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当即安慰道,“朕希望你们科尔沁族能在暗地里真正投向我大明,在关键时候给建虏后背狠狠地来一刀。”
说完之后,他想了想又补充道:“朕不会随便拿别人的性命当筹码,特别是为我大明征战沙场的将士,就更是不能让他们流血又流泪,这一点,朕敢保证”
说到这里时,崇祯皇帝就不由得想起后世时候,自己看到苏联那个著名的间谍,先后两次获取重大的军情禀告给祖国,从而有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可当他被抓了后,他的祖国却抛弃了他,最终被处以绞刑而死。崇祯皇帝都能想象到那名间谍在得知祖国抛弃他的时候,心中该有多绝望既然这个大明是由自己当家做主,就决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草原上,骑在马背上发呆的海兰珠,忽然喃喃自语道:“流血又流泪”
“别乞,您说什么流血又流泪”边上马背上的侍女听到,不由得有点诧异地问道。
海兰珠听到,转头看了她一眼,并没有说话,只是眼神中有一种光芒在闪动,而后又转回头,意识重新进入聊天群,私聊崇祯皇帝道:“就冲你这句话,我海兰珠一定会全力说服额祈葛的”
“”崇祯皇帝一听,脑海中冒过一串问号,不知道哪句话触动了她的心灵。不过这都无所谓,只要海兰珠真那么去做就好了。
这么想着,他又给海兰珠打了一千多成就值过去,而后吩咐道:“你回头拍个他们的照片过来,朕存到文件夹中去,以后也可以给你们科尔沁族做个证明,让后人知道你们其实是心向大明的。”
海兰珠一听,心中暗想,该不会是想瞧个清楚,那五名伤卒到底是否安然无恙吧看来明国皇帝真是一名仁君,要换了别的皇帝,才不会这么拐弯抹角地关心五名伤卒
这么想着,她甚至都不去和崇祯皇帝计较信不信她的问题了,当即答应一声,就去看望那五名明军伤卒了。
而崇祯皇帝这边,心中回想了下刚才海兰珠告诉的那些信息,而后便拉了一个临时群,把刘王氏和刘兴祚一起拉到了这个群里,转述了海兰珠的那些信息,而后说道:“朕想着不能让皇太极安心打击异己,在发起下次对虏战事之前,该给他找点事情做做,至少上点眼药也是好的。”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后又说道:“孙卿和刘卿你们商量下看看,刚才这些信息里面能不能找到切实可用的信息,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采取一些行动,用于离间蒙古部族和建虏的关系”
一听这话,刘兴祚就反应过来了,不过他还没说出来,崇祯皇帝就已经先说了:“宁完我这张牌,也该打出去用用了。”
这个群里,忽略刘王氏的话,就只有孙承宗和刘兴祚两人。他们两人,是有资格知道的。
孙承宗那边一听大喜,原本他还在纳闷,就那些消息,怎么搞离间,没想到还有宁完我这一条线于是,他立刻和刘兴祚商量了起来。
他们两人,一个是常年领军关宁军,另外一个是从建虏那边逃归回来的,都算是熟悉蒙古和建虏这边情况的。因此,商量了没多久就有了初步的想法。
崇祯皇帝看得很欣慰,当即把这事就交代给他们两人,让他们去操心了。而他自己,则看看夜色已深,便自个睡了,准备明日一早赚个好运气来加人。
517 又不会怀孕(第四更)
第二天早上崇祯皇帝醒了之后,感觉精神饱满,运气应该不会错,便进入聊天群准备加人。
可他刚进入聊天群,就看到了东厂番役吕瑞鹏发过来的私聊:“陛下,洪中丞派往草原的夜不收回报,说林丹汗大军在外,归化城被流贼偷袭而占,如今林丹汗已回军,双方正在厮杀,目前尚在僵持中”
一看到这个消息,崇祯皇帝立刻把加人的事情忘到了脑后跟。他马上联想到之前洪承畴传回来的消息,说林丹汗在宁夏那边犯边。从时间上看,确实是有这个可能,林丹汗刚好领着大军西追顺义王的时候,那五千流贼骑军逃到草原上,把正空虚的归化城给偷了。
一边是流贼,一边是林丹汗的军队,打得好啊汉人善守,蒙古人不善攻城,最好他们能那么耗起来,最后耗到同归于尽
崇祯皇帝想到这种可能性,不由得笑了笑,随后摇摇头,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他反而有点担心,便问吕瑞鹏道:“洪中丞对此有什么想法,流贼和林丹汗会互相妥协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事情必须要把最坏的情况考虑在内。洪承畴作为延绥巡抚,他的意见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稍微等了一会后,才见吕瑞鹏回答道:“洪中丞以为,目前掌握的军情尚少,还无法做出准确地估计。不过有较大的可能性,林丹汗和流贼如果僵持较长时间后,双方如果都看不到击败对手的希望时,就有互相妥协的可能了”
崇祯皇帝看到回复,心中不由得也思考了起来。
从人性角度来讲,似乎确实存在这种可能,而且发生的概率不小。毕竟流贼有归化城做依仗,人数虽少却在求活,是会拼命的。而林丹汗的手下人数虽然多,却只是丢了面子,并没有因为丢掉归化城而到生死存亡的地步,要抡起斗志来,恐怕不及流贼。
现在的问题,是看归化城中有多少吃的。如果没有吃的话,估计很快就能分出胜负了;而如果有吃的话,很可能会耗到林丹汗没法再计较面子的时候。
崇祯皇帝想了好一会后,便又私聊吕瑞鹏道:“那洪中丞以为,我大明该如何应对为佳”
稍微等了一会后,吕瑞鹏便转述洪承畴的意见道:“回陛下,洪中丞以为,我大明当尽快集结军队,在最有利时机做出雷霆一击,以坐收渔翁之利”
停了停,吕瑞鹏又转述道:“不过这个最有利时机很难掌握。如若派出的夜不收过多,让林丹汗发现我大明在一边窥视,恐怕他会很快和流贼达成和解;而要是派出的夜不收少了的话,就又难以查探到准确的军情,无法掌握最佳时机”
崇祯皇帝听了,想想也是,这个时机确实不好把握这么一想,他就有点后悔了,当初该让张献忠带着张定国随流贼一起逃亡草原。这样一来,归化城中有聊天群中的内应在的话,岂不是对战事了如指掌,甚至还能多做点别的事情,说不定能收到最佳的战果,一举拿下黄河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