想着,他便点头同意道:“好,那就按”
他的话还没说完,边上一直当泥菩萨的高应元,忽然开口说道:“陛下消息,建虏已得知我军虚实,全部大军已直扑我军而来为避免损失,所有军队,立刻撤军”
一听这话,不管是曹变蛟还是冯德华,都立刻领旨。而后,两人互相看了一眼,脸上都隐隐有点后怕。这要不是陛下的消息及时的话,建虏的倾国兵力一起杀过来,这野地里也无险可守,搞不好还真要损失惨重
“这建虏是狗急跳墙了啊”冯德华略微尴尬地感慨了一句。
曹变蛟也是点头道:“对付我们这点人马,竟然是倾国之兵来打,够大手笔的。那好,我们不奉陪了”
于是,将令传下,大军很快动了起来,一路回撤,再不停留,直接进了鞍山驿堡城内。原本营地内,只留下了作为幌子的十来门假的红夷大炮。
师监冯德华在临走之前,亲自在那些木头做的红夷大炮上写了:“耍猴耍兔耍胖子,来日再耍”
951 谁的责任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扯淡;同样,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防御措施,都是纸糊的而已。
建虏大军滚滚向前,各部人马都已接到旨意,不再诈败,拿出真正的实力,一举歼灭明军。他们互相之间,也都有竞争,都想着自己这部立下头功,因此,各部奋勇向前,谁也不让谁
这时候的建虏,上至皇太极,下至普通刚参战的十五岁建虏娃子,都不认为明军能挡得住大清的全力一击。可让他们谁也没想到的是,看看还没有明军,再看看,还没有明军,最终建虏一直追到了鞍山驿堡城下,终于看到了城头上严阵以待的明军。
皇太极还在路上,闻报之下气得脸色发青。等他到了明军原本驻扎的营地,看着留在这里的各路将领,他就感觉有什么事情。
果然,明军随军携带的红夷大炮,竟然是假的。十一门木头做的红夷大炮,就一字摆开,放置在皇太极的面前。上面用红色的墨水写得字很是显眼,皇太极一眼就看到了。
“耍猴耍兔耍胖子,来日再耍”
都不用说,这个胖子,就是皇太极了。他气得脸色铁青,又转红色,好像又想吐血的样子,把鳌拜他们吓得不轻。
要是皇上再连续吐血的话,这龙体就堪忧了啊
不过幸好,皇太极这次最终还是没吐血。只见他那胖脸上的小眼睛,闪动着危险的光芒,扫视他面前的臣子,就如同一头饥饿的猛虎,要准备张开他那血口大盆吃人了
“明军兵力,连一万都没有,是谁谎报了军情”皇太极阴冷地语气,犹如毒蛇一般,让人感觉有股寒气,“卢象升呢,打了这么久的仗,连卢象升都不认识”
对于明军逃走之事,他都懒得说了。在他看来,肯定是明军做贼心虚,一发现自己的夜不收被大清抓了,就吓得赶紧跑了,这也合情合理。
他这话一说完之后,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转移到了阿敏的身上。消息最初的来源,就是阿敏报到沈阳的。
当然了,追根究底的话,是鞍山驿堡的守将得出了明军大举来发的结论。不过,他是阿敏旗下的,自然要算到阿敏的头上。至于回头阿敏怎么去处罚鞍山驿堡的守将,那是另外一回事。此时此刻,阿敏必须要给出交代。
“这能怪我么”阿敏知道没法否认,但也绝对不想承担责任,立刻辩解道:“明军故意虚张声势,军情紧急,一时半会那能轻易分辨出来。再说了,明军以前什么时候有过十一门红夷大炮一起随军出征的谁能想到”
确实,这十一门红夷大炮也给了建虏很大的误判依旧。当然了,真要说以前的话,明军除了一开始还会主动出击之外,后来都是龟缩城内,压根就没有主动出击了,一直到最近两年才有所改变。
“休得狡辩”皇太极忽然大声咆哮,指着阿敏的鼻子喝骂道:“你可知道,这一次我大清几乎动员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