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追究的,因此,他虽然不想去倭国那种破地方,可无奈之下,要是真出现极端不好的情况,搞不好也只有退往倭国了
这么想着,他心中忽然又有了一种矛盾,是希望皇太极能帮大清渡过如今的难关好呢还是渡不过如今的难关好呢
多铎替皇太极操心的同时,远在明国京师,大明首辅温体仁也在追问崇祯皇帝,只听他奏道:“如今忠烈堂和太庙都已祭拜,这不马上就要休沐了,不知陛下所言之绝世重宝,是否可以让老臣知晓一二”
说实在的,这几天一直在琢磨皇上所说的绝世重宝,就是想不起来会是什么绝世重宝“绝世重宝”这四个字,是有足够份量的,到底是什么宝贝
崇祯皇帝一听,呵呵笑道:“温卿放心,朕既然说了,肯定不会食言的。”
说完之后,他从御座上站了起来,微笑着说道:“也罢,传旨内阁辅臣,六部尚书并司礼监秉笔随朕去一趟兵仗局吧”
“奴婢遵旨”轮值太监高时月回应一声,带着好奇,赶紧把这事安排下去。
温体仁却是好奇了,不是看绝世重宝么,怎么去兵仗局了难道皇上所说的绝世重宝,是什么绝世好剑还是什么非常厉害的火器
想想好像都不可能,于是,温体仁就更好奇了,恨不得立刻就到了兵仗局。
过了约莫小半个时辰之后,所有人等,全都到了兵仗局。看他们的脸色,似乎一个个都很兴奋和期待,等待绝世重宝谜底的揭开。
终于,皇帝亲自在前面带路,似乎是熟门熟路,到了一处院子里。
这里的积雪自然早就清理干净,空旷的院子中间,摆放着一个庞大的东西,上面用红布盖着。周边除了锦衣卫校尉警戒之外,还有几名工匠等着。
只见崇祯皇帝挥手示意那几名工匠免礼之后,走到那块红布边上,而后看着身后的众多臣子,微笑着说道:“朕所说的绝世重宝,就是这个”
一听这话,温体仁等人的目光立刻盯着那块红布,他们的目光仿佛要刺穿那块红布,看到底下究竟是什么东西,会被大明皇帝称之为绝世重宝
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笑着奏道:“陛下,奴婢都有点等不及想看看着绝世重宝了”
他这话,代表了众多臣子的心声,也挠了皇帝的痒处。
崇祯皇帝看他们的样子,也不再吊他们胃口,亲自动手,用力一掀,把红布掀掉。那几名工匠见了,立刻上前,收起那块红布。
那底下的东西一露出来,眼睛都不眨一下的一群人顿时傻眼了。温体仁心中更是直呼:陛下,您说好的绝世重宝呢,怎么是眼前这个东西,重确实是重了吧,可这又是什么宝贝
802 开民智
有这想法的,自然不止温体仁一个,他们实在看不明白,眼前这东西,如何当得起“绝世重宝”这四个字
就算最擅长拍马屁的曹化淳,此时也愣住了,一时不知如何开口为好。不过他终归是功力深厚,知道这东西肯定是皇上的心血之作,否则也不至于这几个月一直在兵仗局。
于是,还是他带着好奇之色,开口问奏道:“陛下,不知此乃何物奴婢见识浅薄,还请陛下介绍一二”
崇祯皇帝听了,脸上带着微笑,点点头说道:“这个东西,你可以叫它能量转换装置,但更通俗一点的说法叫蒸汽动力机器,简称蒸汽机”
没错,他这几个月挤出时间一直在兵仗局,和最好的工匠一起,就是在搞这蒸汽机。知易行难这个词,在这段时间内算是体会到了。蒸汽机的原理其实很简单,不过真要做出一个能用的,却还有不少的功夫,也亏了崇祯皇帝的灵魂来自后世,不用像原本历史上那样一步步地去摸索创新。否则的话,这个大约一个世纪后才出现的家伙,是不可能提前出现在大明的。
听他那么一说,院子里这些大明最高级的官员还是一头雾水,皇上啊皇上,您说得每个字,我们都听得懂,可这连起来杂就不明白了呢
这些人,就算个个是进士出身,可此时一个个都颇为尴尬,是点头表示明白好呢还是摇头继续问一下好呢要说点头表示明白的话,万一皇上让自己给同僚介绍下怎么办或者同僚问自己怎么办要是摇头表示不清楚的话,皇上说得意思,似乎已经介绍得很清楚了,好歹自己学富五车,怎么好意思再说不懂呢
这一次,连曹化淳都在犹豫,不过终归是有人开口了,他就是最喜这些事情的礼部尚书徐光启:“陛下,这蒸汽机是微臣第一次见,不知其原理是什么,好处又在哪里,如何当得起绝世重宝四个字”
崇祯皇帝一见,赞赏地点了点头,不愧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自带谦虚好学的光环。其他臣子听他问了出来,就都等着皇帝介绍一二。
“其实,最核心的原理很简单,朕可以给卿等一个示范。”崇祯皇帝早就准备着了,立刻向工匠一示意。其中一个工匠马上返身进入屋内取去东西了。
院子里的众多臣子一见,都好奇地盯着那处屋子,想着最核心的原理是什么肯定是非常新奇的东西吧,自己要是见过,总能猜出一二,可眼下却是一头雾水。
让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是,等那工匠返回的时候,却是端过来一个炉子,底下有火炭,上面摆着一个酒壶,里面的酒已经烧开,散发出浓郁的酒香。
“”这一下,所有人都傻了,皇上啊皇上,说好的要看能量转换装置最核心的原理,您却让工匠煮酒干什么难道是在这大冷的天,要煮酒论道
亏得这些臣子的城府都够深,没把心中这话表达出来,只是用眼睛盯着那个炉子,看着皇上会有什么动作。
崇祯皇帝等工匠摆好之后,就用手指着那个酒壶说道:“诸位爱卿,这个看清楚了吧”
在座的这些人,可能从来没去过厨房,可煮酒这个,却是常做的。古代多喝黄酒,而黄酒是烫了最好喝,必然是在酒席边上烫着的。
因此,皇帝问了,他们就都点点头。
于是,崇祯皇帝又一示意,工匠便上前,把一个专门的塞子塞进了壶嘴,把它给赌上了。于是,很自然地,蒸汽没处可去,就把壶盖给顶上去了。
看到这里,这些十七世纪初期的人,哪怕个个学识渊博,他们也想不明白,这个有什么特别的,值得皇上如此示范,会是什么绝世重宝最核心的原理唯有徐光启陷入了沉思当中,不时看看酒壶,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