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鳌拜也肯定是尽了全力。于是,他稍微有点关切地吩咐道:“下去吧,把伤势重新包扎一下,不要留有后患”
“奴才遵旨”鳌拜听了,才站了起来,躬身后退后离去。他的步伐,也不似以前那样大步而行,显然是疲惫不堪了。
皇太极沉默片刻,便走出御营,登上虎皮驿的城头,借助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眺望辽阳方向。
此时,在他的视野中,还能隐约看到大清探马的踪迹,在为虎皮驿警戒着。
虽然没有看到明军夜不收的身影,可皇太极心中却还是叹了口气,明军的强势,比他预料的还要强。此战事关大清之存亡,能不能赢,他心底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今天或者是看不到明军夜不收的身影,可这都是大清探马用他们的生命在捍卫着虎皮驿这边的安宁。可明天呢,说不定,明天早上的时候,明军夜不收就会出现在虎皮驿周边了吧
由于明军夜不收的强势,辽阳那边的情况不能实时掌握,这让皇太极很是忧心。边上陪着的济尔哈朗也明白他的担心,便开口奏道:“陛下,明日一早,臣领先锋当先开路,探明情况回报后陛下再做出决断”
皇太极听了,转头看了他一眼,不过却是摇摇头,没有同意道:“正白旗和镶白旗的大半兵力都在朝鲜,两黄旗的精锐又被豪格带走,如今我们手头的兵力不多,不能再分兵了。是死是活,大清是存是亡,就看朕领军的全力一击,希望阿敏那边能保存有实力,配合朕来个里应外合,一举击溃明军。”
大清虽然拿出了仅有的存粮,可粮食也不多,不支持久战。兵少粮少,皇太极的选择并不多。
济尔哈朗听了,便沉默不语,脸色沉重地看向辽阳方向,也不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
s:评价一本书的好坏,最主要的指标就是订阅。编辑给出推荐的依据,也是订阅,一直想要补个强推却未得,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能支持下正版,来订阅下本书,谢谢
1072 他来了
夜深了,虎皮驿的满清军卒虽然达到了历史最高,可终归也是安静了下来。然而,不知道有多少军卒或者闭着眼睛假装睡觉,或者干脆就睁着眼睛,看着漆黑的屋顶,全都无法入睡。
生死存亡之战,一旦失败,大清国灭,而他们个人的命运,也绝对不会好。对于这点,他们有自知之明。如果要是有可能,要是知道有一天大清可能会亡,或者自己就不会那么虐待汉奴,手中就不会沾满那么多汉奴的鲜血了吧
明天一战,将会如何呢希望在皇上的带领下,真能打败那些明军吧
虽然是这么想着,可形势不容乐观,这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的。明天明天啊
这一夜,不知道有多少满清军卒,在心中暗暗地向所有满天神佛祷告。为他们自己,也为满清祷告。
当黎明即将到来之时,紧张的满清军卒才刚刚睡过去。可当东边的天空露出一丝鱼肚白,当太阳的光辉,即将洒在这片辽东的土地上时,满清的军卒突然被吵醒,不是上官的命令,而是急促地马蹄声。
虽然马蹄声不多,甚至可以说就只有几匹,可虎皮驿原本就不大,马蹄急促踩踏辽东大地的声音,对于老于军伍的满清兵卒来说,不要太熟悉了。
虎皮驿城头下,两名满清探马从北疾驰而至,看着城门依旧关闭,便急拉缰绳,战马吃疼,“咴咴咴”地叫着直立而起,满清探马犹如黏在马背上,可见骑术了得。然而,这满清探马却丝毫没有一点自傲,反而满脸焦急,向城头上大声喝道:“禀告皇上,城北二十里发现明国骑军,大约有三千。”
虎皮驿的城北,那是沈阳的方向,三千明国骑军突然出现在背后,不但是切断了这支军队退回沈阳的可能,还让他们意外的是,怎么会有三千明国骑军会出现在背后的呢他们从哪里来的
城头上的满清轮值守将大惊失色,连忙派人去向皇帝禀告。
然而,他才刚派出人去,就见城西方向,也疾驰而回几骑大清探马,绕到北边城门,一点没有顾及为什么会有同伙在城下。一如之前的探马一般,急停之后,向城头上焦急万分地大声喊道:“禀告皇上,城西二十里多,发现明国骑军,有四千左右”
城头上的满清轮值守将吓得差点没站稳,这一次,他没有立刻去禀告,而是满脸不信地大声喝问道:“哪来那么多明国骑军是不是看差了。谎报军情,仔细你的脑袋”
“奴才敢以脑袋担保,四千明国骑军,只多不少”那名从西边过来的探马指着自己的脑袋,几乎是吼着回复道。
这一下,轮值守将不得不信,哪怕他想不通,也不敢怠慢,连忙又派人去御营禀告。只一会的功夫,就见济尔哈朗匆匆赶到,那脸色异常地难看,大声喝问道:“怎么回事哪来如此之多的明国骑军”
这时,已经核实了城外探马的身份,城门打开,探马刚进了城。听到贝勒爷问话,他们也不知道,就只好复述了一遍之前禀告的消息。
不过其中一名探马的年纪比较大,或者是见识多了,他补充一句回复济尔哈朗道:“贝勒爷,奴才猜想,可能可能是投靠了明国的蒙古人”
或者也只有这个解释,才能解答为什么明军会有那么多骑军了。要知道,骑军可不是一般兵种。明国以前的时候,那可能有这么多战马
他们正在说着话,却又听到有急促地马蹄声响起,正诧异间,就听到在城头上的轮值守将带着一丝恐慌之音大喊道:“东边东边的探马赶回来了”
济尔哈朗的一颗心顿时沉了下去,也不再管眼前几个探马,三脚并作两步,几乎是小跑着上了城头。就只这一会的功夫,城外的探马已经到了城下。
济尔哈朗低头看去,就见那探马一脸慌张地大声禀告道:“快禀告皇上,东边三十里不到,发现明国骑军,有三千之多”
这都是上万骑军了,怎么可能济尔哈朗第一个感觉,就是假的。可他很快,就想到了刚才那年纪大点探马的猜测。
明国怎么都不可能有这么多骑军的,也只有蒙古人也来了,才可能有这么大规模的骑军可是可是登莱巡抚卢象升,不是临时出战辽东,他有那个权力,有那个时间,把蒙古人也调过来么
忽然,他想到了一个关键之所在,立刻厉声喝问城下道:“确认是明国骑军,不是蒙古骑军”
“千真万确,奴才所见,的确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