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来,皇上非常重视归化州。连内阁辅臣都贬去当地了,还有御史言官等。这些可都是进士出身,天下又有几个地方能有那么多进士在做事的
这次的事件虽然没杀一人,可朝局变动却很明显。首辅的位置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威望更高,政令更为通畅。不少人还注意到刑科给事中也换了个首辅举荐的,这让他们更为忌惮厂卫的力量。
在天下人对这次事件议论之时,崇祯皇帝还暗令他御用的小说编辑班,把辽东战事和草原战事编成小说评书,要求反应大明将士浴血奋战,忠君报国的思想强烈地表达出来。经过他审核没有意见后就下发给驿站系统的说书先生进行宣传。
差不多与此同时,固原三边总督府,杨鹤正在午休。这年纪有点大了,要是不午休的话精力匮乏,因此杨鹤的午休是雷打不动的,就算之前贼乱秦地的时候,他也一直保持着这习惯。
可这会,杨鹤才刚睡过去,就被外面喧哗声吵醒了。这午休被吵醒,人的脾气就不会怎么好
“何事喧哗”杨鹤的话语中带着怒气,任何人都能感觉出来,只要回答一个不满意,雷霆怒火便会爆发
这还多亏了年纪大城府变深,要是换以前的话,说不定板子先打下去再说了。
“老爷,是两位幕僚求见,说是有急事。”一名家丁在房门外禀告道,“小人已经强调过老爷正在午休,可可他们两人还是想打扰老爷”
杨鹤一听,眉头一皱,用手揉了下有点发昏的脑门。这两名幕僚都是跟随自己多年,按理来说,知道自己午休的习惯,不会来打扰。有急事,这时候能有什么急事
杨鹤一想到这里,忽然想到,各路骑军抽调已经过去好多天了,怎么的该有消息了吧他们俩如此着急要打扰自己,该不会是知道草原战事的结果,是是打败了
这么一想,杨鹤就觉得事情严重了。要是三边的骑军回不来,那自己治下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大的乱子。
杨鹤想着,便匆匆起身,一边传令,书房议事,他马上就到。
没过多长一会,杨鹤便匆匆走入书房,看两名幕僚迎过来见礼时,那脸上表情的严肃,他倒是镇定,一边往主位上走去,一边沉声说道:“无妨,还是老夫有先见之明,事先给朝廷上了奏章,表明老夫的担忧”
“总督大人,是赢了,草原战事赢了”留着山羊胡子的幕僚见杨鹤想岔了,便连忙打断禀告道。
杨鹤一边坐到主位上去,一边点头道:“不要紧,能回来多少骑军,老夫也能”
刚说到这里,他回过神来,不由得一脸惊讶地抬头确认道:“赢了谁赢了”
“是洪中丞打赢了,全歼了林丹汗的人马,归化城已是大明的了,是一场少有的大捷啊”另外一名胖幕僚赶紧回答道,“而且这次大胜已经发生在多日之前,京师那边估计早就知晓了。”
杨鹤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有点楞神地问道:“全歼不可能吧”
“总督大人请看,这是廖参将发回来的消息。千真万确”山羊胡子手中拿着一封书信,伸手递给了杨鹤。
这廖参将算是杨鹤的心腹,他的话肯定可信。杨鹤一听,立刻看起了书信。
而这会,胖幕僚则在旁边唠叨道:“那洪中丞没按什么好心,竟然一点消息都不传过来,直接就大张旗鼓地往京师报捷去了”
“就是,他肯定是想看总督大人的笑话,否则通个气又有多难”山羊胡子也愤愤不平地说道。
杨鹤没理他们的对话,一目十行,快速地看完了信后,脸色就很是难看了。
他之前觉得是打不赢的,因此未雨绸缪先上个奏章打了埋伏。这样万一败仗了他也有个说法。就算是打平手,又或者是小胜一场,他也完全可以说是谨慎,老成持重,并不会有什么问题
可眼下的关键是,草原战事,乃是大捷,从开国以来都数得着的大捷啊这胜利越辉煌,就越是打他的脸。对比之下,别说会什么老成持重的评语了,光是不知兵事这点,就肯定逃不了了。
而总督职责是总督地方军政大权,这不知兵,又如何当得了总督一职想起自己还特意交代送奏章去京师的信使,让他要大张旗鼓地送,让京师那边都知道自己的态度,杨鹤忍不住就懊悔万分。看看日期,这都过去多少天了,想补救都没得补救了。
这么想着,杨鹤不由得意气一下消沉下来,感觉自己这总督是当到头了。他把书信往桌子上一丢,伸手去揉脑门,感觉这脑袋实在有点疼,心中想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外如是
“总督大人,您看战事经过,那洪中丞是故意坑总督大人的”胖幕僚恨声说道。
567 举贤不避亲(第三更)
杨鹤一听,脑中立刻回想那书信中的信息:洪承畴有归化城的内应,所以草原战事才有把握。可他竟然没有透露任何口风给自己,这绝对是故意的
想到这里,杨鹤不由得一下把手从脑门上拿下,一手握紧了拳头,心中很是愤怒。不过马上,他又松开了拳头,散去了怒火。因为他明白,就算他愤怒也没用,如今人家羽翼已成,有了草原大功,已经不再怕他了。再说了,这才是官场的常态,有机会就会用尽手段往上爬。如果这都生气愤怒,还混什么官场
杨鹤意气消沉,挥挥手对那两名幕僚说道:“如果不出意外,该是他来接替老夫的三边总督一职了。老夫嘛,估计得告老还乡,或者去什么地方当个闲职。你们两人,还是准备下另谋高就吧”
不知兵事,不要说总督了,就是巡抚都没得做。从高位一下降级,这让杨鹤有点心灰意冷,心中已有了辞官归乡的念头。说起来也是可笑,这一切,还都是自己给自己挖了坑,打了脸
两名幕僚一听,脸上都露出失望和无奈。他们跟在杨鹤身边多年,也明白杨鹤为什么这么说。相顾一望,而后一叹,想说点什么,却发现没什么好说的了。无奈之下,唯有拱手向杨鹤作揖,退出了书房。
杨鹤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想着在总督任上的日子,似乎也没有什么出彩的政绩。人老了啊,没有那种干劲人家洪承畴可是敢上阵和流贼厮杀的,这种劲也只有他们这些年轻人才有了。
这么想着,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刚还意志消沉的老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丝笑意,带着欣慰。
杨鹤正想着,却听到门外传来急促地脚步声,而后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