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天,更是一个赚取成就值的好日子。因为这一天,是新军决出师将的日子。崇祯皇帝决定来一个大的,当即率领文武百官,皇亲勋贵,再加上大汉将军,宫女内侍什么的,几千人浩浩荡荡地开赴京营,一起观看师将的决出。
崇祯皇帝并没有让五城兵马司的兵卒戒严,只是沿途维持秩序,让百姓能旁观。当然,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这一路上,只要两侧有百姓在,多少总能收获一些成就值,谁让自己的施政有水平,能让老百姓都很佩服呢
皇帝全副仪仗地带着文武百官、皇亲勋贵出来的机会,还是很少的。因此,围观的京师百姓,那是人山人海。于是,很自然地一幕就出现了。
“叮,成就值1,来自路人甲”
“”
系统的提示声,几乎是连绵不绝。只是有点遗憾的是,这些成就值更多的是因为皇帝这个身份,因此一个人贡献的成就值基本上就只有1点。可架不住人多啊,崇祯皇帝不时瞅着聊天群的左下角,那脸上就一直乐呵着。
到了京营,几万士卒列队迎接。皇帝仪仗直达校场点将台前,皇帝居中而坐,三品以上文武百官有资格站在点将台前两侧。其余文武官员,则只能按官职高低在点将台前站了。还有大汉将军、锦衣卫等等,穿着金盔银甲,在阳光的照耀下,亮瞎了京营兵卒的眼睛,皇帝的威风,显露无疑。这让原本习惯了崇祯皇帝微服私访的那些京营兵卒,大大地吃惊,很是仰慕,进一步提升了皇帝威严。
于是,京营兵卒又开始贡献成就值了。
“叮,成就值1,来自京营兵卒甲”
“”
聊天群左下角的成就值再次开始飞涨,这让崇祯皇帝的心情很好。他甚至马上给温体仁和曹化淳各自打赏了1000成就值,让他们两人从不同的角度,等待一个好时机派个照留念。
与此同时,他又给钱富贵打赏了5000成就值过去,让他再多拍几张有用的照片。
崇祯皇帝在忙碌的时候,底下离得远的那些文武官员则在窃窃私语。
“皇上还真是少年心性,不就五千来人的新军而已么,竟然摆了这么大的阵仗,这在我们大明朝都是少见的啊”
“嗯,本官也想看看,皇上一手操办的新军,到底有多好,别是费了那么多钱财,还赏出了个伯爵,最终只是一群银枪蜡烛头吧”
“对,我们得替皇上好好把关,可不要让那些丘八把皇上给骗了”
“”
由于新军一直在京营内封闭训练,文武百官也没闲得想探听这支军队的实力。按他们以往的经验,都不怎么看好这支新军。他们觉得皇帝年轻,很可能会被那些丘八的表面功夫所惑,一个个都打着心思,准备好好看一看,要有什么发现,就非得弹劾新军总教习不可。
随着吉时一到,净鞭“啪啪”地响起,锦衣卫纠察,文武百官收声,崇祯皇帝也不再开小差,转而注目眼前的校场。
在远处的营房内,新军将士也听到了声音,知道马上要轮到他们上场了。
这是在文武百官面前露脸,这可是大阵势虽然他们也见惯了皇帝亲临,可这样的大阵势也是头一遭,他们中不少人都紧张了起来。
但曹变蛟却一点不紧张,一步步地斩将夺旗,从队长一路升上来,如今已为营尉,和另外两名营尉争夺师将一职。他有绝对的把握,能赢另外两人。营尉他对那两人都知根知底,他们就是赵杰赵哥,孙雷孙哥,一样出自叔父手下的精锐家丁。
其实说起来,他们两人能最终夺到营尉一职,除了他们两人本身实力之外,还有曹变蛟的影响在内。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还有高高在上皇帝的意思在里面。
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公平。崇祯皇帝对曹变蛟的历次好感,其实就已经决定了曹变蛟的职位。还有那一天,崇祯皇帝考验新军将士的纪律时,看到曹变蛟带头,赵孙等人拥护曹变蛟说服新军士卒时,就差不多决定要重用他们了。
而且新军以后打仗,如果曹变蛟的手下两名大将都是知根知底的人,也便于指挥。当然了,因为有各级监军的存在,崇祯皇帝倒也不担心新军会成为曹家军。
忽然,“咚咚咚”地战鼓声,震天而起,九面战鼓,一起敲响,响彻京营上空。
按军制,三通鼓毕,京营要集合完毕。文武百官没人再说话,就直视前方,准备好好看看新军士卒到底怎么个集合法,会不会在这大阵势下,乱七八糟乱哄哄地露出原形。
462 军魂
就在万众瞩目之下,全副武装的新军士卒闪亮登场。没有一丝喧哗,更没有某些人期待中的乱哄哄,全都表情严肃,步卒小跑,盔甲的撞击声和脚步声整齐如一。就犹如这些新军士卒以己为捶,大地为鼓,敲出的声音甚至淹过了真正的鼓声,震人心魄
这还没完,新军所属的骑军将士控马出现,一排五匹,整齐如一,齐头并进,以中等马速入场。马蹄隆隆声,一加入校场上空的混奏声中,更是增添了震撼
三通鼓未毕,新军五千多人已经在校场上列队完毕,分三个方阵,整整齐齐。
那些想看笑话的文武官员,已经愣愣地说不出话来了。虽然还未进行演练比试,可这出场气势就已惊到他们了。
虽然这是新军,可组成新军的士卒都是各边军中的精锐老卒,基本上都是见过血的。就只是那么站在那里,五千余人汇聚起来的萧杀之气,就能让一般文弱书生为之胆寒了。
这样的军队,这样的气势,又有谁敢笑话这是银枪蜡烛头
崇祯皇帝在点将台上看得很满意,也不说话,只是吩咐新军总教习茅元仪下令开始。
于是,校场上,就只听到茅元仪的大声传令,底下三支方阵随着军令开始演练了起来。各种战术动作,基本上整齐如一,令行禁止,特别是军阵的演练,更是让不少懂行的武将忍不住点头。
站在台上的祖大寿,比其他人要了解的更多。他相信,如果要是告诉同僚,说这支军队的队长以上官职的将领,都对军事理论很熟悉,在讲武堂的考核都是良好以上的话,他们铁定都会大吃一惊。
这且不说,皇上还安排了监军在教导新军所有士卒。可以说,这支军队还不认识字的士卒已经不存在。有差别的,只是认识多少而已。这样的军队,估计历朝历代都未有,简直是豪华之极。嗯,也是武官能否翻身的希望所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