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真不是惊慌失措。什么四散而逃,什么军官督战,什么败退,都有点假了
他刚想到这里,就听普特曼斯语速很快地又问他道:“这太平港内,除了郑一官的水师之外,还有什么军队么”
“没有,最近的军队,那也是福州那边驻扎的一支军队了”艾碧阁刚回答到这里,猛然间一惊道,“该不会是”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到岸上突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只见上岸的海盗,挥舞着刀枪,嗷嗷叫地蜂拥冲向码头边的仓库,可就在这时,就见到那些仓库的大门突然打开,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军卒,列队结阵而出。他们身上的盔甲,在朝阳的照射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钢枪如林,亦是反射着刺眼的寒光。
在这些持长枪军卒的身后,则是一队队的弓箭手,在出了仓库的门之后,射出的箭支,越过前面的长枪兵,遮蔽了太阳的光芒,如雨般地落入了海盗群里。
而在通往码头的街道上,则是一队队的火绳枪手,前面的跪着,后面的半蹲着,再后面的站着,火绳枪“呯呯呯”地连绵响着,不绝于耳。
正在兴奋中的海盗们,那见过这阵势,顿时,连一下抵抗都没有,纷纷转头往船上跑去。
普特曼斯惊讶地张大了嘴,结结巴巴地说道:“这是这是明国的正规军队”
“不可能,怎么出现在这里呢”艾碧阁则是惊呼出声,“他们不是驻扎在福州的么”
另外一艏旗舰上,刘香也看呆了,他转过头,看向自己的三当家,怒喝道:“那些北方人怎么在这里的”
“我我也不知道啊”梁晓珍听了,连忙辩解道。说起来,他还真是不知道这事
其实,为了保密,为了防备岸上还有海盗的耳目,刘国能这支军队,是在确认刘香他们离开巢穴的时候,连夜坐船顺流而下,秘密赶到这里埋伏的。
海盗虽然多,可他们毕竟只是海盗,在船上捉对厮杀还行,到了岸上,又怎么可能是正规明军的对手。此时的岸上,明军的长枪兵手持长枪,随着号令,齐步向前,一步又一步,稳步上前,把那些上岸的海盗犹如赶鸭子一般赶下海。而弓箭手和火绳枪手,则是在尽情的收割海盗的性命只是短短一会儿的功夫,上岸的海盗已经死了一大半。
那些靠岸的海盗船,压根就不敢等岸上的海盗都上船,就纷纷撑船离开。可是,内湾的海盗船太多了,所有的海盗都心急慌忙地想赶紧离开,反而你挤我,我挤你的,挤到最后,大家都动弹不得。这时候,原先那些火船,还有被炮击的沉船,就又成了他们想逃出去的障碍。
“撤撤撤,快撤”刘香大声喊着,想着赶紧逃出太平港
“风紧,撤乎”李国助厉声大喊,招呼自己所剩不多的船。
“”
就连普特曼斯也是连声下令:“gogogo”
正在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忽然看到了什么,而大声惊呼起来,用手指着大喊道:“看,快看,不好了”
刘香转头看去,却见他们的外面海面上,不知道何时出现了官府水师,一艏艏的大船,在无数的小船簇拥下,在断他们的后路。
“他娘的,这是郑一官的那些船”刘香很敏感,只是看了一下,就一口断言,不由得大骂道,“这是个陷阱,我他娘的上当了,快撤,快撤”
“gogogo”普特曼斯脸色铁青,又是连声下令道。
“”
这时候的太平港,已经是乱成一片了。至少在内港的那些,已经分不清什么船是谁的手下了。而在外围,倒是要好一点,听着各自大当家下令,基本还能跟着大当家撤退。
可是,当他们看到,断他们后路的官府水师中,那么多的小船,全都开始着火燃烧,并加速脱离舰队,往他们这边冲过来时,就全都慌了。
为了避免被那些火船粘上,谁还管谁是老大,都想着先逃离这太平港,先逃出升天再说。
海面辽阔,最外围的那些海盗船逃出去,倒是没多大问题。可再里面的那些海盗船,就不是那么走运了。一艏艏的火船迎面而来,不时听到“嘭嘭嘭”地撞船之声,来不及逃离的海盗船,在海风的助威下,很快就烧了起来。那些没被烧到的海盗船,则发疯了一般逃,根本不辩东南西北,只求能逃到外海去便成。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这个太平港所在的海面上,到处都是船,到处都是落水的人在挣扎,到处都是燃烧着大火,却一时半会没有沉没的船号子声,喊杀声,火炮声,哭爹喊娘声,等等声音混杂,成为此时此地的主旋律。
大概一个多时辰之后,风平浪静,各种原本就不应该属于太平港的声音,慢慢地消失不见。唯有岸上海面的无数尸体,还有被鲜血染红的海面,可以见证这里刚刚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
在太平港的一处高地上,郑芝龙陪着亲自过来的孙传庭,注视着眼前看到的一切。说句实话,他是相当震撼的。混了这么多年的海上,这是第一次经历一面倒的屠杀
929 原来传说是真的
以前的时候,海盗不是没有上过岸,包括他自己当海盗的时候,都有上岸劫掠过。当然,他当年做事就比较聪明,劫富济贫,对于沿海的那些贫苦渔民,他不但不抢,反而给予帮助,因此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和众多的眼线。
那个时候,他感觉岸上的官兵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拼得是谁不要命,谁更悍勇,气势弱的那一方,便是做鸟兽散。就算郑芝龙后来成了海防游击,和岸上那些将领都为同僚,他也并没有把岸上那些兵当回事,因为还是一个样。
虽然他去过一次北方,经历了几次大战。可是,他是水师统领,只是负责运送人员和物资,并没有上岸去经历过真正的战争,因此虽然觉得官军会厉害一些,但也没有太深的印象。
可是今天,他亲眼见证了一场岸上官军针对海盗的大屠杀。官军的人数其实比海盗还要少,但是战事却是一面倒的屠杀。当他看到军卒结阵而出,如林的长枪阵齐步逼向前,如雨的箭支遮蔽阳光,连绵不绝地火绳枪声,面对这一切,人数众多的海盗压根就没有一丝拼命之心。
郑芝龙在心中暗暗做了比较,假如是自己的手下面对这一切的话,他无奈地发现,最终的结局并不会有意外。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相信嘉靖年间,戚家军当年屠杀倭寇的事情,绝对都是真的。现在想来,以前的自己,觉得戚家军对上倭寇,经常是零战死的事情,是别人夸张的说法,还真是幼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