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任务,必然是落在皇太极最亲信的人身上。而且一个不够,再多一些最好。布和作为皇太极的老丈人,还是老舅子,自然就接到了这个任务。
布和没看到周边其他人有诧异的神色,便知道别人没听到,就转回头看着海兰珠,低声交代道:“这事不要乱传,你自己知道就好”
“额祈葛,大汗要是称帝的话,肯定会引来明国的讨伐吧”海兰珠压低了点声音问道。
布和听了一笑道:“难道大汗不称帝,明国就不会讨伐么”
这倒也是,海兰珠心中想着,便点点头道:“额祈葛,大金国刚还被明军闹得天翻地覆,死了不少女真人。从这事上也能看出来,其实大金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我们科尔沁族”
她正想趁着这个话题劝她爹,但布和却不给她这个机会,立刻打断道:“偶然的事情,并不能改变什么。上次明军能得逞,也是因为大金主力并不在的原因,才被明军占了便宜而已”
看到海兰珠的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态,他就稍微提高了一点声音道:“你别不信,我听你哥详细地说过。明军只是搞偷袭而已,并没有和大金正规军队正面对战。如果不是大金将领大意了,明军根本不可能掀起什么风浪”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着海兰珠的眼睛,声音稍微小了点,略微有点遗憾地说道:“其实大汗是真的喜欢你的你要是嫁过去的话,肯定会很受宠爱要依额祈葛来说,你年纪也大了,大汗又是要称帝,你”
海兰珠没想到自己还没有劝额祈葛,反而额祈葛又来唠叨自己,不由得立刻打断道:“额祈葛,您真得高估大金了女儿和您说过,明国皇帝很厉害的,明军也会越来越厉害。您说,女真人有多少被明军那么闹几次的话,还能有多少人”
布和脸上露出失望之色,摇摇头道:“真不知道你去了一次关内,怎么就转变了那么多。额祈葛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相信额祈葛,大汗一旦登基为帝,掌握了整个大金国的权力,大金将会变得愈加强大至于明国,呵呵,已经老朽不堪了”
说到这里,他准备转身离去,不料海兰珠听得有点急,为科尔沁族的未来担心,就一下拦到了布和的面前。
她正想说话时,却见布和的脸色一沉,少有地用严厉地语气说道:“不要再说了,额祈葛是宠你,但涉及我们科尔沁族的未来,绝不会什么都依你的。这事这么清楚,还用争辩么”
说到这里,他转头扫视了下四周,发现手下都离得比较远后,便低声对海兰珠,严厉地说道:“你太任性了,不要得寸进尺,否则额祈葛不会再让你胡来,那五个人的命就没了”
海兰珠一听,顿时愣住了。她没想到,那五名明军伤卒的事情,额祈葛竟然知道了
537 推演预防(第三更)
看着布和远去的背影,愣在那里的海兰珠知道,如果自己再向额祈葛纠缠大金和明国事情的话,恐怕额祈葛真得会去杀了那五名明军伤卒的。真要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没法向明国皇帝交代了。
这个想法,让海兰珠感到有点沮丧。她能感觉出来,要想劝服额祈葛的事情,绝对没有自己之前想象的那么容易
她就站在那里,意识进入聊天群,刚好看到系统提示,群主在给群里的人打赏成就值。
于是,海兰珠就直接私聊崇祯皇帝道:“刚问到情况了,大金使者过来,是让我额祈葛去沈阳,向大金大汗劝进登基为帝的事情而来的。”
“哦,原来是这样”崇祯皇帝看到,便回了一句。这个消息,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他倒也不至于太过吃惊。历史上,皇太极不就是登基为帝的么这么想着,他就顺嘴说了句:“是要改女真为满族,改金为清么”
“这个就不知道了,我额祈葛没说。”海兰珠回答了之后,有点好奇地问道,“这事应该很保密啊,你怎么知道的”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不好回答,总不能说历史书上就是这么写的吧而且这个位面如何,还真不知道会不会一样。
于是,他沉默以对,继续参考新闻价值的统计数据发放成就值。
海兰珠看到崇祯皇帝没有回答,而系统提示又出现时,便以为崇祯皇帝要保密,不想说,心中不由得微微有气。
不过这气转瞬间又没了,她有点担心地继续私聊崇祯皇帝道:“我额祈葛知道那五名明军伤卒的事情了。我以为我藏得很好,没人知道的”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顿时又被吸引了注意力,停下了手中的活立刻问道:“那五名将士如何了”
“放心,我额祈葛只是警告了我,并没有动那五名明军将士。”海兰珠知道他担心,就连忙回答道。
崇祯皇帝一听,松了口气,又问了具体的详情后,便吩咐海兰珠道:“等那五名将士的伤势一好,你就送他们回归大明。免得夜长梦多,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
海兰珠也怕,自然答应了下来。
崇祯皇帝忙完手头的活之后,便开始思考海兰珠带来的这个确切消息:皇太极终于要如同历史上一般,要登基为帝了
算算日期,吴二狗估计也会在皇太极唱登基大戏的前后到达沈阳,会给皇太极加点麻烦事,不过效果却不会马上显现出来。
真是很可惜,关宁军这边,骑军主力被自己派去参与草原之战了;而东江这边,登莱巡抚卢象升的骠骑营才到登州,还没来及渡海去东江。这两处骑军都不在,也没法给皇太极去献上一份大礼
崇祯皇帝这么理着思路,就又想到了自己手中的王牌,正在训练中的新军。
新军的军阵训练,互相之间的配合,还需要一段时间。就算快的话,算下来也要到下半年,搞不好到深秋以后,天气严寒,那可能会比较麻烦。
这支新军,崇祯皇帝不打算放到关宁前线去。最好是能到东江这边,就是沿海一带,选择面大,建虏的防守也薄弱。最初的战事最好能以多打少,以强打弱,让新军对上建虏能有个适应的过程。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私聊魏木兰,让她转告登莱巡抚卢象升,战船建造的事情要抓紧。以后要运输新军,没有大量的船只是不行的。
做完这事后,崇祯皇帝便又思考了起来,想着那皇太极当了皇帝后,肯定要做些事情出来的。最好的,莫过于做出来的事情,能证明他当皇帝,是最正确不过的事情了。
一个很好的选择,就是发动战争,并且能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