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同时挥手道:“死,有轻于鸿毛,亦有重于泰山大明忠烈是为了抗击建虏,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战死的朕决不能将就敷衍忠烈们,因此朕决定,忠烈们的骨灰先存于兵部,等大明忠烈堂完工之日,朕亲率文武百官送他们进大明忠烈堂”
徐文波等人听得精神亢奋,身体不由自主地站得笔直。有这样的皇帝,当这个兵也算是值了
不但是他们这些军卒,就是台子上站成两排的勤王军高级将领们,也不由得微微激动。唯有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两人又是相视苦笑,却没敢有任何表示。
“可能有的人会嘀咕,为什么不拨足了物资给工匠,这样不就不会耽搁大明忠烈堂的工期了么”
胡广这话一说出口,徐文波有点诧异,转头看看身边的同袍,发现他们也在转头四顾,显然和他一个心思,是想看看到底谁有这种非分之想
台上的胡广却不管底下人怎么想,转口就带出了他要说的另外一番话:“朕之所以没有这么做,只是想尽量多节约一份粮食。是为了要这个冬天的京师,再没人饿死;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去救济京畿之地那些已一无所有的百姓”
“你们可能不知道,永平、遵化等地的百姓,刚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惨痛,却又面临饥寒交迫的绝境。要是朕不这么做,不尽量省出粮食物资来救济他们,他们就会被饿死,被冻死”
徐文波听到这里,不由得连连点头。同时心中暗道:谁要敢说皇帝不好,有种站出来看看历朝历代,还有哪个皇帝能如此心怀百姓的
胡广看到底下很多军卒都在点头,心中也有一些欣慰。他们并没有因为大明忠烈堂事关他们切身利益,就不顾那些陌生人的死活。从这能看出来,大部分军卒都是良善之人。
然而,台上那些高级将领们却站不住了,又想起御赐的那宴席,何可纲率先单膝跪地,低头抱拳奏道:“是末将无能”
曹文诏紧随其后,跟着单膝跪地奏道:“是末将无能”
其他将领见此,每一个还敢站着,纷纷跪下请罪。顿时,台上除了两名尚书和皇帝之外,其他人全跪下了。
在台前的那些军卒们听到台上将领们的话,也回过神来了,为什么会这样还不就是他们这些当兵的没挡住建虏,没打败建虏所致么
特别是徐文波,之前身为马世龙的家丁,更是没打过一仗,心中愧疚更多。想起皇上刚所说的这些,不由得也跪了下去请罪。其他兵卒一见,也都跟着跪了。
胡广站在台上,看着眼前密密麻麻地兵卒,并没有什么规则地左一个,右一个,前一个,后一个地跪下,便知道他们是自发地,是感觉到了身为兵卒的责任。
胡广没有阻拦他们,任由他们去跪,等到眼前所有的勤王军将士全都跪下了。静听了一会寒风呼啸,锦旗咧咧之后,他才又大声说道:“我大明军队要能与建虏野战,能打败他们,就不会有这种惨况发生。这事,你们身为大明将士,却不能保家卫国,是有责任”
219 既往不咎
这一次,不等底下兵卒反应,胡广提高了声音马上道:“但是,朕以为,你们情有可原”
这话一出口,顿时一片惊容。徐文波甚至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不远的皇帝,以为自己听错了
“都平身吧”胡广缓了口气,挥手示意,而后转身,同样向那些高级将领们挥手示意。
他这一言行,顿时把申用懋和毕自严弄糊涂了,皇上这到底是要干啥
胡广转回身子,等着底下勤王军将士都站起来之后,他才又大声说道:“建虏是人,你们也是人而且建虏就几万人口而已,他们的兵卒无从挑选,全都要上战场,而我大明却是百万万人口,哪怕只是军户也远多于他们,我大明有如此的优势,为何还会败呢”
“朕知道有一句话可以来解释,没有牵挂才能尽力拼搏,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奋勇杀敌”胡广说到这里,声音略微低沉了些,“朝廷拿不出起码的军饷,让你们没有后顾之忧;朝廷没有充足的粮草,让你们有足够的训练;朝廷没有足够的赏金,奖赏那些英勇的将士;试问一下,如此情况之下还能打胜仗么”
听到这里,徐文波想起当家丁之前的一幕幕,顿时觉得一阵心酸。同时也诧异皇帝竟然如此了解他们,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他这么想着,眼睛微瞄两边的同袍,发现有人感触比他还深。他知道这些人一直只是普通士卒,也就难怪了。
这么一想,徐文波觉得自己要不是后来当了家丁的话,老母还能不能养活都是问题。这样的情况下,自己真能安心杀敌么
“叮,成就值1,来自兵卒甲”
“”
系统的提示声再次连绵不断地响起,胡广同时看到,近些的兵卒,不少人的眼里涌出了眼泪。打仗的时候,他们没有流泪被军官奴役的时候,他们没有流泪可此时,他们流泪了
这一次,胡广没有任何得意,也没有因为收获了成就值而感到高兴,他也同样动容了
作为一名后世穿越过来的人,要是遇到这样的待遇,没有军饷,卖儿卖女卖妻卖自己才能活命,早就反他娘了
胡广带着感情继续说道:“不出死力,不打胜仗,甚至有兵溃之事,这些种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此。”
说到这里,他忽然提高了声音道:“对于这些事情,朕决定赦免之,朝廷不会再追究,但以后不得再犯朕亦向你们保证,朕将竭尽所能推行朝政革新,为国库增收,推行军制革新,为你们解决后顾之忧五年,给朕五年时间,你们便会看到成效,当然,亦要你们支持朝廷,你们相信朕么”
勤王军将士们都已习惯了朝廷没钱,他们领不到饷,但皇帝却说给他五年时间,他来解决这个事情,要是换了以前,他们还真不敢相信。
可此时,皇帝已经赢得他们信任,对于这位大明皇帝,他们心中满满地都是好感,不管五年后结果这么样,这时候,他们都愿意选择相信皇帝
这么想着,不少勤王军将士自觉地点点头,又带动了他们身后的一些人跟着点头。不知是何人,忽然先喊出了“吾皇万岁”
参之不齐地跟着喊,最后将近十万勤王军,齐声高呼了起来:“吾皇万岁”
他们平时不被重视,笨嘴拙舌,就算心中有千言万语亦不会表达,此时此刻,唯有用这么短短一句话来喊出心中的意愿
这最后汇聚起来的声音,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