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1 / 1)

崇祯聊天群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以待,都有点忐忑地看着这些文官。

“陛下,臣等忠心为国,陛下,听见了么呜呜呜”忽然,河南道御史带头,扑上去捶着文华门滔滔大哭。其他御史言官,还有部分六部官员也跟着上去,捶门而泣。

这些人都是有备而来,又有嘉靖年间的事迹可以参考,顿时一个个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就怀着一个心思,想用这个动静惊动崇祯皇帝。

之所以有这个胆子,是他们都了解崇祯皇帝。知道他不像前朝的皇帝,自己躲在后面,由着文臣之间掐架,最后才出来当个裁判。

如今这位少年天子,一心想中兴大明,恨不得第二天起来就是万国来朝。凡事亲力亲为,勤政程度,直追太祖太宗。事无大小,都是自己冲在第一线,试图像太祖太宗一般解决国家大事。

可是,他没想到他自己有几斤几两,就他那点经历和经验,这些文官都有很大的把握,能说得他回心转意。

他们正闹得起劲的时候,忽然城墙上的守卫一个个腰杆直立,目不斜视。没一会,大门缓缓地打开,让这些文官一时都好奇地看过去,忘记了哭闹。

他们再是怎么想,都没想到门开之后,出来的竟然是几百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士。特别是为首的那人,金盔金甲,在冬日的照耀下,更

是闪着金光,犹如天神降临。

“叮,成就值2,来自河南道御史赵谦”

“叮,成就值2,来自山东道御史孙立”

“叮,成就值2,来自户部郎中吴伟”

“”

聊天群左下角的成就值,一直到了46才停住。胡广不由得暗想,看来佛要金装,人要衣装这话说得还真是没错

只见他冷着脸,扫视着一群呆子喝问道:“尔等在此闹什么鬼哭狼嚎地,成何体统”

一听这话,这些文官便回过神来。他们下意识地转头看了下左都御史,见他微微颔首,便犹如开水突然沸腾了一般。

“陛下,臣有本奏”赵谦立刻跪地,大声奏道。

孙立也当仁不让,马上跪地大声跟着道:“陛下,臣也有本要奏”

其他文官也一个个接着跪地,嚷嚷着要奏。

胡广的嘴角微撇,露出一丝鄙夷,而后指着最靠近大门的那一堆人道:“身为大明官员,却在宫门外哭丧。你们不要脸,朕还要脸。曹大伴何在”

曹化淳一听,当即一跃下马,来到胡广面前道:“奴婢在”

那些文官见了,不由得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陛下怎么不按常理出牌,不是该问要奏什么事情么

胡广看着曹化淳,一指前面这些人道:“每人赏五记廷杖,让他们记住大明官员该有的礼仪”

“是,奴婢遵命”曹化淳一听,稍微楞了那么一会会,而后马上尖声回应道。

那些靠前的文官听了,一个个懵了,这不对啊,不是这样的剧情吧回过神来后,靠后一点的文官连忙想往回退一点。

午门这边,早有锦衣卫在这的。曹化淳一声令下,当即两名锦衣卫一个文官,把刚才哭喊的这些,全都拖了下去廷杖。在皇帝面前,这效率是杠杠的。

这一边,曹于汴尴尬了。

这些文官是听他的意思做的,本来想着闹大动静吸引皇帝注意,然后当面奏事,有理有据说服皇帝。

可没想到,崇祯皇帝闻声而至,更为关键的是,竟然连事也不问,就抓着在午门哭嚎一事打起廷杖来了。这该怎么办难道对皇上说他们哭嚎有理

眼看着屁股要挨打了,一名御史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喊道:“总宪,你要为我们做主啊”

听到这话,曹化淳犹如被刺了下,在皇帝面前还要自己做主,难道自己比皇帝还大么他连忙转头喝斥道:“闭嘴”

说完之后,他往前走了几步,躬身奏道:“陛下,他们也是一片赤诚之心,担忧国事,事急从权,才有此失礼之事。老臣恳请陛下念他们初犯,就饶了他们这一回吧”

胡广听了,盯着他,冷冷一笑道:“朕知道,赏罚必须分明。功是功,过是过。他们的功朕还没见到,这过却是亲眼所见。难道曹卿想让朕做一个赏罚不明的昏君”

“”曹于汴听了无言了一会,最终无奈低头道,“老臣不敢”

曹化淳见此,把手一挥。于是,随着一声声的廷杖声音,真正鬼哭狼嚎地声音回荡在午门上空。

“叮,成就值1,来自皇城守卫甲”

“叮,成就值1,来自皇城守卫乙”

“”

胡广听到系统提示声,便明白那些守卫怕是也烦了这些文官,看到自己惩治他们而佩服自己,贡献了他们的成就值。

过了一会后,随着曹化淳过来禀告行刑完毕,那些文官便一个个被拖了回来。

不知不觉间,午门的形势便被胡广所掌控,之前慷慨激昂的气氛已是荡然无存。

胡广扫视着他们这些文官,冷声喝问道:“有何事要奏,长话短说,朕还有事”

他的话音落了之后,场面冷清了一点。随后河南道御史赵谦一咬牙,忍着屁股疼,出言奏道:“臣闻陛下粗言面斥老臣,此非明君所为。陛下为大明天子,为天下人之楷模,一言一行”

曹于汴听得心中暗赞,首先提出这事,正好刚才皇上拿礼仪之事行廷杖,可以将军,看皇上认错不认错。只要认错了,这气势下去,其他事情就会更容易了。

31 君王死社稷

不过,赵谦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胡广打断了,只听他冷冷地说道:“还有何事不会就这事就在午门哭嚎吧”

这些文官一听,顿时一愣。还别说,要是真只是为了这事而来午门哭嚎,明显说不过去。

山东道御史孙立不得不躬身奏道:“陛下,臣要弹劾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曹化淳。”

曹化淳一听,倒也没有意外,早知道自己会被文臣弹劾。虽然他知道皇上的态度坚决,可事到临头,多少还是有点忐忑,不知道皇上会怎么处理

只听胡广冷冷地问道:“所为何事”

“臣弹劾曹化淳在此非常时期,假公济私,扰乱京师治安,逼迫有功名者,不管大小,皆要登记造册出武人之力。否则便是要交银交粮”

胡广不想听了,直接打断道:“就这事”

“陛下,历朝历代皆未有过此事。有功名者,不是有大功于国朝,就是读圣贤书的斯文人,何以受此大辱此曹阉”孙立说着说着,激动了起来,声音又大了不少,慷慨激昂声再起。

其他人也听得连连点头,就准备在孙立说完之后,跟着附和来加重弹劾的份量。

可是,孙立的话还没说完,就又被胡广打断了,只听他冷声喝问道:“尔等未见圣旨”

这份圣旨是内阁草拟,司礼监用印的正规圣旨,在内阁的协调下,六科也未封驳,并不是只出自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