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南方,又或者东部沿海或者西部内陆,都是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因此,虽然皇帝有旨意,水泥乃是基本军民两用物资,不得谋取暴利,可架不住量大,只是这一年,就有三百万的利润了。
以前到了年底的时候,最是发愁的,莫过于户部尚书和内阁首辅了。朝廷穷啊,没钱,过年了,到处都要钱。这户部尚书和内阁首辅,就如同民间的躲债人一般,恨不得谁也不见。
可是,如今的户部尚书和内阁首辅,看着一份份财报,一个个地笑得合不拢嘴。特别是户部尚书毕自严,这腰杆都硬了不少,走路轻快了,白头发少了,皱纹也少了很多。有人没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其他衙门的主官,在这年底的时候,其实也都不错。原因无他,朝廷有了大笔收入,特别是朝廷牵头成立,由朝廷占了多数股份的公司和银行,一个个都赚了大钱,这到了年底了,分红就有不少,又怎么可能不高兴
当然了,要说最赚钱的衙门,其实还是宫内管着的兵仗局,不说军械这块的利润,光是各项改良,就赚了不少。自从蒸汽机船经过改良,不但缩小了体型,还增加了功率,定型之后,越来越多的地方用到,买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这只是第一年,兵仗局在科技创新上就赚了有五十万两之多。
这个情况,让其他衙门都看得心中痒痒,恨不得伸过去插上一脚。然而,蒸汽机这块还是皇上自己琢磨发明出来的。如今的皇帝,是那么的英明神武,这些文官还没有胆子,敢直接伸去皇帝的口袋里掏皇帝的东西。
不过,他们听说兵仗局如今又在试验什么新设备安装东西,经常听到兵仗局那边的巨大动静。已经有不少部堂高官在打听了,要是可以的话,他们都想着,向皇上上奏,仿效大明建设银行一般,抽调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公司,然后大家一起分股发财。
就在他们打着这样的小心思的时候,宫里传出旨意,着六部九卿,内阁辅臣前往文华殿议事,商讨钱财用度之事。
这可是好事情,所有接到通知的大明高官,全都带着笑容,匆匆赶往文华殿。
这年底之时,按照惯例,是要分红以及对国库收入预分来年的财物用度。
没多久,群臣全都到了文华殿,文官一列,司礼监太监一列,一起恭迎圣驾驾临。内阁首辅温体仁手中有各项数据,作为文官之首,自然是由他来主持此次会议。
而崇祯皇帝,则多是听着底下臣子对于钱财的讨论。一般情况下,司礼监代表着皇帝这边,和外臣协商,得到一个最终的方案,由皇帝批准,就算是完了。
在会议一开始的时候,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硬说有特别的地方,就是今年随驾前来的,还有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他的出现,一开始还真让文华殿的气氛不如往年。可随着钱财讨论地深入,渐渐地,一直不说话的刘兴祚,似乎被人遗忘了,气氛又慢慢地恢复了。
“陛下,这就是今年各部的分红”温体仁得到统一意见,确定方案后,便向御座上的崇祯皇帝禀告道。
1119 奖金
换在往年,崇祯皇帝对于这个商议好的结果,并不会有什么意见。因为都是按照事先定好的规则协商出来的,而他又是很讲规则的人。
此时,各部部堂心中都是很高兴的,毕竟今年的分红,比起以前要翻了好几倍了。
然而,这一次,就见崇祯皇帝并没有答复首辅的话,而是冷着脸,淡淡地说道:“朕可是记得,当初拆分股份,是给六部衙门的,这一点,朕没有记错吧”
听到这话,所有人听得都是一愣,他们不明白,这个时候为什么皇上会突然提起这个
“回陛下,是给六部衙门以及内宫的。”温体仁已经站出来奏对,便顺口肯定地答复道。
文华殿内的这些人,可都是人精,此时的他们,心中隐隐有一种不好的感觉:皇上似乎要出什么幺蛾子了
果然,他们马上就听到崇祯皇帝忽然提高了一点声音,冷声喝道:“可朕怎么就没发现,以往的股权分红是给了六部衙门呢”
“”温体仁听了一愣,就算他再精明,一时之间也没反应过来。今天的事情,皇上可没有和他通气过。以往的分红,他心中想了下,确实是交给了六部的啊
这么想着,他转头看向一边的六部尚书。
六部尚书也没想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看到首辅的目光看过来,礼部尚书徐光启首先站出来作证道:“陛下,礼部确实有收到分红,没有问题”
吏部尚书李长庚也跟着出列奏道:“吏部也有收到分红,没有问题”
“”
六部尚书先后都出列奏明,分红是没有问题的。
听到他们的这番话,崇祯皇帝忽然一声冷笑,转头吩咐身边站着的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道:“把这些给他们每个人发一份,让他们看看,到底六部衙门有没有收到历年的分红”
“末将遵旨”刘兴祚当即抱拳答应一声,从御案上拿起一叠奏章,似乎是知道什么内容,走下去给底下的人,一人发了一份。
温体仁最先拿到,连忙打开这份奏章看了起来。只是那么一瞧,他便一下明白了崇祯皇帝为什么说以往的分红没有给六部衙门,是什么意思了
于是,他转头看向吏部尚书,就见李长庚也展开那份奏章看了起来。
那李长庚的脸色,刚才还红润着的,忽然就变得很是苍白,甚至捏着奏章的手,都在隐隐发抖。
其他衙门的尚书,也都一个个地没有了刚才的兴奋,有几个人的脸色同样变得苍白。
唯有一边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们,倒是波澜不惊,因为这分红的事情,和他们无关。
他们看着手中的奏章,看到上面写明着以往的六部分红,那些银子的具体去处。看着吏部尚书李长庚的名字,就在最显眼的位置,而那落入他口袋中的金额,也是所有落入个人口袋中金额最高的,很是刺眼。
这其中,东厂提督王承恩心中最是得意,这些尚书中,老奸巨猾者甚多,有的银子,是转了几道,用了各种名目,最终才落入这些尚书个人的腰包。而这些,都没瞒过他所派出去的番役之眼。他唯一有点遗憾地是,不知道皇上为什么让刘兴祚来分,搞得好像这些调查结果是锦衣卫办得差事一般
忽然,“啪”地一声响,动静不少。这声音,震得吏部尚书李长庚的手一抖,那份奏章竟然掉到了地上。
众人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