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奖赏银子,是绝对不可能买来那么多土地的。
紫禁城外的欢庆声音,偶尔夹杂着爆竹的声响,大年三十未到,就已经有很浓的年味了。
此时,在紫禁城内文华殿中,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连同内阁首辅温体仁,在向崇祯皇帝禀告年终的总结。
军事方面,每一场战事,崇祯皇帝都是亲自参与,包括事先的消息,作战方案的制定,战事经过的参与等等。因此,这一块内容,以温体仁为主的奏事,只是简要概括地提及了下,重点还是国内施政情况。而曹化淳则在温体仁的话外,如有遗漏,进行补充而已。当然,就算是旁听,也有监督的意思。
“陛下,今年大明建设银行各省分行都已经在运作了,但各省情况好坏不一。在半年时间内,江南各省的存贷款算是最理想的,目前来看,前景不错。但是除此之外,百姓、商人等去各地分行贷款之人甚少,如果不是有厂卫看着,又有陛下的严旨,说不定那些银钱都被地方官府给挪走了”
听温体仁说到这事,崇祯皇帝想起了西边朱燮元曾经上过的奏章,就是想要通过行政命令挪用大明建设银行分行中的银钱。
“微臣让人仔细了解过,江南那边多商,百姓懂得钱生钱,多能发现一些赚钱的买卖,因此对于民间高息借款而言,从大明建设银行中贷款乃是其最佳选择;而其他地方的百姓,相对江南那边来说,这方面的观念甚是薄弱,就算他们能从大明建设银行内贷款出去,也不知道怎么去让这些钱生钱,反而担心那些不多的利息要还,因此贷款者甚少”
要是换了明初时候的话,商人地位的地下,别说其他地方了,估计江南都不可能有银行开张。如今是明末时候,经商已经是非常普遍,至少在江南等繁华城市已经是很普遍,所以才有银行存在的土壤。
可就算这样,大明建设银行的总体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好,一年赚得钱,几乎没多少,股东们甚至都没有分红的欲望。
崇祯皇帝对此并不意外,因为在他后世的那个年代,大多数中国百姓都是信奉“千万不要欠钱”的生活宗旨。有钱,存银行可以;没钱,那就勒紧裤腰带熬;借钱做生意第一个想到的是亏了怎么办而不是分析赚钱的可能性,以及赚钱了怎么办这些事情。
“因此,有不少省份,都是地方官府按照银行的规则进行贷款办事,如山西、陕西两地,多被归化总督府贷走,用于河套地区建设,百姓的安置等等”
按银行的规则贷款,哪怕是总督府,都要拿出对应的抵押物才行。而河套地区的抵押物,就是草原上的特产,比如牛羊。对于内地来说,特别是牛,是多多益善的。有了这些的抵押,也不愁还不上钱。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这些事情他都是知道的。如果没有他的允许,都不可能被贷走,比如朱燮元这边。
他等温体仁奏完有关大明建设银行的事情之后,就开口指示道:“万事开头难,这只是第一年,各项规章条例须得继续坚持下去。来年的银行本金方面,可以根据各省总结的情况进行适当调配。时间长了后,老百姓观念会慢慢地改变,到时候银行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大了”
崇祯皇帝定下了基调,温体仁就知道来年怎么办了。放下这事,他就又向崇祯皇帝禀告有关开海禁的事情,这可以说是今年实施的一项最大的施政举措。
789 另类的清理土地兼并(第三更)
“陛下,何总督那边,开海的准备工作全部已经做完,不过消息还未充分传到各省,因此目前到总督府报备大宗外贸交易的人还是很少。何总督以为,初期观望的人甚多,明年当好一些”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开海禁的圣旨下得晚了些,就目前的进度而言,也还多亏了何乔远一心开海禁,很多事情心中已有腹稿,否则光是目前已经完成的这些事情,都要延到明年才能做完。
“在开海之初,福建巡抚孙中丞发兵、甚至亲自带兵剿灭了好多处山贼盗匪,陆地上盗贼几乎绝迹,不过海盗依旧猖獗,甚至有风声说下海一艏船,就抢一艏船,想要平安无事,就要给他们交钱,开价每艏三千金之多,这也是不少海商暂时观望的原因。据地方上查证,此乃粤地大海盗刘香所为”
崇祯皇帝也知道这事,为此,福建水师如今已经在返回福建途中。等他到了之后,由福建巡抚孙传庭统筹,水陆并行,一举剿灭刘香海贼,应该不是难事。
“何总督提议,等福建水师返回后,再联合佛郎机人、红夷一起进剿,当能最短时间平定海事只是如今佛郎机和红夷的船队都已前往南洋,暂时无法联系。且涉及外国之事,具体如何,还需皇上给出旨意”
温体仁禀告到这里后,就不再往下说,看着崇祯皇帝,显然在等待皇帝的意见。
崇祯皇帝一见,稍微一沉吟道:“这个可以有,让何总督去做吧。不过要是这些西夷提条件的,必须及时禀告给朕,由朕来决断”
言外之意,不外乎是让西夷当免费打手可以,但要是想趁机要挟的话,就要问过他同意不同意了
温体仁自然能领会圣意,当即答应一声,算是又禀告完了开海的事情。而后,他又继续禀告下一件大事道:“唐王府的金银珠宝等财务,已作价抵给大明建设银行在河南分行,而后只带了汇款单秘密到达云南昆明,如今已和闵学士在一起。至于唐王封地,地契等物都已在南阳巡抚手中,同时由厂卫监管”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看了看皇上的脸色,才继续奏道:“这些地契,不止是历代先皇所赐田地,还有地方刁民之投献,以及历代唐王另外谋得之田地。且这些数量之多,甚至有超过金册登记之数”
历代皇帝所赐田地,都是要登记在朝廷的金册之上的。可在厂卫的陪同监督下,最终唐王交上来的地契数目,却是远超金册登记数目。这个事情,虽然说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可如今却是摆到了明面上,算是一个大事了
唐王如此,其他藩王绝对不会干净,这汇总起来的数目之多,绝对会比较吓人。而这些,往往都会借助藩王的权力逃税。可以说,朝廷在这方面损失的赋税之多,怕是有点让人瞠目结舌。
温体仁说完之后,和曹化淳对视了一眼,又看向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