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瞻仰一下当代伟人真面目。”
杨沪生失声笑道:“瞻仰?难道我是死人,需要别人瞻仰遗容吗?你这说得算什么话嘛!”
说着杨沪生站了起来,向有些举止失措的章德淳伸出手。“章效骞吧?你是我们浙江湖州府人,今年才二十有五,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啊!早就听总理介绍过你,不过我一直在前面忙着作战事宜,等有空回来了,你又跑到香港和外国政府谈判去了。今天能在这里见面,真是有幸啊!”
章德淳先行个美式军礼,见杨沪生将手伸到自己面前,这军礼不过行了一半,自动终止了,连忙紧紧握住杨沪生的手,脸上激动表情显露无疑。
“首长,我在美国就听过您的大名。回到国内,才知道首长您心胸开阔,深谋远虑,是我们中国全体人民天然的领袖,跟着首长干,真是心中爽朗,眼界开阔……”
“停、停,打住……”杨沪生急忙阻止章德淳在面前继续唠叨下去。“我是人,不是神,什么心胸开阔、深谋远虑,还有天然的领袖……这都是在说谁?根本与我没关系嘛!你看看我,不跟你一样长着两只眼睛一张嘴?”
杨沪生看着咪咪微笑着的史秉誉,指着他苦笑道:“我说老史啊……你们别再乱吹捧了好不好?我现在觉得自己已经是三头六臂,脚踩风火轮的神仙了。”
“这个……我们并没有吹嘘,只是将首长您的业绩没有虚假地在报纸上刊登出来而已。”史秉誉两手一摊,忍着笑继续道:“大雁飞行还需要领头雁呢!干革命事业嘛,总是需要有个领路人的,难道我们不宣传您的‘英明指示’,而是宣传那些土豪恶霸吗?”
“这算什么逻辑?!”
对史秉誉如此敷衍他,杨沪生很是不满。正因为报纸将杨沪生宣传的过火了,什么领袖,什么伟人,什么天才,统统往杨沪生名字前面按,这让杨沪生出去逛逛也不得不戴上墨镜,不然就有制造骚乱的风险。
杨沪生不想自己变成孤家寡人,他还想跟个普通人一样游山玩水呢!对这样吹捧,他自然不会满意。不过杨沪生整天光想着打仗了,他没那个闲心思管报纸,明知道这样宣传,只能让自己寸步难行,他也没办法阻止。
杨沪生只能冲着史秉誉发牢骚。
史秉誉以微笑回应杨沪生的怒视,淡淡说道:“章部长在香港见过英国驻日公使帕克斯,在回来前几天他还跟法国驻日本公使罗修斯见过面。对英法与日本之间的关系,有很深刻的认识。我想,首长您应该对这个感兴趣。”
“哦?你见过英法驻日本公使?”杨沪生眼前一亮,从史秉誉的话中,他听出有自己期盼的东西,急切询问道。
史秉誉转头询问洪仁玕\和容闳:“益谦兄、纯甫兄,我们是否该继续讨论这次在乡下看到的情况,让首长与章部长好好谈谈?”
杨沪生处于礼貌,目视了下史秉誉他们:“你们忙你们的……章部长,坐下吧,咱们聊聊关于日本的事情。”
章德淳有些莫名其妙,他不知这个共和国主席怎么不关心自己与英法谈判进展,而是关心起落后的日本来了。
第十四章
“……总得来说,土地改革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极为紧迫的,这是绝大多数公民期盼已久的。通过土地改革,大多数贫雇农每家分了一匹牲口,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由于进行了土地改革,广大农民翻了身,我们政府才在解放区站住脚,扎下根,我们的部队才有了充裕的兵员,足够的粮草,将反侵略战争、解放战争进行到底。”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因为这是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翻身当主人,第一次让广大农民不再受到封建地主的剥削,在土改中也必然存在一些问题。”
“某些地主头脑守旧,没有看到土地改革乃大势所趋,妄图螳臂当车,这些人自然属于要被消灭之列,但很多地主在经过工作后,有和平交出土地的意愿,而我们有的工作队工作方式有些粗暴,不懂得以理服人,而是盲目崇拜武力,相信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造成地主与工作队之间的对抗,使我们平白损耗了不少宝贵的力量……”
“土改中,广大人民群众生平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高兴之余,适当宣泄一下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守旧了那么长的岁月,黑暗中,第一次看到光明,欣喜是难免的。只是也有的地方,因为当地工作队引导不当,使得农民竟然用暴力来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
“为了政府有充裕的资金进行战争,我们在解放区实施了严格的盐业专卖制度,当然,这也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着想,但反过来又使得食盐价格脱离真实物价水平,这种情况下,走私食盐的贩子得以生存下来。”
“一场土改运动,加上放开盐业专卖,原本想让生活更有叙,可事与愿违,一些走私食盐贩子不再进行走私,而是转而抢劫起乡间地主来了。因为土改中,地主在乡间声誉早已荡然无存,抢劫,不管是对什么人,原本是犯罪行为,但这些抢匪在百姓心目中反而成为武松、林冲这样的好汉。虽然政府明白表示政府不支持这种犯罪行为,并且严厉打击。但百姓还是很明白表达自己对他们的钦佩,如坞子寨一位农民就说‘好汉不抢穷人,专抢那些靠抢劫穷人发家的地主,我拥护这些好汉’。”
“这种思想不光农民有,极少数土改工作队员也有。这些土改队员认为这样的行动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将土改进行下去,认为绿林好汉抢掠杀害地主是干了一件好事,地主死了,他家的田地自然成为无主之田,只要将地契找出来,登记入册就可以将田地全部分下去……”
今天是讨论如何将土地改革更好地深入开展下去的日子,一大早,大礼堂里就坐满了参议员。不光有参议员,在走廊上还站满了旁听的政府各部门官员。
大家津津有味听着坐在主席台上的参议院史副议长描述有关土改的问题,同时还饶有兴致看着坐在主席台上的某位领导,想看看这位领导对史议长说的土改中不足问题会有什么样反应。
在座的这些参议员不管来自哪里,他们与乡里地主多多少少都有些关联。
一些参议员原本就是开明绅士,但再开明的绅士,让他们成了穷人眼中的落水狗,这也是他们所不愿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