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2 章(1 / 1)

崇祯聊天群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便又私聊唐王道:“另外,京师这边又研发出了新式火器,名曰燧发枪,不再用火绳点燃,不惧风雨,优点不少。用此等火器练军,一则对军卒身体素质要求不高,二则半年可成精锐之师。目前卫拉特蒙古诸部已向朕提出高价采购。但朕想着,卿这边或许更需要,因此且问卿一问,如若卿需要的话,朕可以平价优先供应于卿,毕竟亲疏有别。如何”

唐王所缺,就是时间。如果火器军队能在短时间内把普通人都训练成精锐之师的话,那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了。不过,基于以往明军所用火器之旧例,他还是犹豫了片刻后道:“既然陛下如此所说,想必这燧发枪很不错。臣想问下,这燧发枪炸膛几率是多少”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摇摇头,便回答道:“朕已整顿军器局和兵仗局,严格把关,所出之火器,无论燧发枪又或火炮,皆是最严把关,如按规范操作,皆无炸膛之可能”

停了停,他便又补充道:“卫拉特蒙古使者参与了新军训练,亲自体会了这些火器的精良和威力,如此才会向朕提出高价购买。”

唐王反正有钱,一听之下,心中稍微一衡量,觉得皇帝没必要骗他,便回复说购买一批。

嘿嘿,又一单军火生意成交崇祯皇帝心中想着,便又说道:“如今这批新军,已刚好训练完毕,朕原本准备都派去辽东海州,准备和建虏作战的。不过既然卿想用燧发枪,那这样好了,朕从中挑选五百能适应南方气候的新军燧发枪兵前往云南,作为卿训练火器军队的教官以及骨干。如此一来,卿之军队,便能尽快训练完成,如何”

“臣感激涕零陛下圣恩”唐王一听,喜出望外,连忙回应,把这事拍板订死

崇祯皇帝看着这一条私聊,心中笑了。卫拉特蒙古那边,用牛羊交易,但因为离得太远,那笔军火交易要想最终完成,不但还要获得固始汗等掌权人的同意,而且互相协商最终完成,至少也要一年时间。

但云南唐王这边却不一样了,如今一拍板就可以安排这事,唐王的财物到京师也要不了一个月。如此一来,继续编练新军的资金就有了。

崇祯皇帝想着这事,不由得有点感慨,终归是军火生意最好做啊

于是,他退出聊天群,又招来户部尚书毕自严,把这事和他说了,解决了他的担忧;接着又叫来军器局局长毕懋康,也透露了唐王这事,让他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如有必要,兵仗局所产之蒸汽机虽然还在改进当中,但不计功率消耗的话,也是可以用上一用,提供必要且稳定的动力。当然,他也少不了把这事知会首辅温体仁。

忙完这些,一天时间就又过去了。

临睡之际,崇祯皇帝照惯例,又上聊天群去看看有什么留言。

聊天群中,一如既往,最多的话题都是在聊服舍违式的事情,毕竟这事几乎影响大明所有人。

崇祯皇帝翻了几屏,便没有继续,正准备退出睡觉时,忽然收到了一条私聊,一看是东厂提督王承恩发过来的:“陛下,奴婢已查到一些湖丝豪商,多是运到沿海,而后私自贩卖海外。”

以前的时候,大明是禁海的。但这些闽粤豪商却一直大量收购湖丝,用于走私也就不意外了。因此,崇祯皇帝对于这个消息,也不惊讶。不过他还来及说什么时,就看到王承恩又发了一条感慨地私聊过来,说这生意真是暴利,而后细说了下暴利原因,说湖丝收购后,又多借助有功名之人躲避沿途税收,而后贩卖出海,可得三倍左右利润

看到后面这些私聊,崇祯皇帝心中一动,便回复王承恩道:“盯着那些闽粤豪商,如果他们再度走私的话,报于朕知,抄家问罪。”

说实话,他还真愿意这些豪商继续做那走私的生意,不向官府交税,如此,便是一只只肥羊待宰了

“陛下放心,奴婢查得,闽粤这边走私盛行,不但是这些豪商,就连普通一些的人,也是如此。奴婢敢保证,他们肯定会继续干那违法乱纪之事”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反而皱起了眉头。王承恩的这话提醒了他,虽然开海了,但孙传庭那边要是严格收税的话,肯定会让这大面积的走私继续盛行,如此一来,必须要有足够的水师巡查沿海才行

可如今的闽粤沿海,许香等海贼还有不少,而官府这边,又只有郑芝龙一支主力水师,要是把这水师散出去查走私的话,力量分散,反而利于那些大海贼行事,这样可不行啊

901 严峻律法

这也就是说,要想在大明漫长的海岸线缉私,首要的前提条件是把那些海盗都清剿干净才行。如今郑芝龙的福建水师回去已经几个月了,该休整也应该休整完了,清剿海盗的事情应该提上日程了。不过崇祯皇帝也相信,孙传庭肯定也在做这事,下个旨意再催促下吧

但对于孙传庭那边,目前重中之重的任务,还是收税,至少陆地上的税收,应该是可以收的。

从刚才王承恩的奏报上可以知道,那些豪商几乎全部动用有功名官吏的关系,偷税逃税,又让朝廷少收了很多税。这一点,如果从律法上说,这种逃税方式,是能轻而易举地截获,究其原因,还是有法不遵,执法不严所致。

不得不说,大明开国皇帝出身最底层的穷苦百姓,对于官员贪腐的认识是很清楚的。他的屁股,也是坐在老百姓这一边。因此他的大明,可以说是对官员最为苛刻的一个王朝,杀起官来也毫不手软。

就大明官员或者说有功名的人,随身携带的私物,朱元璋也早就有过规定。

首先,严禁以乘官船、驿马之机运载私物,若违反了规定,不但本人要受处罚,物品也要被没收入官。这些内容,明确记载在大明律兵律五上,即:凡出使人也应乘驿马,除随身衣仗外,若有夹带私物者,十斤杖六十,另每多十斤加一等罪,,止杖一百。驿驴,减一等。私物入官。

其次,还严禁乘官畜产车船附带私物。也是大明律兵律五中有记载:凡因公差,应乘官马、牛、驼、骡、驴者,除衣仗外,私驼物不得超过十斤。违者,五斤一十,每十斤加一等,罪止杖六十。其所乘车船者,私载物不得超过三十斤,违者,十斤一十,每二十斤加一等,罪止杖七十。家人随从者,皆不坐,若受寄私载他人物者,寄物之人同罪,其物并入官。当该官司,知而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