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35 章(1 / 1)

崇祯聊天群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试的会试,对于科学技术领域来说,是一次具有非常重大的事情。”

说到这里,他看了下徐光启的表情,见他非常关注的样子,便又继续说道:“这一次的会试,必定将会记入史册,为后人所铭记。朕想着,徐卿是为我大明科学技术学识方面第一人,这样的盛事,徐卿要是错过,就有点可惜了。卿看这样是否可以,卿担任这次会试的主考官,但具体的事情,不用徐卿操心,朕会另外安排人,卿只需要做个样子,主持会试,留名史册即可。如何”

一听这话,徐光启不由得愣住了。他觉得皇上来找他,肯定是有什么要紧事,这皇上都亲自登门了,那自己无论如何,只要还有力气能做,就一定要做到。

只是他实在没想到,皇上竟然是让他去做一个名誉上的会试主考官,就是要给他这样一个机会,留名史册的机会。说句实话,这样的机会,对于他一个文臣来说,是最为渴望的事情。

这么想着,他顿时激动了起来,知道这是皇帝的心意,他连忙想站起来,可被皇帝用手按住了,就只好回答道:“陛下,这次会试的主考官,肯定有非常多的人想着。老臣不做什么事情,就占了这么重要的官职,这怕是不合适吧”

他能肯定,这样的机会,首辅都会抢着想做,毕竟史书上,对于科学技术学识这种新的流派进入科举考试,肯定是要记上一笔的。

菜地里的那些仆人也同样没想到,皇上竟然微服来府,却只是邀请他们老爷做这样只有收好处,不用费什么力气的活,显然是在照顾他们家老爷,顿时也都很意外。

按照一般情况来说,老爷这身体,已经再无可能出仕为朝廷做事的了,皇帝为了笼络大臣,让大臣更好地做事情,显然应该把这种好事情留给他信任的在职臣子才对

这么一想,他们不由得份外感激皇帝,知道皇帝这是惦记他们的老爷,给他们老爷的恩遇。

再说崇祯皇帝听了徐光启的回答,便摇摇头笑着说道:“你为大明的科学文化知识推广,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就你现在在指点的这些农事,其实也可以归为科学文化知识当中。如此劳心劳力,朕以为,这第一次的会试主考官,非卿来担任才合适。”

说到这里,他收了笑意,极其庄重而认真地说道:“卿的功劳,朕都是记在心里的。原本担心卿的身体,但如今看来,做一次名誉上的主考官,还是没有问题的。这份荣誉,该是卿所得,别人再怎么想也没用”

听出了皇帝话语中斩钉截铁的意思,徐光启非常地感动,只好应了下来。他非常地激动,有点感慨地说道:“老臣恨不得年轻几十岁,还能继续当这科学技术知识推广的急先锋”

崇祯皇帝理解他的心情,便安慰了几句,随后对徐光启说道:“徐卿当安心休养身体,来日方长着。朕随后就会有旨意,徐卿有个心理准备就成。”

说完之后,他站起来,不想再打扰徐光启休息了。

徐光启见皇帝要走,就要起来送。崇祯皇帝不让,结果他死活不肯,就只是说:“老臣也是要时常走动走动的,就当锻炼身体,走去门口好了。”

就这么着,徐光启硬是亲自把崇祯皇帝送出了门。

看着他们一行人离开后院,那几个菜地里的仆人互相看看,最后都感慨道:“皇上真是没得说,竟然对我们老爷如此恩遇”

“可那不是,皇上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我早就知道了”

“”

崇祯皇帝这次没有在宫外多待,他就是为了徐光启的事情专门出宫的。随后,就开始操心这第一届有科学技术知识为考试内容的会试。

群臣对于皇帝下旨徐光启担任这一届的主考官,也是有些意外。不过想想,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徐光启的科学文化学识,可是名声在外的。

在众人期待之下,第一届会试结束,公布榜单,随后举行殿试。

崇祯皇帝在拿到名单的时候,有点意外,因为他看到了一个他比较熟悉的名字。

1298 阴魂不散

对此,崇祯皇帝留了意,他倒是想看看这位见过一面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个水平

当然了,之前会试的卷子,他也调过来看过。但是,会试通过的这些人,至少在科学技术知识这一块,差别并不大。

因为这是第一次有科学技术知识的会试,出的题目,自然是要简单一点。毕竟这一届是第一次,水平如何,不好猜,万一出难了,所有举人老爷的试卷,都交了个零分,那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也将留名青史了。

但这会试试卷一出简单了,或者说,有点低估了大明读书人的智商,满分的卷子都有十多个,只能从政治思想科目,也就是四书五经中来区分了。

相对于四书五经来说,科学技术知识这一块,那是有标准答案的,受阅卷官员的影响很小。以前的会试没有分数,可这次考试开始,却有分数了。

对此,崇祯皇帝心中不无一点恶趣味,后世有的时候,做梦都会梦到的分数,现在传给“老祖宗”了。

这次的殿试,崇祯皇帝在科学技术知识这块,亲自出题,毕竟他算是大明科学技术学识的开派大宗师,一认真起来,出的题目,分出难易有层次的题目,并不困难。甚至,他还用了后世的一招,卷子出完之后,最后还给了一道附加题。满分一百分,如果能做出附加题,给一百一十分。

这次的殿试,崇祯皇帝亲自监控,就看着这些新一代的大明贡士埋头苦做试卷。前面的时候,他也不关注,因为那是正常的事情,当估计底下贡士开始要解答附加题时,他才认真观察了起来。

不出所料,底下这些贡士们看到附加题之后,都表现地有点吃惊。有个别人,甚至还偷偷抬头看看出试卷的皇帝。原因无他,这最后一道题,是涉及普通百姓生活的一个有关摩擦力计算的问题。

一直以来,大明的读书人都觉得读书高人一等,有学问没学问,不可同日而语。或者说,学问这东西,就是阳春白雪,高贵的很,不是普通人能高攀的。

可是如今,皇上所出的这题附加题,竟然就是普通见到的一个场景,以前一直习惯地问题,却被拿来认真对待,还要算出摩擦力的大小。不得不说,这让这些读书人第一次,深刻地体会了这些学问和生活息息相关

最为关键的是,这个附加题的内容,似乎他们没怎么看过。

考完之后,当场阅卷。

当然了,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