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4 章(1 / 1)

崇祯聊天群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走之前干一票大的

这个念头才冒出来,施维拉就不由得又摇头了。不说濠镜澳这边的兵力和舰队有被抽调去安南,光是明国的快速反应能力,搞不好就容易偷鸡不着蚀把米

如今之计,是赶紧给安南那边报信,说明国已经知道详情了,该怎么善后,由那边自己头疼去吧

一如施维拉所想,明国官府的反应速度就是那么快。他还没回转营房,这边的情况,远在福建的三省总督孙传庭就已经知道了。

他考虑了一下后,便离开总督府,前往福州城外的军营。

卫所军制的革新,在浙江、福建和广东三省,也就是孙传庭的辖下,都比其他省份的进度要快。而在福建,孙传庭的眼皮底下,由他亲自盯着,已经完成了军制革新。那些老弱都已经淘汰出军队,留下的,都是孙传庭看得上眼的军户。

他之所以重视这个,除了因为这是皇帝的旨意,他坚决执行之外,还因为他手头的军队中坚,即刘国能所部,已经来南方差不多要三年了。按照最初的计划,这支军队要返回北方。

手中无兵可用,自然不是孙传庭的作风。他自觉懂练兵之法,因此留下的军户,都是他亲自关注,并加以操练。也亏了这两年,开海所带来的税收,他能留下不少,有足够的银两训练军队。

当然,从原本的历史上看,孙传庭也确实能练兵,至少他所领的秦兵是原本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军队。

1102 监军问题

军营之内,孙传庭一到,各处训练的军卒便在校场快速集结。整个过程中,除了军官的口令声之外,就只有齐整的脚步声,还有盔甲兵器的撞击声。能有的动静,就只有军人的动静,其他声音,一概没有。

台上的孙传庭,就坐在主位,也不喝茶,只是冷眼扫视着台前。

没用多大功夫,五千军卒就已经集结完毕。一个个昂首挺胸,直视前方。他们的练兵之法,并没有按照戚继光的兵书来练,而是按照孙传庭自己的意志来编练。

严峻刑罚,在这支军队刚集结整军的时候,孙传庭就在全军面前杀了几个不服从军纪的军卒。这些不服从军纪的军卒,多是兵痞、兵霸,还有的,则是将官,或者有后台的。他们以为自己要么很厉害,能当精锐用,要么觉得自己,或者后台的身份地位,也没人敢怎么样。结果孙传庭接报之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砍了。

这几个人头,杀得全军立刻想起了这位总督大人的外号:冷面阎王自从这位到了南方之后,砍得人头也不少了,不管文武,都有刀下鬼。

这么一来,这些军卒对于孙传庭的命令,没有敢不听,没有敢不认真做的。否则一旦被冷面阎王看到错处,掉脑袋也是有可能的。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孙传庭对于他们中表现好的人的奖赏,那也是大方地很。有的军卒,从小兵直接提拔成将官;该给的赏银,也从不过夜,而且也绝不克扣。

如此一来,这支军队才有了如今这种表现,一声令下,如臂使唤。

对此,孙传庭有私下教导过亲信将领刘国能:这些兵卒,都是卫所之军,祖传战技,并非一窍不通之百姓。对他们,无非奖罚分明而已。能做到这点,便能得精兵一支

此时,看到集结完毕之后,他也不说话,只是一挥手而已。边上的亲卫便传令下去,开始操练。在这过程中,孙传庭终于站了起来,走到台前观看。大约一个时辰后,军卒都是大汗淋漓,重新开始集结。

孙传庭大步走下点将台,冷着脸走在军卒之中,一个个地看过去,那眼睛瞅着,似乎就像眼前这些是贼人一样。

锦旗烈烈,战马打着响鼻,校场上显得格外安静。

忽然,孙传庭的声音响了起来,依旧是冷冷地:“本官以为,光练不上战场,就谈不上精锐军人,要想立下功勋,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也只有去战场”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返身走回点将台,来到台前,看着底下密密麻麻地军卒,冷声大喝道:“军人的价值,就是在战场上上了战场,为自己而战,为大明而战,为皇上而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等本官奏明皇上,拨下监军之后,尔等便要上战场了”

不要看孙传庭有冷面阎王之称,似乎谁的面子都不给,铁面冷血,得罪的人海了去。但其实,他做事非常有分寸。他知道,大明朝谁得大腿最粗他知道,什么事情可以肆无忌惮,什么事情得小心翼翼

就比如,他收税杀人,毫不手软,因为这是在为皇上办事;这崇祯朝,皇上英明得很,他自然不会有事;可这涉及军权的事情,他虽然知道皇帝信任他,却也不敢得寸进尺。这支军队,他几乎是一手操办,在外界看来,估计要冠个“孙家军”地名头了。而这,是他所不想的。

北方的京师,已经给出了很好的范例,以新军为样板,派驻各级监军,以后这支军队的掌控,其实是在监军之手,也不是一个监军,是有各级监军。如此一来,这支军队就等于是朝廷的军队,和他孙传庭的关系就不大了。

孙传庭估计,再有一两个月,等广东那边的佛郎机人给出答复,或者再进行讨价还价之后,这支军队估计就有用武之地了。因此,这一次,他是提前来打个招呼。

回去的路上,他就在聊天群中私聊崇祯皇帝道:“陛下,福州这边的卫所军制革新已经完成,军卒之训练,微臣刚已检阅,当能上得战场杀敌。微臣奏请陛下,早日派监军就任。”

崇祯皇帝刚好在线,看到了孙传庭的私聊,不由得皱了眉头。

有一点,他事前估计不足,就是监军的人手不够。京师这边,自从第一批监军选出就任新军中之后,后续的监军培养,也一直是在持续的。内书堂的宦官,也是毕业了一批又一批。但这些宦官,大都又被派在了第二批新军就任监军。

原本的时候,崇祯皇帝也想到过,光靠宦官来做监军的话,肯定是不够用的。因此,当时他就打算,招收一些秀才等读书人,经过培训后以为监军。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很不顺利。第一是秀才不好招;第二是就算招到了,不是体质太弱,就是脑子迂腐,最多教下军卒识字,对于军卒的思想把控这些,实在是离要求差得太远。

没想到,有关监军来源的事情还没有理顺,孙传庭的要求就来了。

当然了,如果只是孙传庭那福州的五千人军队,那倒没什么,京师中就有现成的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