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0 章(1 / 1)

崇祯聊天群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头,双腿一夹马腹,驱动战马缓步往前去。祖大寿立刻跟上,在他的身后,则是曹变蛟和冯德华他们。

新军将士集结在校场上,一个个站得笔直,昂首挺胸,气宇轩扬,这让崇祯皇帝看到的第一印象,就想起了后世的一句话:雄赳赳,气昂昂

“向陛下致敬”看到皇帝骑马走近,就近的新军将士在他们头领的大喊声中,腾出一只手,举手敬礼,动作整齐如一,丝毫不拖泥带水。

这些新军将士,训练时也是穿着铁甲,手持兵器,就那么站在那里,属于军人特有的英武之气,让看的人感觉心中豪气顿生,热血上涌。崇祯皇帝心中很是满意,不自觉得伸手回了一个礼。

一个方阵,接着一个方阵的走过去,很快就到了骑军方阵这边。骑卒们都离在马头前,一手持着缰绳,控制着战马一动不动地和他们一起站着。只是有战马会不时打个响鼻。

崇祯皇帝能看出来,这些骑卒很熟悉马性,和战马之间很默契,很不错。等他走到重骑兵这边时,稍微站了一会,看着这里的骑卒明显身高臂长,孔武有力,战马也都是挑选出来的高头骏马,这将是破阵敌人的先锋,大明军队最尖锐的矛头

等走过重甲骑军方阵后,是新军的炮营。看着架在炮车上的佛朗机炮,崇祯皇帝特意勒马停了一会。这些大炮,多是佛朗机炮,分一个母炮和若干个子炮。上了战场之后,子炮事先装填完成,临战之时能达到最快速度开炮的目的。

佛朗机炮的型号有多种,适合不同距离开炮。以前的佛朗机炮,存在密封问题,开炮的时候,气密性差,不但容易伤了炮手,火炮也打不远。不过在崇祯皇帝的关注之下,这些火炮再无这个问题,兵仗局中出品的火炮,全都严格按照规范制造。

崇祯皇帝扫过这些火炮,能看出来,这些还是铁模铸炮的产品,大部分都是白口炮。他一指那些火炮问道:“这些火炮多久换一批”

“回陛下,两轮火炮射击之后就得换了”曹变蛟立刻驱马上前两步,大声禀告道,“而且火炮的质量限制了将士们的开炮速度。”

经过多次的训练,火炮营的将士们已经能很熟练地进行装填。而佛郎机子母炮的构造,使得装填速度又远比其他炮种要快。因此如今开炮速度的瓶颈,反而在了火炮质量上,发射过快,可能会导致炮筒炸裂。这个时候,铁模铸炮的劣势就体现出来了。

崇祯皇帝点点头说道:“兵仗局那边已经在处理了,回头会有灰口火炮给你们的。”

曹变蛟一听大喜,心中不由得万分期待战场上开炮的那一刻。按照京师初级武备堂的教导内容,这火炮集中开火,能覆盖阵前很大一块地方。只要在炮火覆盖之下,就算是实弹,伤亡也会可观。等到了近前之后,再用开花弹的话,几乎不会还有敌人能再站着。

崇祯皇帝检阅了一圈之后,终于登上了点将台。他直接走到点将台前,扫视着底下的新军将士们,脸色严肃,忽然大声说道:“东江军打了一个大胜仗,秦晋边军也打了一个大胜仗,朕很欣慰”

说着这话的时候,崇祯皇帝注意到,底下不少新军将士都露出一丝不服气,有种跃跃欲试地张口欲言状。于是,他提高了声音,大声问道:“你们是朕亲手组建,是朕寄予厚望之军。朕把大明最强的敌人留给了你们,朕问你们,你们会让朕失望么”

对于崇祯皇帝的问话,新军将士们早已习惯。他们立刻齐声大呼道:“不会”

声音响亮,慷锵有力,回荡在校场上空

“好”崇祯皇帝点点头道,“很快,朕很快会给你们一个证明的机会。用你们最好的表现,给朕看,也给大明所有人看,给大明的敌人看看”

589 第二次联席会议(第三更)

一个多时辰后,崇祯皇帝回到紫禁城,认真思考了起来。

原本的计划,崇祯三年下半年的朝政重点,乃是开海禁,也就是开源,为大明的中兴注入足够的活力。

可如今看来,建虏对于河套那边的反应,显然是非常重视。从钱富贵反馈的情报看,应该是会竭尽所能,破坏大明占据河套。

但崇祯皇帝明白,为了稳定秦晋局势,不让灾民流离失所,不让大明百姓饿殍遍野,不让流贼的历史重演,这河套就绝对不能失去。而且一如建虏所担心的,以后大明的战马也将不再发愁,对于大明的战力绝对有很大的提高。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便有了取舍,也下定了决心,立刻下旨,司礼监、内阁、六部尚书并东厂提督王承恩、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齐聚文华殿。聊天群中,又拉了一个临时群,把刘王氏、魏木兰、李过、吕瑞鹏分别拉进了群里,让他们通知孙承宗、卢象升、洪承畴和薛国观放下手头事情,准备开会。当然了,王承恩和刘兴祚也在临时群里,负责沟通群里群外。

一看这个架势,已经有过一次经验的刘兴祚等人便知道,皇上这是又要有大事商议了。像这种架势的,是在建虏出征朝鲜时有过一次,那次开会之后,定下了关宁军佯攻,东江军突袭辽东的战略,并取得了大捷

不过温体仁却是有点误会了,他看到这架势,不由得有点纳闷。按理来说,就算开海禁的事情再大,应该也不至于这么高规格吧

崇祯皇帝看到所有人就位之后,便严肃地说道:“朕收到来自辽东的消息,奴酋皇太极登基为帝之后,获悉我大明占据了河套”

他把钱富贵禀告的情报做了详细的说明,而后宣布道:“朕意已决,决不能让建虏破坏河套的大好局面接下来朝廷的重心,将是如何对付建虏,势必把建虏拖在辽东,让其不得动弹”

一听这话,温体仁首先就有点急了,连忙奏道:“陛下,开海禁一事,已是箭在弦上了,这要是改为全力对付建虏,那这开海禁之事怎么办”

这些天来,内阁一直在忙开海禁的事情,付出了很多心血的。圣旨也已就绪,就等着公告天下了。

崇祯皇帝一听,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而后不容置疑地说道:“海禁还是要开,圣旨下发后,让何乔远总督先行筹办。朝廷的所有人力物力,必须用在对付建虏的事情上。”

要是换成别的皇帝,说不定不会有这么大的魄力,也不会这么重视河套。可对来自后世的崇祯皇帝来说,他大概知道今后的历史变化,要是不解决连续出现的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