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3 章(1 / 1)

崇祯聊天群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了。于是,人心动荡,各种心思的人都有了。这个情况,等到云南土司的军队开到孟加拉之后,便到达了一个顶峰。当然,眼下还没有,不过明军的厉害,随着莫卧儿帝国的那些败卒散开,也就流传开了。

相对于沙贾汗遇到的憋屈事情,阮福源和乔治这支流窜败军,却是苦不堪言。不是说他们当面的老挝难对付,而是明军犹如牛皮糖一样撵着他们,让他们就没有好好休整的机会。

从升龙府开始一直逃窜,逃到老挝后再一路南逃。开始的时候,还以为甩掉了明军,以后的对手是老挝这边。而他们发现,老挝这边简直不堪一击,这又让他们两人欣喜若狂。早知道这样的话,之前就该先向西扩张,吞并老挝的。

实际上,阮福源的后世子孙,就是不停地西进,蚕食吞并西边的老挝、柬埔寨的领地。在十七世纪这段时间,老挝是南掌王朝,而柬埔寨是吴哥王朝,这两个王朝的鼎盛已经过去,都是在王朝末期时候,毫无战力,备受邻国欺负。

如今,南掌已经被阮福源的军队祸害的差不多了,原本他手下的人和那些葡萄牙人抢够了金银珠宝,都想安顿下来了。结果没想到,明军追上来了。阮福源和乔治倒是不想跑了,想打一仗。只要能打赢了,就至少有一块地盘可以歇息。

但是,他们的那些手下不想打了。第一,是之前就被明军打怕了,对上明军,就知道会是恶仗,那是要死人的,谁也不想死;第二,就是抢到的东西多了,就更是没人想死;第三,欺负弱小都欺负惯了,打硬仗,真不愿也不敢了。

没奈何,最终阮福源和乔治又都蹿入了吴哥王朝境内,这股祸水继续南下。

尾随他们的明军,也是发大财了。他们追击阮福源的残军,对于缴获的战利品,当然不会还给南掌的。另外,因为有阮福源那支残军无恶不作,烧杀劫掠作为对比,明军这支卫所军队只是一般该有的军纪,都被南掌百姓感激地跪地迎接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南掌百姓之中,就有了这样的言论。

“官府只会欺压我们百姓,对于那些杀进来的敌人,却无一胜绩,这样的官府,我们要了何用”

“大明乃是天朝上国,还有强大的军队,大明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安南有大明藩王分封,洞吾也分封了大明藩王,全都有了好日子可以过。我们也要大明藩王来当我们的王”

“对,向明军请愿,向大明皇帝请愿,要求往南掌分封藩王”

“”

一开始的时候,这些声音还比较弱,因为他们生怕被官府报复。可有几次,在南掌的明军为他们做主之后,他们的胆子就大了。这个言论,就犹如火烧燎原之势,顿时就席卷整个南掌王朝。

对于老百姓来说,谁当他们的国王都无所谓,只要他们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就成。他们对南掌官府的不满,早已经积累了不少,最终阮福源和乔治联军攻入南掌后的一系列事情,导致这个积压的不满一下爆发出来了。在暗地里的锦衣卫的引导之下,就有了这个声势浩大的要求。

在南掌和吴哥王朝的边界,有一支明军驻扎在这里,这是追击阮福源和乔治那支败军的明军后军。在其中一个营帐中,锦衣卫千户韩五,刚听完了所有手下的禀告。而后,他就笑着说道:“大家干得不错,这南掌王朝算是完了。南掌百姓的万民请愿书,会一路公开向京师递送。不出意外的话,我们大明又将有一名藩王会被分封出来了。”

听到这话,所有锦衣卫校尉都欣慰地笑了。这可是他们的一件大功,当然了,之所以开心,他们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对于南掌百姓来说,大明的藩王是个宝,就期待着大明藩王能过来,代替南掌那些无能的统治者。可对于大明百姓来说,藩王就是个祸害。待在国内,只会占去大批的粮田,要大明百姓、朝廷养活着他们,而他们什么都不用干。如果他们能封出去,大明百姓,甚至包括这些锦衣卫,其实都是喜闻乐见的。

韩五也很高兴,等手下都轻松了一会后,便脸色稍微严肃了一点,对他的手下继续说道:“明日,我们就要进入吴哥了,相信具体要做的事情,就不用本官多说了。在南掌怎么做,那在吴哥也怎么做。不管怎么样,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大明的藩王再少一位。”

“属下遵命”他的手下,纷纷斗志昂扬地大声领命。

1174 北方突变

辽阔地草原,一条大青山脉横贯东西。在河套平原的西部,一座新的城镇拔地而起。

这座城镇比起内地,规模很小,最特别的是,没有高大的城墙。只有一座座地水泥房子,井然有序地组成了城镇最核心地区域。而在城镇四角,这都有四个军营。这四个军营都是水泥围墙了,各种防御措施,只要是军营中该有的,这里都有。和普通军营还有一点不同的是,这些军营都是按照菱形而建。

在城镇的中间,还有一处和军营差不多大的建筑。和军营一般,飘扬着一杆大明国旗,不用说,这里是官衙了。

如果有耐心观察地话,能看到这里其实军卒要比普通百姓多。

这个地方,就是大明在草原最西边的城池,皇上执意要建的城池包头。那处官衙,则是包头巡抚衙门。

此时,在衙门后衙,有两个人正在一边喝着马奶茶,一边说着话。

其中一人,身材一看就很壮,一脸大胡子,似乎有点闷闷不乐,就见他抬头对主位上那名斯文的绯袍官员说道:“中丞大人,天天练兵却又没仗可打,都快闷出鸟来了。还真不如以前,好歹每天都能打仗”

“忠勇伯,你这话在这后衙说说就算了,出去说的话,影响不好,本官可是会弹劾你的”包头巡抚杨嗣昌严肃了脸,认真地劝谏道。

现在皇上圣明,把大明北方的敌人都给打败了,百姓安居乐业,这是好事,可忠勇伯满桂却喊着没有以前好,这种话说出来,绝对是挨批的。

如果换了以前两人不熟悉,杨嗣昌就不会这么好心提醒了;当然,这也和满桂本就是一个粗人,连字都不认识几个有关。这种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并没有多少让人意外。但满桂对大明的忠心,对皇上的忠心,那也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因此,他才被皇帝封为忠勇伯。

当然了,杨嗣昌这么好说话,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自己,其实也是这么认为的。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