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军队登陆了。豪格当即大笑道:“钱富贵果然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好,非常好”
而后,他也立刻召集接应的军队,抵御多尔衮的进攻,只要钱富贵带着军队赶过来,多尔衮就是瓮中之鳖了。
一开始,双方手中的建虏军队,都舍不得消耗,都拿接应部队中的其他人马来对拼。可到后来,打红了眼,也就不管了,都派出了手中的建虏精锐对拼。
而这些建虏精锐,原本他们因为对方都是族人,都有分寸,谁也没有下死手。可是,打仗这玩意,又岂能留手,打着打着,也跟着打红了眼,真正地厮杀了起来。
战事继续中,豪格都红了眼睛,看着厮杀之惨,开始大骂了起来:“钱富贵是头猪么,这么久了怎么还没赶过来快,派人去催”
左等右等,看着那些族人都在厮杀,且伤亡越来越大,豪格都着急上火了。
在他盼星星盼月亮之下,终于,钱富贵带着军队赶上来了。这个时候,大事已定,多尔衮和英俄尔岱逃入山林,豪格成了胜利的一方。
然而此时,他们所带的本部精锐都拼了个七七八八了,豪格的心都在滴血。一见到钱富贵,就立刻愤怒地质问了起来。
对此,钱富贵早有准备,立刻让人奉上两个首级,委屈地对豪格说道:“陛下,是他们两人听说要打多尔衮,他们就反对,想不干。奴才没办法,斩了这两人后,才领着大军赶上来。要不然,说不定他们还要耽搁军情。”
豪格看着那两个人头,自然认得是他手下最为勇武的两名族人将领。他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事,这么说来,是怪不得钱富贵了
1286 不灭建虏,不灭倭国誓不还(为0886449加更)
虽然豪格信任钱富贵,但对他的手下来说,钱富贵始终是被他们掠去的汉奴而已。让钱富贵领军,原本就让这些建虏心中不爽了。因此,在路上,钱富贵随便激了下建虏,就能跳出来人反对。
而在这支军队中,还有很多大名的手下,他们却不知道那么多内情,给其合适的机会,奉令砍下两颗不听号令的脑袋,也不会是多难的事情。
要说杀族人的事情,豪格自己都未必会做。毕竟他的族人都是宝了,死一个少一个。可事实已经是这样,再者说了,钱富贵就是他的智囊,他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他娘的,这次怎么事事不顺”豪格烦躁地暴了粗口。
因为按照钱富贵所献之策略,是他把多尔衮从老巢引出来,然后集合大军包围,在绝对的力量之下,就算多尔衮不愿意投降,可大清族人之间,肯定不会为注定的结果而动刀动枪。换句话就是说,这种情况下,他能得到多尔衮手下的那些族人。
只是没想到,在援军到达之前,这里就打得你死我活,完全就没有营造出那种迫降的背景。这实在是让他心疼。
目前最为紧要之事,就是趁这个机会,领军攻向广岛那边,吞并多尔衮的势力,这是议定好的方略。因此,豪格虽然对于自己手下的族人没有增多,反而减少了不少而心疼,他还是大手一挥,亲自领军去攻打广岛了。
与此同时,这边的情况也通过聊天群传给了大明这边。
崇祯皇帝闻讯内讧成功,便下旨给辽鲜总督卢象升,允许出战。
朝鲜釜山,卢象升的临时总督府,大堂很大,可却站满了大明的高级将领。曹文诏、吴三桂等人也都在。所有人,神情肃穆,且带着一丝激动,看到卢象升从后堂转出,便一起抱拳致礼道:“末将参见总督大人”
所有人都知道,如此规模的军议,很可能就是要登陆倭国了。这一天,他们都期待很久了。
卢象升也不就坐,就站在主位上,扫视底下众将,同样面容严肃,威严地说道:“倭国在万历年间侵犯我大明,血债累累,在倭国京都还有一座坟墓,里面埋着战死大明将士的耳朵和鼻子,其中朝鲜人鼻十八万五千七百三十八个,大明本部人鼻二万九千十四个,共计二十一万四千七百五十二个,倭人称之为鼻冢,被他们当作是荣耀。“
如今朝鲜已经是大明的一个省,朝鲜人,自然也是大明的一部分了。
卢象升说到这里,忽然提高了声音,厉声喝道:“此乃我大明的耻辱,尔等可忍否”
他的话音一落,毫无疑问,所有将领,包括朝鲜籍的,全都大声回应道:“不能”
随后,齐声高呼,在总督府大堂传了出来:“报仇、报仇、报仇”
卢象升严肃着脸,对此微微点头,而后伸出双手虚按,高呼声立刻停止。环视底下将领,他又继续严肃地喝道:“建虏祸害辽东,京畿之地,还有朝鲜行省,无数大明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但是,还有建虏却没有受到惩罚,依旧在作恶。这些建虏,我们能放过么”
“不能”所有将领齐声高喝,这声音,比起之前还要高了几分,声音远远地传了出去。
总督府外面,是一个巨大的广场,临近的海边就是港口,停泊着无数的战船。不管船上还是广场上,所有大明将士,全都奉令集合着。他们听到总督府那传来的高呼,也都跟着激动了起来。
要去干什么,他们自然清楚。对于这一天,他们也盼了好久了。有仇的想报仇,想要军功的想军功,全都是等着这一天。听到那些大帅们的激动呼声,要不是军纪严明,他们都会跟着喊起来。
大堂内,卢象升并没有多话,一挥手喝道:“如此,为灭建虏,为血前耻,本官奉旨攻打倭国。”
说到这里,他环视底下每个将领的脸,斩钉截铁地说道:“不灭建虏,不灭倭国,誓不班师,尔等可听明白了”
“末将遵命”所有将领,抱拳齐声大吼道,“不灭建虏,不灭倭国誓不还”
“出发”
随着卢象升一声令下,所有将领再次抱拳遵命,而后按军职高低,大步而出大堂,往总督府外本部人马所在而去。
具体的方略,在事前就已经分配下去,这次,只是出征前的动员而已。几年的准备,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如今大明十五万大军,包括海陆两军,在这大明崇祯九年七月七日,誓师渡海出发,要给予海峡对岸的敌人雷霆一击
朝鲜海峡中,悬挂着大明国旗的战舰、运输舰等等,密密麻麻,似乎掩盖了整个大海,望都望不到头。光是这规模,就给所有人无穷的信心。此等军力,大洋之上,谁人能敌
此等盛况,远超昔年郑和之下西洋也卢象升站在中军旗舰上,望着眼前的一切,不由得感慨着。他相信,此等军力,要是提前二十多年的话,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