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要钱,游山玩水需要钱。这第一任国家主席总不能太寒酸了点吧?咱既然退下来养老了,这退休金你可要跟参议院好好谈谈,不能亏待咱不是?而且咱也不是退下来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你要把国家搞的很乱,我自然会再出山,收拾烂摊子。”
说到最后,杨沪生又露出他无赖本色。
“合着你想当太上皇?”史秉誉准确地把握到杨沪生本质思想。刚才还有的一点伤感,现在已经不翼而飞。
“谁说我要当太上皇?这不过是给你一点压力而已。”
“哼,别说我没提醒你,你要真退下来,除了参议院以前规定的退休金,你是一个子也别想多拿!至于退下来还想东山再起,你以为老子会答应吗?”
“你不答应别人允许吗?”
杨沪生一句话将史秉誉噎个半死。
也是,解放军主要将领都是杨沪生带出来的,他史秉誉也带出不少将领。可不知怎么回事,解放军是越打越大,而史秉誉带的那些他所欣赏的将领,以前是旅长,现在顶多是个师长。杨沪生身边人呢?一个小小的参谋,现在居然变成了集团军司令员!那些高级将领跟杨沪生有着各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史秉誉今天给杨沪生穿小鞋,明天恐怕一群高级将领就进行兵谏了。
一想到南昌贫民“上访”事件,史秉誉到现在还心有余悸。杨沪生不管是在台前,还是在幕后,区别实在不大。
除非杨沪生突然死了。
可盼望杨沪生早点完蛋的,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可杨沪生至今还活得好好的,这并不是说杨沪生走了狗屎运。实在是保护他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一个军队势力就足以让任何想动他的人三思,而作为杨沪生忠实的走狗倪峰,在地方上又铺了天罗地网捕捉任何有危害杨沪生想法之人。加上他身边警卫员各个身怀绝技,对他又忠心耿耿,除非军队患了失心风,突然起来造反,不然想让杨沪生完蛋,这只能存在于脑海中。
史秉誉咬牙切齿骂道:“他娘的,你小子真奸诈!”
“胡扯,从小到大,见到我的人都说我老实,谁说咱老杨奸诈了?你看看,我知道参议院不少人对季高兄有意见,这不将季高兄从西北调过来不说,现在还打算将他调到海外,免得和参议院争吵起来么?真要奸诈,我让季高兄整天到参议院跟你那些参议员吵架去!”
“调到海外避免争吵?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什么心思。”对杨沪生的心思,这年头最明白的就是史秉誉了。“你不过见左宗棠那把屠刀磨的满锋利的,想让他在日本过过杀人瘾头,这个杀人狂到了日本,还有不大杀特杀之理?你是没杀人,可别人却因你而死。到最后你还替人家考虑,哈哈……你说你这不是奸诈又是什么?”
“OK,OK!”给史秉誉揭穿自己用心,这让杨沪生很是尴尬,不过所谓尴尬很快就风云流散了。“咱老人家向毛主席保证,退下来后决不再干预国家事务还不成吗?”
“毛主席他老人家还没出生呢!”
“恩,那咱就向马克思保证。”
“甭保证,你跟马克思他老人家没穿同一条裤子。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给老人家法眼一照,这整个一修正主义路线,属于扛着红旗反红旗。”
“那么俺向晶晶保证还不成么?这么大的人了,俺总不会欺骗小孩子吧?尤其是个小女孩。”
“滚你的!”史秉誉给杨沪生说的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个无耻之徒居然向我女儿保证?其心可诛,摆明了说话不算话!”
后记:
去年我答应宝剑锋,接着中华再起第二部再写下去,将中华再起第二部VIP版刊登在起点网站上,如此有了《中华再起之金戈铁马》,这部书到现在算是结束了。
这个坑只有二十七万字,属于不大好填那一种,可填这个坑也花费了我两个多月时间,而且老婆还在前几天突然以惊讶口吻告诉我,咱的头发白了无数。人说可怜未老头先白,中华杨自然不是鸳鸯,也用不着别人可怜,但着头先白了算是怎么一回事?只能郁闷,在此好好的用尽全部我所能说的坏话,将诅咒赠送给宝剑锋,毕竟没有宝剑锋,就没有《中华再起之金戈铁马》,我的头发也不会白了那么多。
说实话,《中华再起之金戈铁马》在我的作品中,属于让我极为不满意的作品之一。在写作风格上,为了迎合第二部,不得不将自己现在思路完全终止,让历史倒流,写起来也就十分郁闷了,感觉根本是狗尾续貂。
按照原来构思,所谓金戈铁马,在写了国内部分后,应该写写新生的中国与外国的战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对一个国家而言,这在国际环境极为复杂世界上,显然属于自杀行为。而不想让自己刀枪生锈,只能每隔一段时间,打他一场战争。如美国,二战结束后先是韩战,接着是越战,完后格林纳达、巴拿马、伊拉克、南联盟、伊拉克……一战一战打下来,虽然没有每年都处在战争环境中,可十年内必然打一仗这***毕竟没有逃脱。既然如此,新生的中国将自己刀枪磨的更光亮一些也在所难免。
想法好是好,可真写起来,却突然发现实在没什么写头。为什么?相信大家看了第二十一章后,应该有所了解,那就是:这样的战争实在没有可写性。战争还没打,胜负已经知道,连个波澜起伏都没有,这样的战争有什么好写的?
明治维新刚开始的日本是什么环境?国内各藩如同一个个独立国家,幕府残存势力不可小视,国内士族势力又极为强大,加之虾夷共和国作为内患,一个外力介入,日本除了承认失败,还有什么道路好走?
至于俄罗斯,不错,和当时的日本比起来,俄罗斯实力是强大不少,可战争不光比人力物力,进入热兵器时代的战争,某种程度上,打的是一场后勤战争。而对俄罗斯而言,在没有远东铁路之前,跟中国打大仗,下场决不会很理想。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非要写这两场战争不可?不管怎么想,都觉得这根本没有必要,已经是老太婆的裹脚布了,再长下去,那只能更长更臭,却没有一点内容。还是趁早收摊比较好。
在此,我要感谢起点站长宝剑锋。中华杨水平实在有限,而宝剑锋却能给中华杨那么多不属于我的赞美之词,这真是让我汗颜不已。
感谢起点。“网络七十著名写手”上海一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