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9 章(1 / 1)

崇祯聊天群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大明来说,是老挝军民宣慰使司。对他们自己来说,就是南掌王朝。说起来,这个南掌王朝虽然立国是久,可经常被邻居欺负,安南和洞吾都多次入侵过。甚至南掌还一度成为洞吾的附属国,其国王都是洞吾人所立。在这个时间点,刚好他们的国王去世不久,新任国王,也就是原来国王的弟弟维塞,才刚刚接掌王权。

这个时候的南掌王朝,已经是犹如原本历史上的大明,已经是晚期了。被狗急跳墙了的残军攻入,竟然就没有还手之力。虽然大明已经派人去警告过,但因为新旧国王的交替,行政体系的腐败,军队的糜烂,使得大明的警告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

崇祯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不由得眉头皱了起来。他是没想到。南掌竟然已经烂成了这个样子。安南的军队,已经被抽调了大半去吕宋。虽然云南这边的卫所军队,还可以连同追着那支残军的卫所军队一起进入南掌。但这番操作,终归是让崇祯皇帝觉得南方的兵力有点薄弱了。毕竟南洋那边,预估是有一场大战的,增兵南洋的事情,也是要提上日程的。

北方这边,原本就是大明的九边重镇,如今没有了敌人,兵力倒是可以用,数目也够多。但是,九边重镇的兵力,也太过北方,如果调去那么南边的地方参战的话,崇祯皇帝有理由相信,非战斗减员比战斗减员要多得多。这气候因素,水土因素,可不是他穿越就能搞定的。

要解决这个没法克服的问题,就只能派南方或者和南方气候类似地方的兵力过去。可是,临近几个省的卫所军队,都已经拉过去历练了。剩下没有拉过去的,少了历练的经历,怕是损失会有点大。

想了半天后,还真被崇祯皇帝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立刻通过聊天群,向京师那边发布旨意,抽调京营中的一批军官,也就是新军将士出身的那些,分赴大明全国各地,对地方卫所军队进行训练。如此一来,虽然革新后的地方卫所军队,还是比不上京师这边正儿八经训练的新军,但至少能让这些地方卫所军队的战斗力上一个台阶。

不少嗅觉灵敏的将领,在得知最新的情况后,一个个都很激动,看来还有战功可立。

当然了,这一切都影响不到江西奉新县。此时这里也热闹,不过不是别的事情,而是宋家庄那个当官的回家省亲。

宋家庄,在这奉新县也是很有名气的。因为这里出了两个举人,还是两兄弟,号称“奉新二宋”,只是很可惜,在中举之后,考了多年进士都不中。但幸运的是,宋家老大宋应升,虽然是举人出身,却在崇祯四年由吏部铨选,终于有机会担任了浙江桐乡县令。如今,有政绩获封文林郎,回乡省亲后就要调任广东肇庆府恩平县令。

这个时候,他正坐在大堂,看着主位上的老母问道:“娘,二弟呢他不是在家侍奉您么”

听到这个问话,他夫人就抢着替婆婆回答道:“二叔不就是那样的人,整天就喜欢那些不入流的东西,上个月的时候,就跑出去了。”

1161 杂学怎么了

宋应升听了稍微一愣,回过神来后,不由得眉头一皱道:“这二弟也真是,那些东西乃是小道,四书五经才是王道,虽然已是举人,可他这种名声要是传出去了,怕是对将来的仕途不利啊”

他夫人一听,看着坐在对面的宋家二房那边的宋应星夫人,下巴昂起,带着点得意和炫耀地说道:“老爷说得是,可二叔想不明白这个理,所以老爷已是七品县尊,而二叔的官位却一直没有着落”

听到这话,宋应星夫人的脸色便不由得一黯,自己夫君自从在崇祯初年之后,就已经不再想着去考进士,反而一门心思对那些杂学感兴趣。家里的书房,都是有关各地匠人手艺的收集。唉

她在黯然神伤,可宋应星的大儿子宋时归,此时也是秀才功名,听到父亲被大房的人当众数落,不由得很是气愤,当即反驳道:“当年我爹中举之时,可是江西省举人第三至于为什么大伯能当官,我爹没有官做,大家心里都明白的,如今却在这说我爹,心安么”

宋应星兄弟俩一起中举,宋应星是江西省排第三,而宋应升则是排第五。这给了他们兄弟俩很大的信心,因此之后多次前往京师参加会试,但都双双落榜。

千里迢迢去京师会试这种事情是很耗钱的,宋家虽然有些家财,但也经不起这么消耗。到了后来,在崇祯初年再次落榜之后,两兄弟绝望了,不再寄希望考中进士做官,那就只能去吏部那边报名,以举人的身份等待吏部选官。

可天下之间,大明朝经过两百五十多年的沉淀,进士都不知道有多少在等着选官,更何况他们兄弟俩是举人身份而已。因此,宋家经过商议之后,决定把剩下的钱财拿来给老大跑官。也因此,当年才气不及二弟的宋应升反而先获得了一个县令职位,而宋应星的官职,却一直没有着落。最后,大哥去当官,他就回乡侍奉老母。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反而让宋应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杂学,进而更感兴趣,平时也就在忙这些了。毕竟当官要钱,宋家已经没有那么多钱给他跑官了。

此时,宋时归提及这事,就是提醒他伯母这个事情,如果不是他爹让出这个机会,说不定现在做官的就是他爹了,也好意思来踩他爹显优越。

他这话一说出口之后,宋应星夫人连忙训斥道:“归儿,不得无礼”

不管如何,如今铁一般的事实就是,大房这边已经是朝廷正儿八经的官员,正七品官职。以后很可能老爷能否出仕,还需要大房这边的帮忙。

在原本的历史上,宋应星是要到次年,才得了个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教谕职位,教授生员。可以说,宋应星在官场的起步还是非常低的。在原本的历史上,官途远不如他哥。当然了,后世的名声,自然就是反过来了。

被宋时归这么一说,宋应升的脸色有点不好看。对于他来说,这些事情并不光彩。毕竟才名不及弟弟,但他却仗着是宋家长子,才得了这个便宜。

他夫人一听,可不会为当年的事情心怀内疚,毕竟他夫君乃是长子,按理来说,就应该是先得家里全力支持的。见到老爷的脸色有点不好看了,她的脸色也立刻不好看了,当即为她夫君辩解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