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之良苦用心,臣相信大明之官员,皆感皇恩浩大臣以为,股权分红所得应当皆归于国库,而后可与俸禄一同发放,是为俸禄之外大明官员的补充。并昭告天下,凡官员清正廉明,政绩斐然者,可得此股份分红。“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不由得赞叹,不愧是自己选出来的首辅,还真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知道自己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什么。甚至还给出了非常前卫的提议,竟然是给出了奖金的形式
不得不说,大明官员,这应该也是一份职业,如果要让他们全心全意为百姓,似乎并不符合人性。这种奖金的形式,虽然以前没有听说过。不过这听着似乎不错,或者可以实行看看效果如何
崇祯皇帝正在考虑着这事,另外一列中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也出列奏道:“陛下之仁德,实乃历朝历代之未有。奴婢以为,首辅此议,合情合理。股本分红,出自于国库,乃是陛下恩德,而非部堂之恩赐,此乃天经地义之举。由此,奴婢附议”
虽然他说得有点肉麻,可却代表了掌印太监的意思。那些秉笔太监见了,顿时,一个个全部都站出来,纷纷跟着附议,顺带着跟着拍皇帝的马屁。
外臣官员这边,都察院,礼部尚书等其他等没有和今日之贪腐有多大瓜葛的,或者说自身持正无所谓这钱的,也都纷纷附议。觉得股权分红的这些,就应该归于国库,恩出于上,而不是由部堂掌印来负责分配。文华殿内,很快就都有了这个共识。
崇祯皇帝见此,便微笑着点点头道:“如此,朕就准卿等所奏。另外,朕还有个想法,就这俸禄之外的奖赏,除清正廉明,政绩优良之外,愿意去大明偏远之地,去大明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之地为官者,可偏重奖励之”
1120 吏治
政绩好,能升官,而官越高,则俸禄越多,待遇越好,这本身就已经是对官员的一种激励。然而,这和另外金钱的奖励,也并没有冲突。如果这等政策能早日实施的话,相信嘉靖年间的直臣海瑞,也不会过得那样窘迫了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转头看向底下队列中最前面的两人道:“具体条陈,由温卿和曹大伴一起商讨一份出来,朕再看看,要是没有问题,就可以昭告天下。”
温体仁一听,立刻躬身奏道:“微臣领旨”
“奴婢遵旨”与此同时,曹化淳也躬身奏道。
不过,崇祯皇帝显然还有事交代,目光扫视底下群臣,又接着说道:“诸卿应该能看到,国库的钱,一年比一年充盈,且增长速度很快。这有赖于诸卿的努力,还有大明各级官吏的努力。朕以为,以后为朝廷出力,为大明办差者,皆受大明之俸禄。从此以后,就没有官吏一词,而只有官员”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吃了一惊。他们都没想到,皇上年年出新招,这到了年末,竟然又出了这么一个大招。这样的事情,可是华夏几千年来未有过的啊
这么想着,一时之间,没人说话,都是脑筋急转,在思量着这个事情。
崇祯皇帝却不管他们,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在说道:“虽然朝廷会为此增加大量的俸禄开支,可朕觉得,此事很有必要。为大明出力者,大明亦不能亏待之以前的时候,朝廷穷,没法子。可朕相信,以后大明会越来越富裕,朝廷也会有更多的钱,绝对可以支付这笔开支此事,诸卿以为如何“
虽然他在最后的时候,是问众卿的意见。可他的语气,却是坚决的,几乎就是斩钉截铁地。崇祯皇帝毫不掩饰地,向底下群臣传达了他的意思。
在崇祯皇帝说完之后,文华殿内一时安静了下来,并没有人立刻就有奏对。
崇祯皇帝也不急,他知道自己这个提议,是以前王朝从来没有过的,要让这些明朝的官员接受这个提议,自然要给他们一点时间。
户部尚书毕自严首先抬头看了下崇祯皇帝,似乎是想说话,可想起自己虽然拿得不多,可终归是榜上有名,如今还是戴罪之身,便又低下头去,没有说话。
但他的这番举动,却被崇祯皇帝看在眼里。就听崇祯皇帝对他说道:“毕卿如有想法,尽管说出来给朕听听”
听到这话,这些人立刻从中听出了皇上的一个态度,就是对于他们这些尚书,皇上并没有打算一棍子都打死这个事情,很可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皇上之所以这样做,或者是法不责众,又或者是不好一下追究这么多部堂高官吧毕竟在这份名单里,几乎涉及了六部侍郎以上的高官,是大明文官最顶尖的一部分。一窝端的话,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这么想着,毕自严心中松了口气,立刻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我大明朝自开国以来,所发放俸禄之官员,一县也就几人而已,办事之吏员,却多大几十倍之多。如若全都给予吏员俸禄,这次支出,罪臣掌管户部,实在是拿不出来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心中不由得想着,感情刚才自己的话都白讲了。这个户部尚书,还真只顾眼前。不过这也不能怪他,谁让他没有见过工业化之后,社会财富会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这国库的收入,自然也会以几何级增长。等到以后,国库收入,估计都要以亿为单位来计算,而不是之前的百万两。又或者,毕自严是被以前国库里面能饿死老鼠的往事给吓的毕竟连他的兄弟,原本的辽东巡抚毕自肃,也是因为发不出军饷,被闹饷的丘八给羞辱而自杀的。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都有点不好意思提,他所说的吏员,其实还包括了那些捕快之类的。官衙中,分官、吏、役三等。这些人,在后世都算是公务员,都是吃国家俸禄的。如果非要有不同意见的话,那这其中的役,也可以和后世的临时工勉强对等起来。按照崇祯皇帝的想法,这些衙门办事的人,都应该给俸禄。
不过此时的他,想了想,暂时就不提役这一等级了。否则步子迈得大了,很可能会扯到那啥的。这事儿就分两步走好了,先把吏的事情搞定。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对毕自严说道:“一开始的时候,可以量力而行,给予这些吏以朝廷能负担地起的俸禄。等到来年国库收入更多之时,可以再加以调整。朕刚才已经说过,国库收入会越来越多,再不会出现以前的窘迫,这一点,毕卿放心好了。”
毕自严听到皇上并没有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