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报上看,这个时候,从辽东通过鸭绿江的明军,应该是到平壤一带了。汉城这边的计划,是要北部兵力借助平壤这座大城,抵挡明军几日的为此,一大早就开始为防御做准备了,按理来说,不可能被明军一鼓而下的。
听到多铎地喝问,在场的这些人基本都吃了一惊,心中纷纷想着,肯定是这事,要不然也不可能惊慌成这样
然而,他们才想到这里,就听到那地上趴着的侍卫统领惊慌地回答道:“不不是,明军在仁川都护府登陆,是在仁川由海上而来”
“什么”多尔衮听得大惊失色,上前扯起亲信的衣领,厉声喝问道,“明军从仁川登陆了多少人马,什么军队,具体情况如何”
仁川离汉城都不到五十里,军队行进,就是一日路程而已。明军竟然会从海上来,在这个地方登陆,这简直是一把尖刀,一下就插到了大清的心脏处
大殿内的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吓到了,甚至其中有几个人,更是吓得一屁股坐倒在地。这其中,就包括了光海君。
“据逃回的仁川守军禀告,说明军至少上万人,打着的旗号,是明国新军”侍卫统领不敢看多尔衮的眼睛,向下看着回答道,“海面上全是明军的船只,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
如果给多尔衮一个选择的话,他最不愿意选择的敌人,就是明国的新军。这支军队,他虽然没有直接打过交道,可多铎在金朴镇就是被这新军伏击,辽东盖州,皇太极御驾亲征,败于新军之手。到后来,更是在虎皮驿,丧命于这支新军手中。可以说,这支新军是明国最为强大的军队,没有之一。
因此,多尔衮一听之下,那手再也握不住侍卫统领的衣领,松开之后,喃喃自语地说道:“不可能,这不可能新军怎么可能会突然在仁川登陆呢”
大殿内,静悄悄地,所有人,一个个脸色惨白,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忽然,一个苍老的声音,带着绝望之意说道:“孤知道,孤知道,明军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对,肯定是这样,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要论汉语的水平,朝鲜君臣甩满清这些奴酋几条街,因此,光海君对于中原的文化典故,也是顺手粘来,一张嘴就得到了结论。
众人一听,都回过神来,多铎更是异常愤怒地吼道:“怪不得明狗一直拖拖拉拉,原来是为了麻痹我们,亏了我们以为平壤能挡住明狗一阵那些明狗,真是太狡猾了”
1090 怎么办?
他这么一嚷嚷,多尔衮就立刻回过神来了。不愧是明末有名的人物,他立刻恢复了正常,只是脸色依旧很严峻,立刻开始发号施令。
此时的他,已经顾不得田地上的粮食,立刻开始调兵遣将,一边再次派人去找仁川逃回的守军问情况,一边又派出大量的探马,前往仁川方向查探明军的动向。
大殿内的人,不管是满清头目,还是朝鲜官员,都顾不得劝谏多尔衮登基为帝了。有领到命令的,立刻行动了起来,没有领到命令的,则匆匆辞别。
一时之间,整个汉城,因为明军在仁川登陆的消息,顿时就变得喧哗起来,一队队地军卒,在街头上来来往往,兵器、盔甲的撞击声,急促地脚步声等等,编制成了一首紧张地乐曲。
这其中,满清上下,都是在忙碌着,一门心思都只是在意怎么对抗即将到来的明军。但朝鲜官吏这边,那心思就多了。
朝鲜国王光海君回到自己的大殿,一进殿门,就一屁股坐倒在地,根本就没有考虑形象如何,而后呆呆地盯着地面,一动不动的。
他的爱妃看到,慌忙冲过去问情况。光海君这个样子,有点吓到她了:“殿下,殿下,可是那人又对殿下无礼了”
她所说的那人,就是指多铎,可又不敢明说,便只能用他来代替。
也不怪她这么猜测,多铎曾经就有多次侮辱过他们的经历,像疯子一样的人,她实在是怕了的。
在她问出话之后,光海君忽然一下抱住她,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他的爱妃见此,不由得吓到了,连忙拍着他,试图安抚他,同时又说道:“妾身那边还有点银子,要不求人去给殿下递个话”
她所说的殿下,不是指光海君,而是多尔衮。相对来说,多尔衮比较理智,虽然他们还是能感觉到在多尔衮的眼里,其实他们就是个屁,但至少,多尔衮对他们还能保持表面的尊重。
以前的时候,遇到多铎的侮辱,他们也往往是这么做的。然而,这一次,光海君却还是在哭着,老泪纵横,哭得她有点不解。
就在她怀疑,这次是不是多尔衮侮辱了光海君时,就看到光海君缓缓推开了她,老脸上,眼泪鼻涕一大把,有点绝望地说道:“完了全完了,他们肯定不会放过孤的肯定不会放过孤的”
他的爱妃感觉到了不对,不由得纳闷地说道:“殿下,是谁不会放过您”
看到光海君的这种可怜相,她实在有点纳闷,到底是谁,把光海君吓成了这个样子以前就算被多铎百般侮辱的时候,也没见光海君吓成这样啊
“大明皇帝不会放过孤的对,肯定不会放过孤的”光海君有点神经质地回答道,“明军打过来了,明天就能打到汉城,完了,全完了”
一听这话,他的爱妃楞了下后,随即恍然大悟。
光海君知道多铎最多是侮辱他,不会害他性命。但以光海君的所作所为,要是落到明军手中,确实是会性命不保。如今只想着苟活的光海君,是最怕死的,难怪会吓成这样
想到这里,她心中不由得微微叹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大明乃是天朝上国,远比辽东蛮夷要好多少倍,虽然重新夺回了王位,可把满清当主子的日子,又有多少时间能过得开心的
有一点,其实她是误会了光海君的。要是光海君事先知道会有这样的结局,那当年肯定不会脚踏两只船,最终彻底投靠了满清。那时候的他,看着明军萨尔浒的惨败,看着辽东明军的一步步败退,心中已认为满清不可战胜。可谁能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更是大清已亡,而明军王师则在仁川登陆,眨眼能攻到汉城了
一如光海君,他名义上的那些臣子,许多人都惶恐后悔了。这时候的他们,没人会觉得,灭掉辽东满清的明军,会被多尔衮给击败。他们这些朝鲜伪官,无不为即将到来的命运而担忧。
这个时候,还一直想着紧抱多尔衮大腿的人,已经不多了。一个个都有着各自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