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指挥使大人会因为刚才的动静责罚自己,因此脸色很不好看,正待喝斥时,陈友明匆匆地跑出来了,看到门口那些人,连忙说道:“陈哥,家里有贵客,还请小声一些。”
锦衣卫便衣见他出来,便低喝一声道:“不得喧哗”重申一次后,便回转进去了。这外面的事情,不是他的职责范围。
外面那些人见了,也不想得罪来购买湖丝的豪客,便小了声音对陈友明说道:“从外面回来,还有豪客住你家,该还钱了吧”
“行,行”陈友明不想惊动家里的贵客,连忙点头答应道,“五两六钱八分是不是,我马上拿给你。”
“你脑子傻了,怎么可能这么一点钱”领头那人听了,阴着脸低声喝道,“是二十五两八钱,还有你儿子在族学书桌上乱刻画,也要赔五两二钱银子,一共是三十一两银子。赶紧还钱”
“”陈友明一听,楞了一会,而后神色变得有点愤怒,不过依旧压低着声音说道:“陈哥,不要开玩笑好不好,哪有那么多银子的当时说了的,就是赔三两银子,利息是二两六钱八分,这时间还没过呢族学书桌是怎么回事就算我儿子乱刻乱画,也没有那么贵的书桌吧”
“呵呵,你是傻了”那人冷笑着低声说道,“湖丝的价格都有高有低,时间不够而已。如今又到了湖丝最贵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涨价,你和你儿子搞坏了东西,这价格自然也是要涨的”
“”陈友明听了这话,气得胸膛起伏,好不容易压抑着怒火,低声说道,“陈哥,我们讲点理好不好”
“要不是瞧在你是陈氏族人,老子都不会和你好好地说话了”那人冷笑着说道,“我爹说了,你要是换不上钱也行,把房子让出来,这笔账就一笔勾销。”
一听这话,陈友明顿时明白了,说来说去,还是一直盯着自己的房子不放。他正待说话,却见那人脸色一变,厉喝一声道:“别给脸不要脸,否则家法伺候,你要吃更多的苦头。”
说到这里,又露出一丝淫笑道:“你婆娘和女儿的姿色不错,或者卖了抵债也行”
他身后的几个人听了,也都跟着发出心领神会的笑声。
就在这时,陈友明家里又转出一个人,冷喝一声道:“滚”
这一声“滚”字,犹如一个大禁言术,立刻让门口这些人顿时闭嘴。他们一起瞧向说话之人,见又是一个身材高大的陌生人,便知道是外地豪客。
领头那人的脸上也没了笑容,不过还是尽量和缓地语气说话道:“我是南浔镇陈氏族长的小儿子陈友铜,来此也不是想打扰贵客,只是讨债而已,天经地义。”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后又补充道:“贵客要是想如愿在南浔镇收到想要的湖丝,最好是由我们陈家来安排,上我陈家所开牙行买卖,大家都是朋友,自然是公道的。但要是得罪了我陈家,呵呵”
出来的是刘兴祚,他听到门口的动静,就怕吵着皇上和贵妃,就转出来看看,刚好听到了门口的对话,立刻就知道是敲诈勒索。此时又见这人威胁自己,不由得盯着那人,再低喝一声道:”滚不滚“
说话间,威势尽显,犹如一头猛虎,盯着猎物一般。
这种气势,是战场上练出来的,是久为上位者所养成的。这让陈友铜吃了一惊,下意识地不敢再说,就更不用说他带来的那几个狗腿子了。
不过这里毕竟是陈家的地盘,陈友铜回过神来后,自然不可能听话地滚,便也冷了脸色,带着点凶狠说道:“好,我陈友铜记下了,你看着吧,看你们能买到多少湖丝”
说完之后,他又恶狠狠地盯了陈友明一眼,然后就马上带着人走了。
刘兴祚看着他们远去,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要不是怕惊动了皇上和贵妃,还能让你们说狠话离开,我刘字倒过来写
然而,虽然他不想惊动皇帝,可终归刚才那吵闹声,还是惊动皇帝了。只见崇祯皇帝转了出来,看到了远处离去的那群人问道:“怎么回事”
“一群乡间无赖而已。”刘兴祚转身一看,连忙恭声回答道,“已被小人打发走了。”
“嗯”崇祯皇帝转头看看脸色很不好看的陈友明一眼,又哼了一声。
刘兴祚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他本不想皇上操心这种小事的,可此时再问,就没有办法了,只好把他听到的情况大概讲了一遍。
崇祯皇帝一听,脸色顿时有点不好看了,这一大早起来,怎么就遇见了这样的恶事。他这么想着,便转头看向陈友明问道:“看样子,他们的目的是在于你这个房子,这有什么个说法么”
陈友明听了,看看这位老爷脸上带着关心之色,心中想想,便说出了原因。
869 行霸
原来,南浔镇由于是湖丝的集散地,因此开有各种牙行,就做些收购湖丝再倒卖,又或者牵头搭线,从中收取好处的买卖。而湖丝又是大宗生意,动辄万金,这也是为什么南浔镇上豪客见怪不怪,实在是太多了。
这么大的利益,自然不可能所有人都规规矩矩地做生意。有钱有势力的那些,就开始做一些强买强卖,或者擅自抬高或者压低价格价格,又或者进行各种名目的敲诈勒索。这些人,就是俗称行霸。
这种情况,在原本的历史上,就多有记载。比如崇祯年间的太仓州志、南翔镇志等等。其实,哪怕到了后世文明高度发达的年代,这种情况一样存在。
南浔镇这里,自然是陈姓和王姓两大家的势力范围,这些行霸的存在,如果背后不是站着这两大姓,也不可能在南浔镇立足。
在一开始的时候,两大姓各自用着这些行霸,捞取无数的不义之财。到了后来,就开始互相抢起生意来了。纷纷在河道边上等着,看到运湖丝的船来,就立刻去拦截,或抢夺,或打白条,或哄骗把湖丝抢到手里。甚至到了后来,都不满足在镇子里守株待兔,后来甚至都下到乡里去抢湖丝。
这种情况的发生,让两大姓都很是打了几架,当然,是发生在乡间抢夺湖丝时遇到的情况。在南浔镇里,大家都是体面人,倒也没有动手。
后来,朝廷开海。各地的豪商闻风而来,湖丝的价格也上涨了不少。两大姓便约定,有钱一起赚,不能再和以前一样。定下的规则,就是不能派人去乡下抢收,得让附近的湖丝能自觉集中到南浔镇。等到了镇子上之后,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各凭本事。
当然,这里还有别的因素。因为在镇子上开牙行的,还有许多有背景的,比如京师来的,比如南京来的等等。他们也不允许行霸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