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
原来在这奏章中,南居益分析,军器局要和兵仗局竞争,除了质量上必须要过关外,还着重强调军器局之军器,也必须要把成本降下去,还有最好有自己独有的军器,这样才能把军器局比下去。
而要做到这一点,他认为,军器局局长必须是精通军器之人才行。因此,他想到了一个人,或者更准确点说,他想到了有两兄弟在火器方面有天赋,这是朝中公认的。
因此,他想举荐那两兄弟来当这军器局局长。但问题是,那两兄弟的官位品级,早已超过五品了。如果让他们去当军器局局长,这不是贬官了么
崇祯皇帝重新再看一次南居益附录上的简历,他倾向于举荐年纪轻点的那个,叫毕懋康,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如今五十九岁,担任应天府通政使,正三品的高官,大明九卿之一。
大明朝的惯例,重臣任择须由九卿及外省巡抚、总督公开举荐,此为廷推。各部司不能单独决定的国家大事、要事,须经九卿公决,此为廷议。而由三法司无法决定的大型狱讼,以由九卿开会定狱,此为廷鞠或园审。其与大明内阁构成了大明朝的行政权力中心与决策核心。不过应天府的通政使,其实并无实权,相当于在养老了而已。
崇祯皇帝想了一会,便看向南居益,微笑着说道:“军器实乃国之重器,重视一点也无关系,不过这军器局局长之位,要懂得可不少。且军器局革新之首任,更无前例可考,这毕懋康年事已大,可能胜任”
“回陛下,毕通政使经历丰富,远非一般毛头小伙可比,臣以为,其实在军器局局长之首选”南居益坚持道。
崇祯皇帝听了,便不再多说,点头道:“如此,便迁毕懋康为应天府工部右侍郎兼京师军器局局长,如何”
如此一来,军器局局长的品级可以保持不变。又能解决毕懋康的品级过高的问题,南居益听了,当即点头附和,没有意见。
那这事就这样过了,崇祯皇帝看着南居益去内阁,不由得就想起了兵仗局。这个兵仗局是内监管辖,和军器局竞争的话,可不能太弱。有必要的时候,自己得插手一下才行。
在他为兵仗局操心的时候,还在沈阳的皇太极便接到了代善和阿敏等人联名传来的八百里急报,他一听那个卢象升竟然调任登莱巡抚,还亲自领兵伏击大金的运粮队,并前后两次歼灭一千军队。看着急报上写着女真族人战死八百于人,不由得很是心疼。
这一刻,他再一次感受到了没有晋商所带来的不便。要是范永斗等晋商还在的话,明国京师的这些人事调动,他便能第一时间知晓。
还在京畿之地的时候,皇太极就对卢象升有了忌讳。他知道,那一战之后,卢象升只要不死,从他是个文官,又立了大功,就能推断出他肯定能升迁。只是没想到,他竟然直接被提拔为登莱巡抚。
这可是大金背后的一把尖刀,时刻要提防从背后捅大金一刀的。以前时候,好不容易搞掉了毛文龙,让这把刀再无作用。可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来了个更为厉害的操刀人。
皇太极再次细看了运粮队两次被伏击的描述,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正在这时,亲卫来报,说汉臣范文程求见。
正想到了他,他便来了皇太极这么想着,便让亲卫赶紧带人进来。
“奴才范文程,叩见大汗主子爷”范文程一进殿,便甩了马蹄袖,面露恭敬之色,熟练地跪地行礼道。
皇太极倒也没表现得很担心,一如平时一般,手一挥和蔼地说道:“范卿平身”
范文程听了,依言起身,而后奏道:“主子爷,奴才正好想到了个计策,可进一步削弱明国,强我大金实力”
“哦说来听听”皇太极一听,便按下了自己这边担心的事情,想听听这个军师能给出什么样的好办法,竟然可以进一步削弱明国,强大金实力
只听范文程侃侃而谈道:“主子爷,明国同样天灾不断,以前范永斗曾禀告过,说明陕西地界已有多处民变。这些人之中,有灾民,也有边军。明军剿灭一处,则另外一处又起”
皇太极听得点点头,这事儿以前听过,不过他也没多想,这时听范文程谈起,他不由得有点好奇,这又怎么能削弱明国,强我大金实力了
“奴才仔细问过,那些反贼并不固定一处,常是流窜以避官军。而他们流窜一地时,便把当地洗劫一空,裹挟当地良民从贼。如此一来,只要流贼经过,当地必不得安宁,且贼势愈大。”
范文程说到这里,他看着皇太极的眼睛中,冒出精光道:“奴才以为,我大金当助那些流贼一臂之力,让他们不再局限于陕西一地。如此一来,明国内部流贼乱窜,则有更多地方被祸害,明国必定为此焦头烂额,要为此增拨军费,调拨军队围剿,还得救济灾民,此乃削弱明国之举”
皇太极听得连连点头,这法子是好,但是他当即皱着眉头道:“可大金离秦地太远,如之奈何”
318 汉奸之计(第三更)
“主子爷,秦地虽远,却值得我大金兴师动众一番。”范文程显然早就考虑过,因此继续奏道,“那林丹汗畏我大金军威,正好逃在了离秦地不远的归化城。我大金可借口讨伐林丹汗,联合蒙古诸部,一起前往征讨。”
说到这里,他稍微喘口气便马上又道:“以我大金军力,还有诸多蒙古部族相助,击败林丹汗不是问题。如此一来,既可以掠其战马牛羊,又能收编林丹汗所属察哈尔部的牧民,正是壮大我大金国力的好机会。而后,我大金再择一守备不严之关口,只需入关一走,,顺手帮流贼灭一些明国边军,掠夺点资源。秦地必定大乱,便能助那流贼一臂之力了”
“奴才之策,便是如此,或有思虑不周,恳请主子爷斧正”范文程说到这里,便深深一躬身,庄重而严肃地说道。
这最后的话,其实是客套话。对于这个计策,他思前想后,早已考虑妥当,自认为并无不妥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建虏也确实兴师远征,把林丹汗赶得一直西逃,最终死在了外面。而后林丹汗的儿子率部投降建虏。不但如此,甚至连林丹汗的老婆都由皇太极继承了。
不过在那个历史位面,晋商还存在。就在晋商的牵头下,建虏大军在回军之时兵围宣府,和当地官员签订了非常友好的合约,使得晋商更能方便的为建虏服务,就没有考虑秦地之事。
对于范文程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