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5 章(1 / 1)

崇祯聊天群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模的乱贼动乱,甚至连明军都没有去骚扰,实在是朝鲜那边太穷了,去年一年的折腾,遍地白骨。

但大清军队在朝鲜的生活,比辽东这边还要好,至少粮食物资上就比辽东要充足一些,因此多尔衮和多铎手中的两旗,看着战力并没有什么损失。据有传言说,朝鲜那边有从倭国运来粮食物资。

虽然多尔衮想隐瞒这些消息,可皇太极作为满清的皇帝,哪怕那是正白旗、镶白旗中,自然也会有皇太极的耳目。虽然多尔衮操作倭国的事情,肯定是非心腹不用。但事情多少会流传出来的。

皇太极就是为此生气,辽东这边的大清将士和步步紧逼的明军死战,你多尔衮却在朝鲜过得滋润,保存实力是什么意思

要是有可能的话,皇太极很想对崇祯皇帝说,你明国不是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朝鲜不一直是你明国的藩属国么还不赶紧出兵朝鲜,把我们大清军队赶出来啊那个卢象升不是很厉害么,别赖在金州了,快去皮岛,去朝鲜啊

但从目前掌握的迹象看,这个想法根本不会得到明国的配合。明军就揪着辽东这边不放,这让他如何不恼火

虽然复州那边的兵力已经顺利撤回,并没有发生大的战事,可如今大清的探马和明国的夜不收却打得很激烈。要是换成以前,可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只要大清这边探马多发点力,能很快把明国的夜不收打回去的。可如今,明国夜不收却变得和大清探马一般悍勇,简直到了寸土必争的地步。虽然从底下每几日一报的军情上看,明军夜不收的死伤还比大清探马要多点,可明军夜不收似乎有越战越勇之势。

这种趋势很不好皇太极为此也很烦恼。要是野外的斥候战都打不过明军,最终被明军所压制的话,那大清唯一的优势都见荡然无存,会变成真正的聋子、瞎子,很多事情都将变得非常被动。大清剩下的,就只有躲在城里被动挨打了。

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发生皇太极狠狠地下定了决心。他对代善咆哮道:“朕就不信了,大清探马会耗不过明军夜不收传朕旨意,选拔精锐,增派探马,务必要把精锐的明军夜不收耗尽,打残,让他们不敢再肆无忌惮地出城”

多次的斥候交锋,自然是有输有赢,建虏也抓到一些明军夜不收,审问知道明军夜不收主要是最为悍勇的新军夜不收和原关宁军的夜不收组成。虽然关宁军中的夜不收有不少,但新军夜不收却不是很多。也因此,皇太极有此一说,发狠要耗掉这些夜不收,重新掌控野外。

他还从被抓的那些夜不收口中得知,大清探马的首级很值钱,可以直接换取辽东良田,不再像以前一样,战功赏赐会一直有拖欠,甚至不了了之的情况。这一招,又让皇太极又吐血的冲动,因为他知道这是让明军夜不收变得这种勇猛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但这不是拿大清的良田去激励他们来割大清探马的首级,还有没有道理讲了

893 耗谁?

在斥候战这个事情上,皇太极企图仗着满清打了这么多年仗,历练出来那么多精锐探马,要把关宁军和新军的夜不收耗掉。但他要是知道了此时海州发生的事情,怕是又要发脾气了。

尘土飞扬间,一大堆骑军到了海州城下,这是从归化城出发,调拨给辽东这边的蒙古族精锐。曹文诏对此很是欢喜,亲自到城门这边来视察这支骑军。

说实话,最近的斥候战,虽然明军这边因为奖赏机制的实施,又有新军为表率,但建虏探马也不是徒有虚名,确实双方损失都有点大。这种战事,比起正规战事来说,虽然规模小,但更为激烈,你来我往的,常常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

曹文诏没想到的是,上报给崇祯皇帝有关这边的战况后,竟然就拨了这支骑军过来,而且来的不是成建制的骑军,是任由这边补充安排的骑军。这也就是说,这些骑军可以拆开,随意安排进任何队伍中。

如果说马上的功夫谁最厉害,蒙古人称第二的话,就没人敢称第一。蒙古人的战力之所以不行,只是因为装备差,首领弱,内斗激烈而已。可这些蒙古人加入明军之后,以上制约的因素将不复存在。

更让曹文诏高兴的是,这些骑军还带来了不少优良战马。这对于明军夜不收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曹文诏忍不住就在城头上感慨:“陛下收复河套,收编蒙古部族,真乃英明之举也”

从此以后,大明的军队中,将不缺优良的战马,也不会却弓马娴熟的骑士。大明的战力,必将再强大几分

为此,曹文诏甚至还特意把这些河套来的骑军召集起来,亲自向他们宣布了海州这边的奖惩,告诉他们,用真正的建虏鞑子首级,可以即刻换取良田。辽东或者河套地区任选。当然,也可以积战功升级。忠勇伯满桂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朝廷是绝对不会亏待的

于是,在明军夜不收接下来的出击中,每支队伍的人数一下增多,几乎是以前夜不收队伍的两倍。大部分的构成都是新军中的骑军为首,领关宁夜不收和蒙古精锐和建虏探马厮杀。

原本的时候,明军夜不收和建虏探马相遇,多是要下马步战。可多了蒙古精锐后,这些蒙古精锐却不会下马,就是配合下马的夜不收夹攻建虏探马。加上人数又多于建虏探马,一时之间,在这种小规模的战事上,建虏明显吃亏,损失人数一下增多。

这个军情,立刻汇总起来禀告到了沈阳。皇太极一见,就又愁了。

军报上说,明军那边很是悍勇,而且常盯着真正的满洲族勇士下死手。一般的遭遇战,只要交上手了,往往那些汉军出身的探马可以逃得性命,但满洲族探马却会被明军夜不收咬死。

“欺人太甚,简直是欺人太甚了”皇太极愤怒咆哮。明军这是抓住了满洲族人少的弱点,如果这么耗下去的话,满洲族人的壮年男丁越来越少,大清还怎么统御各部

这个时候,皇太极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相比明国来说,这种先天不足的缺点,就算皇太极再英明神武,也没法去改变的。更让他无奈地是,那些蒙古部族全部倒向了明国。如今有大量的蒙古人加入明军夜不收中和大清探马作战,就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