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天的明军和朝鲜人,看下次,还有谁敢再来打大金的主意,这就是下场
步卒到了山下后继续追着往山上爬,不可避免地,原本的阵型不可能再保持严密,慢慢地越散越开。眼见着前面的敌人犹如兔子般就光顾着四散而逃,如果再保持阵型追赶的话,就要追不上了。而且就算追上,能抓几个于是,建虏队伍中的头目下令,也开始分散地往山顶上追去。
山下官道侧的巴布海见了,已经没有兴趣再看战局了。这种情况下,一般战局已定。他扫视了下官道两侧的战况,对那些死了的明军和朝鲜人视而不见,只是看到那几辆破碎的粮车时,那眉头才皱了起来。
于是,在骑军转回时,他又下令骑军出击,沿着官道两侧的山脚,去抓捕朝鲜人和明军,准备让战俘背那些散落在地的粮食。至于其他建虏,则还保持着警惕,但已就地坐下休息,另外则有人收拾死伤的同伙。
有树木挡着的原因,对面山上的战况已经看得不是很清楚了。不过巴布海也不操心,他只是在想,是现在派信使去通知呢还是等打完统计出了战果再通知。
最终,巴布海还是决定等战事结束,结果统计出来后再通知。就这些乌合之众而已,要是让阿敏知道,还以为自己胆小想要救援呢
他等了好长一会时间后,忽然觉得有点奇怪,对面山上的动静怎么还是那么大,那些明军和朝鲜人逃跑所发出的慌乱声音也不见有低落,这是在山上转圈不逃远还是怎么的
奇怪归奇怪,他倒没有想过自己派出的手下会有问题。毕竟这种溃逃之势已经形成,就算是诸葛亮在世,也没法挽救了。
忽然,对面山上终于钻出了一个人,惊慌失措地往回跑。巴布海定睛一看,却是他的一名手下,顿时大为吃惊。还没等他有反应,又继续钻出了一个,两个,三个,这些建虏无一例外,全都惊慌失措地往回逃。
“不好了,有埋伏有埋伏”逃到山下的建虏一边跑,一边大声喊着示警。
就在这时,从山林中“嗖嗖”地飞出箭支,准确地射中那些逃跑建虏的后背,“扑通扑通”倒地。
这种情况,都不用巴布海下令,原地休息的建虏全都站了起来,再度严阵以待。只是他们想不明白,怎么还有伏兵朝鲜人和明军不都出来了么
山林中,卢象升一脸严肃,对身边的魏木兰道:“你留在这里观战便可,接下来是一场硬仗,本官须得亲自上阵了”
“大人千万小心”魏木兰看着穿重甲的卢象升,很是担心地叮嘱道。
“没事,就六百不到的建虏了,只要能击穿建虏战阵,以多打少,就能大获全胜。”卢象升这时倒是露出了一丝笑容,安慰了魏木兰一句,而后便大步而走。
他身边的卢大立刻紧跟而上,巡抚标营的军卒全都跟上,没人犹豫,没人害怕。昌黎之战中那么惊险的局势都经历过,又怎么会怕如今这种场面。
魏木兰还是有点担心,这些建虏比之前那批难打多了。想了想,便进入聊天群,私聊崇祯皇帝道:“伏击战开始,朝鲜人进攻,死伤惨重,所扮明军出战,亦是死伤不少,不过诱入四百建虏大部分已歼灭。中丞大人亲自领军,去山下攻击剩余六百不到的建虏了”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仔细考虑了一会,而后马上回复魏木兰道:“卢象升亲自上阵,就等于没了全局的指挥了。你盯着战局,特别关注下时间,切记不可拖之太久,以防建虏的增援部队赶到。对于官道两侧也要时刻注意,就只是让朝鲜人阻拦官道并不安全”
他尽可能地从局外人的角度,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知识,对魏木兰做出了提醒。
309 登莱巡抚?
魏木兰一见崇祯皇帝回复过来的话,顿时就紧张起来了。她就感觉一座大山顿时压到了她的肩膀上,有点难以承受,不由得回复崇祯皇帝道:“陛下陛下,这奴家”
崇祯皇帝一见,就知道她紧张了。想想魏木兰连二十岁都没有,之前还是京师怡红院的头牌而已,虽然在锦衣卫里特训过,可时间太多,情况就这样,倒也不能怪她。
想到这里,便安抚她道:“没多大点事,朕相信卢象升上阵前已安排得差不多了。你是女人,心细,再帮着关注下这些点就可以的。”
看到这些字,魏木兰忽然想起,远在京师的皇帝,不也是没多大,以前也没当过皇帝啊,现在当皇帝还不是当得很好。
这么一想,她的情绪忽然镇定了好多,当即回复崇祯皇帝道:“明白了,陛下。”
回了之后,她便从聊天群退了出来,对身边护卫她的锦衣卫校尉吩咐道:“你去那头树上看着,要是远处官道有动静,就赶紧打招呼还有你,去另外那边”
听着她指挥,五名锦衣卫校尉都有点惊讶。不过他们倒也没说什么,立刻领命而去了。
魏木兰一口气吩咐完之后,感觉好像也就这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心中紧绷地那根弦便稍微松了点。而后抬头看看夕阳,在心中估算了下,便开始瞧向山下的战场。
在官道陡峭那侧,上面的朝鲜人试图再往下滚大石下去,砸乱建虏的阵型。可建虏早有防备,其集结所在这条线上,树木颇多,滚石难以滚下官道。不但如此,还有粮车挡着,又多了一重保护。也是因为如此,建虏的注意力,大半都集中在官道的另外一侧了。
那些没有被箭射死的建虏,终于逃归了本阵,而后成为了战阵中的一员。这时候,巴布海都不用再去问那些逃回来的手下情况,因为明军已从山中树林源源不断地钻出来了。
这一看之下,巴布海顿时就明白了,这才是对手真正的主力。以前那护粮队,很可能是败在了这支明军手中。
和之前那些明军以及那些朝鲜人比,这些新出现的明军,不但盔甲护具齐全,而且个个都是年轻壮汉,不说多孔武有力,至少也是那种有一把力气的人。
这些明军出了树林,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开始集结。能明显看出来,这些明军是要集结成两个战阵,一左一右。
忽然,巴布海的眼睛一缩,他看到了其中一个战阵中,为首的那人他认识,是叛逃回明国的刘兴祚弟弟刘兴治。
这一看之下,他就怒了。当初这刘氏兄弟假死脱身,把大金上下全都耍了。今日既然遇到,一定要把他抓回去
慢慢地,明军越聚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