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知。虽然有可能是德川幕府为了瞒过满清余孽的探子而进行了保密,但不管如何,朕还是不满意的。”
“末将知罪,请陛下责罚”刘兴祚一见,连忙请罪道。他对这事,其实已经有认识了,此时皇帝提起,也没出乎他的意料。
崇祯皇帝见了回复,也没怪罪。这种事情,不需要明面上喊打喊杀,只要点一下,相信刘兴祚就应该能警醒了。
这么想着,他就交代道:“朕不管卿用什么手段,一定要最大程度地掌握德川幕府的动静,明白么“
满清余孽那边,因为有钱富贵和吴达济的存在,算是在他们的中枢有人,基本上的消息,不可能瞒过大明;只有德川幕府那边,还是太薄弱了,对于这个,崇祯皇帝是不满意的。
刘兴祚早有腹案,当即回答道:“陛下放心,给末将一个月的时间,必有所获”
他决定了,利用郑芝龙在倭国的关系,不管是威逼也好,利诱也罢,一定要拿下德川幕府中的人。这方面的事情,他有经验。
对于细节方面的东西,崇祯皇帝并不再过多关注,因此,也没过多关注。交代完了这个事情,他便去御书房,要继续完善他的稿子。
这个稿子,不是后世的小说什么的。那个在最初基本之后,套路传授给底下的人,已经不用他操心了。他的这个稿子是科技方面的,如果发表出来,那以后就不会有什么伏特、法拉第这些人的事了。当然了,对应的单位,也要变上一变了。这个,倒让崇祯皇帝头疼,写顺手了,就是多少伏特什么的,可他这书,总不能还写伏特吧,要不,别人会问,这个伏特是什么意思
目前,蒸汽机方面,已经有比较大的突破了,特别是大明占领南洋之后,崇祯皇帝不可能忘记橡胶这个东西,但也不能单纯就用,还是需要处理之后才行。目前有关这方面,崇祯皇帝也让一帮工匠在搞了。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其实并没有特别明显地传承关系。因此,崇祯皇帝在蒸汽机还没有发展到极致时候,就已经开始动手写电气方面的知识了。
1239 豪格的异常表现
在崇祯皇帝有闲心去著书立说的时候,远在倭国的多尔衮,其实日子很不好过。
眼看着六月份马上来临,他心中是非常着急的。就害怕突然之间,外面有人来报,说西班牙的舰队路过,而他却没钱,没准备好去买火器买船。
一个月多前就已经定下了要打德川幕府的石见银山,可是,悲剧的是,没法渡海作战。
本州岛和九州岛之间,离得最近的是马关海峡。这处海峡的东北端最狭窄处只有七百米左右,重型火炮布置在这里,都能打到对岸去。自古以来,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不管是德川幕府,还是九州的联军,都在这里布置了重兵。如今,多尔衮想从这里打过去的难度,远比他想象中要大。
之前的时候,多尔衮下旨试探过,对方德川幕府的水师加上岸上的军队,根本没有攻破对方防线的可能性。最大的难点,其实还是水师问题。
跨海作战,只要在陆地上,以大清勇士的战力,其实根本就不畏惧德川幕府的火枪兵。但是,有水师的存在,会截断后续增援,如果在对岸敌众我寡,得不到后续增援的大清军队,最终可能会被耗死
这个原因,就是多尔衮明知道时间不多,却一直没有发动战事的原因。
当然了,另外的原因也有,比如说,粮食问题。
这个问题,算是大清的老问题了,多尔衮一直为之头疼。来到倭国之后,他才知道,其实倭国也是个缺粮的国度。在倭国,银子其实并不是硬通货,一般只用于对外贸易或者大宗交易,又或者是达官贵人之间的交易。民间的普通交易交易,其实是大米为交换单位的。由此可见,粮食在倭国的重要性。
之前和德川幕府的战事,都是发生在九州岛,战争的破坏,让九州的民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虽然目前和德川幕府是隔海相持,已经休养生息了一段时间。但是,大清勇士是不事生产的,种田的农民都是倭人。可是,这些倭人,基本上都加入了天主教,从而逃避税收。
也亏了现在是要对付德川幕府这个共同的敌人,联军才会同舟共济,最终粮食还是能均分一点。活下来是没问题,但是,储备粮食物资用来征战,就真得很少了。
这一天,多尔衮又召集了手下一众亲信将领商议军情,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但是,战事的关键,还是在于水师。而水师的实力变化,并不能一蹴而就。加上满清多是旱鸭子,以前也从未有过水战的经验。殿内的这些人,都是一筹莫展。
正在这个时候,殿外又响起喧哗声。听到杂乱的脚步声,殿内的人都明白是谁来了。
果不其然,豪格带着他的手下出现在殿门处,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大殿。
“你来干什么”多铎的脸色很不好看,他非常不待见豪格,开口就毫不客气了。
豪格听到,看着殿内这三兄弟,冷笑一声道:“要是本太侄不来,你们是不是打算一直耗在这里,不是看着西班牙人走了就是等到明狗打过来”
多尔衮听了,脸色阴沉,却没说话,一直耗着的事情,是事实来的,他没法反驳。
但阿济格却不想示弱,立刻反问道:“难道你有什么好主意”
就豪格这种鸟人的智商,给多尔衮提鞋都不配。如今连多尔衮都难住了,豪格还可能有什么办法这次过来,又是来冷嘲热讽一番罢了。
这个,基本上是共识,也因此,阿济格才会反问一句。
谁知豪格听了,一拍胸脯,大声地说道:“废话,本太侄原本还不想说,以为你们有办法。等到现在,才发现原来你们一个个都笨得和猪一样。本太侄看不下去了,才不得不来一趟。”
听到这话,好像豪格能解决眼下这个困境,这让大殿内的一群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什么时候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真是怪哉
多尔衮的城府确实比较深,他听了后,不但对豪格的无礼视而不见,反而露出了笑容,亲切地说道:“如今事关我们大清的未来,既然卿有办法,不如说出来听听”
豪格的表情,很是欠揍,似乎异常得意,不理多尔衮,缓缓地扫视了大殿内的一群人,把他们震惊的脸色都收在眼底,感觉心里很爽。
就在多铎看得要发飙时,就听豪格说道:“好,既然你们虚心请教,那本太侄就指点一下你们吧”
说到这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