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有点少了。崇祯皇帝和殿内诸臣都意识到这点,一时沉默无语。
但刘兴祚却开口说道:“卢中丞以为,能多五百骑军,当可一试。”
一听这话,闵洪学眉头一皱道:“区区七百骑军,无法攻城,不能击敌之必救的话,如何行围魏救赵之实”
这话说得也有道理,崇祯皇帝和其他人听了,一时沉默无语,皆在想对策。
最终还是刘兴祚打破了沉默:“卢中丞以为,七百精锐骑军的话,当大有所为,只要我大明军队踏足辽东腹地,必能造成恐慌,而后卢中丞见机行事,或虚张声势,当能逼建虏求援,达到围魏救赵之实。”
崇祯皇帝听得一喜,连忙补充道:“如此一来,还能给辽东不甘被建虏奴役的汉人以信心,也能多少给建虏在辽东的统治增加麻烦。只要这种势头能保持下去,当能让建虏疲于辽东本地之事,减轻大明边情。”
他这是从人心上进行推演了,也算是合理合据,这让武英殿内的几个大臣,当然,除了满桂之外,都很是吃惊。他们没想到,皇帝年纪轻轻,对人心之熟悉,竟然到了如此地步。
“臣以为,或可一试”闵洪学首先表态,算是赞成这个围魏救赵之举了。
申用懋也是点头,跟着奏道:“臣附议”
崇祯皇帝从他们看向自己的眼神变化和态度转变上能判断出他们心中的想法,他不由得心中微微一笑。这种事情,只要参考下后世的抗日战争,有实际例子可靠,推断出这种事情一点都不稀奇好不
不过他也不可能说出来,只是转头看向曹化淳道:“孙卿尽快排出五百精锐骑军,可否”
他特意加上了“精锐”二字,用以提醒孙承宗。倒不是怕孙承宗敷衍,至少在他看来,孙承宗在大局观方面,还是有的。
在他牵头的这个会议下,召集得又是前线掌兵大臣和朝中知兵大臣,大家摆开了议事,皇帝亲自参与,这事儿基本就这么定了。在又讨论了一些细节后,方案便最终定了下来。
不过崇祯皇帝还有一点,并没有给别人说。这个具体还得再说,只要用好了,肯定能让建虏哭一场。
344 宁玩我的情报网
联席会议一结束,也就是在沈阳建虏刚开拔的时候,山海关和登莱方面的明军就开始行动了。兵贵神速,已经到了极致。
崇祯皇帝所料也没差,卢象升发给京师的捷报,就在当天下午到了京师。对虏战事的胜利,在朝廷的可以宣传下,当天就传遍了京师。
一座酒楼二楼,食客们一边用餐,一边兴奋地谈着这事。
“卢中丞可是进士出身啊,没想到在朝鲜竟然直接灭了两千建虏,还从建虏手下抢了好多粮食,这可真是了不起,了不起啊”
“卢中丞这不但是文曲星,更是武曲星下凡啊建虏那么凶恶,碰上了卢中丞,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可不是,昌黎之战,卢中丞上得阵前,只是大喝一声,你猜怎么的,当场就吓死了三,还是纯种的女真鞑子”
“”
和大部分食客兴致高昂不同,在角落里的一桌两人,虽然看似在喝酒吃菜,可两人明显和周边的人有差异,有一种不为所动的感觉,甚至在两人偶尔对视中,还能发现他们的眼神中带有一丝惊慌。
过了好一会,这两人匆匆结账下楼,走到大街上,身边没人时,其中一人低声问他同伴道:“老爷,大金建虏真得在朝鲜大败了”
这同伴就是皇太极派进关来的汉奸宁完我,他一脸的凝重,并没有说话,而是掉头往客栈而去。
他一边走着,其实一边在心中想着刚才听到的事儿。什么卢象升大喝一声,就吓死了三这种事,他是不会相信的,这只是愚夫瞎说而已。
但那卢象升是真厉害,这点倒是真的不过朝鲜那边,卢象升领着东江军能歼灭两个千人规模的大金护粮军,他还是有点将信将疑。一直以来,大金对上明军,哪怕是精锐如关宁军,也是屡战屡胜,野外一千大金军队,这种级别的战力,明军什么时候能吃下过了,从没有过
想着走着,抬头一看,便看到客栈就在眼前了。此时的宁完我,不由得又想起进关的目的,不由得又有点发愁。
他的任务其实也不复杂,就是关注明国京师的动静,特别是朝堂上的动静,而后建立一条情报网,把情报定时送往辽东。为此,皇太极还特意给他拨了不少财物。
而之所以皇太极派了宁完我过来,是因为宁完我的一个亲戚,就在京师的道上混。只要搭上了这条线,有银钱开路,就那些道上只认钱不认人的风气,要建立一条情报网似乎也不难
但是,让宁完我傻眼的是,他到了京师之后,才发现朝廷曾严打了京师黑道。如今京师道上的人,不是被抓押解去永平服苦役,就是躲起来谁也找不着。
如今的宁完我,有一种狗咬刺猬,无处下嘴的感觉。为此,他很发愁,以至于进客栈的时候,伙计讨好地招呼声都没唤回神。
看着宁完我上楼而去,那打招呼的伙计暗自“呸”了一声,小声说道:“有钱了不起,大爷的,老子还不服侍呢”
这伙计的眼睛很毒,在宁完我住店的时候,从车里搬行李进客栈时,他就看出来了,这是有钱的主。此时讨好巴结不成,嘀咕了半天后那脸色忽然变得有点狰狞。
此时,在新军驻地,一排排的营房内,都坐满了人。基本上每个营房有九十人左右,每人面前的桌子上,都摆着一个沙盘,他们的手中,则都握着一根树枝。
不过此时的他们,都在抬头看着前方。在一块巨大的黑色木板下,有一名年轻宦官,正在指着黑板上的白字,用宦官所独有的尖细嗓音讲解着拼音规则。不时还转身用粉笔写几下,而后那白色粉尘就犹如细沙一样密集地往下掉,显然这种粉笔并不好。
曹变蛟也是坐在地下的一份子,此时的他,似乎忘记了以前在酒楼听到这种教法时的想法,全神贯注地听着宦官讲解。
虽然他识字,可他不懂这拼音注解法,也得要学才行。因为总教习说过,掌握拼音注解法与否,是军官选拔中的一个加分项。当然了,识字与否也是一项加分项。只不过曹变蛟严格要求自己,他不是为了当低级武官之类而来,否则何必丢掉把总的官职,他的目标,是尽可能的夺得最高的官衔。
一如曹变蛟所想的,其他新军士卒,同样想要当上军官。他们也一样不想被别人在拼音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