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还有引进蒸汽机,还有”
不用他说,唐王在听得时候,就已经有这打算了。这么多好事情,要是用在唐国,那肯定会让唐国更为富有,更为强大
这么想着,他立刻点头同意,又问了一番有关魏忠良见闻中有关的问题,特别是那户籍制度,更是问得详细。等到问完心中疑惑之后,他才满意地说道:“爱卿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几天吧”
“这是微臣该做的。”魏忠良的声音已经有点沙哑,回答了之后便想依言退下,不过幸亏他反应得快,差点忘记进宫的正事了。于是,他又连忙禀告道,“殿下,微臣这次回大明,招了读书人五十三人,其中”
他的嗓子冒烟,却不得不把所行收获禀告完毕。这个时候,他有点后悔,自己刚才是怎么了,竟然唠叨了那么多话
而唐王那边,听到他这话,也是心中无语,要不是魏卿主动说,自己都忘了这事了。
唉,现在也是难啊,那么多藩国都去大明抢人,想要人才还真是不容易这么想着,他便认真听着魏忠良的禀告,心中计较着,最终准备找时间考考那些读书人,看怎么个安排法。至于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么想着,唐王等魏忠良下去之后,又开始闭目养神,先在心中过了一遍自己的想法,而后才进入聊天群,看到崇祯皇帝的图标还亮着,便私聊奏道:“陛下,臣遇到了一个天大的困难,但听闻大明已有解决之道。臣斗胆,不得已,求助于陛下。”
崇祯皇帝刚给那些藩王洗脑了一番南北美洲的好处,并灌输给他们一些事情,比如让他们想要在美洲顺利开国,最好也要多给出一点代价。比如,到时候多许诺,给那些愿意去美洲的大明百姓以更好的待遇什么的。
他刚准备下的时候,就收到了唐王的私聊,有点奇怪,便回复道:“卿有何困难,尽管给朕说来,要能解决的,朕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唐王一见大喜,皇帝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自己,这就有戏了。于是,他立刻向崇祯皇帝大倒苦水,说唐国新建,人员混杂,各色人等都有,很不好管理。每次征发劳役,或者收取赋税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
诉苦完毕之后,他便带着期望之色禀告道:“陛下,臣听闻国内的新户籍制度,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臣斗胆,不知唐国可否用国内的户籍制度”
说完之后,唐王稍微有点忐忑。因为他感觉,聊天群这个神器,是皇上所独有的东西。用在大明,那是理所当然。可要是用在唐国,还真不知道皇上会不会答应
崇祯皇帝听了,先是一愣,随后却是感觉心中好笑。在藩国也用上大明的这套户籍管理制度,这岂不是说,藩国最重要的数据,包括人口、税收等等,就都能被自己看到了。基本上可以说,藩国就算有孙悟空的本事,也逃不过自己这个如来佛祖的手掌。
之前的时候,他还以为藩国不会同意这个的,因此他压根就没向藩王提这事,如今没想到,唐王竟然自己主动来请求了,那自己当然是巴不得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倒也没有立刻就同意,而是给唐王开通了一个文件夹的权限,让他去查看了下随便一个县的户籍登记规则,让他见识了里面有照片,有各种信息的事情。
等唐王都浏览完之后,崇祯皇帝便对唐王说道:“这个新的户籍制度,确实能解决卿的困难。但要实施起来的话,朕要花不小的代价。不过卿等分封海外之时,朕已经明确表态过,一定会全力支持诸卿。那就这样吧,卿去临时群中问问其他藩王,看谁还有需要的,朕一次性给解决,免得分开一次一次来,朕付出的代价会很高。”
1260 捅了马蜂窝
其实,崇祯皇帝所谓的代价,就是花点成就值加人而已。至于临时群和拍照功能所消耗地成就值,都已经被他买断了。如果新开藩国的户籍制度,并不会花他多少代价。
当然了,如果硬是把聊天群的所有成本都算起来,那代价也确实大,光是买断临时群和拍照功能的成就值就是个天文数字了。但是,崇祯皇帝之所以这样对唐王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让唐王去和其他藩王说,让其他藩国也用这套户籍制度。如此一来,只要用了新的户籍制度的藩国,就全在崇祯皇帝的掌握之中了。
到时候,他可以给厂卫权限,让厂卫私下统计藩国的人口,税收等等内容,都不用出门,就能对藩国掌握地清清楚楚。
唐王不是群主,自然不知道代价到底有多大。虽然他知道皇上肯定能看到藩国的人口、税收等内容,但他却并没有多少在意。之所以这样,第一,是人口管理,一直以来是古代社会的管理难题,而聊天群这个即时通讯系统,能非常强大,且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这时候的藩王,哪怕有雄心的唐王,都不是对大明有野心的人。或者说,他们从小都是当猪养的,虽然此时已经分封出去当了有实权的藩王,可骨子里的东西是没有变的。
此时的他们,从来不会有念头,是要防着大明。恰恰相反,此时的他们,是千方百计地想获得大明的支持,得到大明的肯定。这些人口、税收等信息,就算他们知道,会被大明获悉,其实也不会有多在意。当然了,他们的子孙后代是不是也是这么想,此时的他们,是压根不会去管的。
正是因为以上两个原因,唐王一听崇祯皇帝答应,心中顿时大喜,连声谢恩之后,就立刻去了藩王聊天群,又开始了他的秀。
崇祯皇帝就在潜水,默默地看着他表演。
只见唐王说是要分享治国经验,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堆遇到的管理困难。而一个国家最基础的东西,就是人口管理了。他在说这些的时候,已经有所体会的福王、益王不约而同地附和,又是一堆苦水。
而后,唐王便把他从魏忠良那边听来的有关新的户籍制度的情况,又是巴拉巴拉地说了一顿。这中间,得到了没有分封出去的藩王的附和。因为只要在大明境内的人,包括藩王,也全都做了登记的。这时候的他们,压根就没有在意什么隐私不隐私的,皇帝有旨,自然是要执行的。
唐王听到有人附和,就说得更来劲了,只是因为他知道皇帝有可能看到他说话,因此没敢太夸张,只是说了他求得皇上恩准,藩国也可以加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