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意多为朝廷效力的话,老夫可以保举你去辽东或者朝鲜,你是举人出身,去北方至少是个一县之尊,有这南方的功劳,平时多注意点民生,有老夫的保举,一府之尊也不是不可能的”
北方苦寒,如今更是经过建虏的祸害,人烟稀少,百废待兴,去那边当官,不是去享受的,而是要真正地当父母官。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没有什么读书人愿意去。就算是崇祯皇帝早有收集读书人才,也只有几个举人和一群秀才去那边当官。
当然了,如果只是想去辽东朝鲜混个官职,然后就平调回关内来当官,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崇祯皇帝早有名言,特旨提拔这些地方的父母官,就得在那边当父母官,虽然有任期调换升迁,也只是在辽东朝鲜而已。除非真得是一步步升迁到封疆大吏,才有机会回京师。
廖师爷听了,不由得有点心动了,想了一想,忽然正色地说道:“圣人有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生不才,愿以身实践之“
一听这话,原本还有点笑呵呵的朱燮元,不由得一下收了笑容,认真了起来,严肃地点点头说道:“汝既有如此志向,老夫自当成全之辽东和朝鲜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正需要汝之类读书人为朝廷,为天下百姓效命”
说到这里,他沉吟片刻,似乎是思考了一会后说道:“汝且安心在总督府,不会太久,土司之乱便会被镇压。之后,老夫便举荐你入京,给汝一个觐见皇上的机会,只要通过皇上那一关,一府之尊肯定不是问题老夫也有一些想法,可以和汝说上一说,看汝能否用上”
廖师爷听了,便作揖弯腰,一躬身道:“学生得大人知遇之恩,此生没齿难忘”
他在应付汤嘉宾的时候,说到横渠先生的名言时,其实是有感而发的。得到朱燮元的提醒,知道有这样一个机会时,便没有犹豫,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此时的他,不是说非常想当一个知府,而是这官位高了,所要实现的抱负就越容易实现。
朱燮元见此,坦然受之,而后微笑着说道:“如今之文人多风花雪月,纸醉金迷,唯独汝能不畏艰难险阻,出征大明西南,已是难得。老夫更没想到,汝牢记横渠先生之言,以此实践之,实在难得也”
他这也是有感而发,近几十年来,大明富有的人越来越多,奢靡之风盛行,这种事情,只靠个人的力量,要想有所改变真得是非常之难就算是朱燮元,其实也无能为力。如今看到一堆烂泥中有一株青莲,又怎么可能不高兴
为此,朱燮元对廖师爷还进行了适当的保护,每日和他谈论一些治理地方的经验,不再让他代表总督府去向各地土司施压,执行朝廷要求的服舍违式和相关国策。
但廖师爷不去,自然有其他人去,随后的消息也一个个地报到朱燮元这里。
“禀总督大人,生员汤嘉宾极为活跃,私下接触奉令来到昆明的各地土司。”
“禀告总督大人,汤嘉宾和两名土司来往频繁,似有动静”
“各地土司对服舍违式多有不满,特别是对朝廷所派,前往各土司领地宣传童校之类甚是不满,意见很大”
“”
对于这些禀告,朱燮元表现得都很云淡风轻,多是让人继续监视,或者让人继续把朝廷国策广而告之,土司不满就不满,不管
别人不知道,其实锦衣卫那边,也在暗地里监视的。局势的发展,在总督府和锦衣卫暗中监控之下,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各省抽调出来的精锐卫所边军的行程,以及秦良玉所部的白杆军行程,都根据局势的变化而加以调控,一张大网已经笼罩向云南和安南,可绝大部分人却毫无自觉。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聊天群的存在,才能做到如此地步。
没过几日,汤嘉宾又在锦衣卫的目送下,派出了一个亲信家丁,出南门赶往阿迷州。发现万彩莲和普名声都不在后,又立刻赶往土弄山。
而在土弄山,沙普两地土司已经合并一起,声势更为浩大,周边奉总督府之令围困叛乱的各路土司,纷纷采取了守势,一时之间,双方气势此消彼长,沙普土司的气焰,甚是嚣张。
这不,双方土司首领,又在一起大摆宴席,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哈哈大笑,不绝于耳。
不过其中有一人,居于上座,却并没有多开心的样子。在应酬了几下之后,他端着酒杯又对普名声说道:“如今我们殿下已经领兵西进,即将和郑氏在升龙府决一胜负”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转头看向万彩莲和沙万海等人,才继续又说道:“郑氏恐惧我阮军和佛郎机军之联军,向明国求援未得,便把西部兵力抽调一空,试图负隅顽抗。此时正是各位领兵南下的好时候,郑氏不备,必定势如破竹,和我阮军会师升龙府,共谋大业诸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普名声听了,似乎很是意动,不过他还是先看了下万彩莲,眼神中带了点咨询之意。
万彩莲刚好也看过去,夫妻两人互相看了一眼。而后,万彩莲转头又看了一眼沙万海,最后才转回头看着那人说道:“不是我们不知道有这样的好机会,只是你也应该理解,昆明的那个朱燮元不是吃素的,奢安起事,声势何等浩大,就是被此老贼平定了的。如今这老贼也不知道在搞什么鬼,一直小打小闹地,我们我们这心中也是没底啊“
听到这话,这人其实也能理解,可形势不等人,安南那边即将进入决战,他耽搁不起。
于是,他皱着眉头就又说道:“万夫人女中豪杰也而普知州又是人中之龙奢安之变,最终还不是壮大了普知州如今形势大好,以吾之见,这边其实是没事的到时候,事成之时,你我两边合纵联合,佛郎机人的枪炮,也绝对足量供应,明国就算再有动静,也难奈我等也“
不是人家的老巢,自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万彩莲和普名声虽然眼热佛郎机人的枪炮,可相对来说,自然更不愿意老巢有丢失的可能毕竟他们和他们的亲信手下在阿迷州等地经营日久,有些东西,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不得已,又是万彩莲开口说道:“不若这样,我们再等等。奴家已经派妹夫前去昆明刺探那老匹夫的虚实,只要得到准确消息,我等两家相信阮主不会食言,答应给的枪炮不会不给,这出兵自然不在话下”
火枪火炮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