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魏国一个叫司马懿的家伙篡了位,建立的就是晋朝,而晋朝亡后,又有什么五胡乱华,接着才是隋、唐。掰掰手指头,好象这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要是这么说,这个太原建城就有千多年历史。
对左宗棠如此博闻强记,马鼎南这个加入解放军后才基本上脱盲的大老粗,自然只有五体投地,点头称赞的份了。
“既然如此,司令员为何不集中主力,全力拿下太原府?”
左宗棠看了眼马鼎南,还没说话,他的警卫员已经不满了,又督促左宗棠赶紧回去避雨。
这次左宗棠不再固执了,拍了拍蓑衣上雨水,淡然道:“走吧,先回去收拾收拾再说。”
王家大院坐落在小店堡西南角,门外没走两步就是汾水与涧河交汇处。左宗棠还没到小店堡,打前站的集团军部人员已经相中了王家大院,把这里设置成集团军攻太原指挥部。
还没接近王家大院,远远的就能看到宏伟的挑角门楼,马鼎南跟着左宗棠沿着墙角走到大门处,门楼上挂着一块“福*乡缳”的木匾,门楼下铺置着八仙石砖,两扇大门是木雕垂花门,一进院门,由西向东是条近百米长的青石甬道,甬道南边是车马大院——现在成了警卫连驻地,甬道北面是两座楼院,左宗棠的佣人从两座楼院里进进出出。
跟着左宗棠一路前行,过了一个长方形门洞,眼前豁然开朗,一个花园出现在马鼎南面前,只是现在是秋天,百花早已凋零,枯黄的叶子显得有些败落。
门洞北面是一座两层楼房,左宗棠就朝那座楼房信步走了过去,马鼎南紧随在后,一边走还一边打量着。这座楼房前有出檐设廊,砖砌窗户外圆内方,七架木结构的房顶,木头上都雕着各种吉祥的花纹。
跨过房门进了楼里,马鼎南还以为自己会在里面看到什么稀罕的,没想到刚进房门,眼前一切让他大失所望,里面除了一张八仙桌,几把南方竹靠椅,别无二物。
如此漂亮的楼房,里面却什么也没有,这也显得反差太大了点。
“怎么?你在看什么?”警卫员将一盆热水端了上来,拿起毛巾,在热水里拧了拧,随意擦了把脸,左宗棠侧脸见马鼎南打量着屋里摆设,不由得笑了起来。
放下毛巾,左宗棠解下身上穿着的蓑衣,递给警卫员,由警卫员将蓑衣拿了出去,走到正对房门的竹靠椅,坐下后左宗棠笑道:“这里原来住着商人王源浈,我军还没到,这个王源浈就带着一家老少跑到太原城里去了,连值点银子的东西都搬个干干净净。听没走的小店堡人说,这个王源浈家有百万两银子,可是这里首富啊!”
知道马鼎南是个大老粗,左宗棠也没跟他文绉绉说话,不然,左宗棠要是说几个典故,这个马军长多半听不明白。那样左宗棠累,马鼎南也听的不是味道。
“乖乖!……百万两银子啊……”马鼎南匝舌不已。将戴着的斗笠摘了下来,递给走到他面前的警卫员,也不管身上衣服还滴着水珠,摇着脑袋,就那么走到左宗棠旁边,自己拉了把椅子,大大咧咧坐了下去。
“这人要富了,还真有钱!我现在全部身家也不过折合几十两银子,这还是省吃减用积攥下来。百万两银子?我看这辈子是没指望喽!就是华尔那个守财奴,他也不过有十来万两银子,跟这个王源浈相比,还差得老鼻子远了!”
左宗棠见马鼎南又是羡慕又是遗憾,不由开玩笑说:“想要有钱也很简单,你只要跟那些商人说一声,保管银子把你家床都能压塌。”
“啊?你让我索贿?”马鼎南看着左宗棠,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那可不成!咱这人胆子小,开口要钱的事情是万万不敢做的,何况我只要这里一开口,那边倪阎王立马就能知道!……老天!杨首长打骂咱都不怕,就怕倪阎王惦记上。只要这口子一开,到时候你不死也要脱层皮。”
左宗棠看了看马鼎南,捋着他的胡子笑得更开心了。
这个马鼎南说得倒是很坦白,并不是他不想受贿,实在是倪峰手太长,眼睛太毒,他那些手段又让人害怕。这样的后果是,你就是有贼心,也没那个贼胆。
连杨沪生与史秉誉的岳父都敢开刀,这倪峰也没法不让人家害怕。
左宗棠知道解放军中对倪峰狠的咬牙切齿的大有人在,可人家倪峰在军队中有杨沪生保着,地方上史秉誉与容闳、洪仁玕\又特别欣赏他,加之这倪峰惩处对象都是证据确凿,让你想反驳都找不着借口,百姓将他与包青天划了等号,你拿这样的人也没办法。
没办法,只能背地里骂上两句“杨首长养的疯狗”、“倪阎王”等等,另外自己在小心谨慎些,别让杨首长养的这条疯狗把你给咬了。
左宗棠从小家境并不太好,虽说他不是穷的没裤子穿的佃农,可家里揭不开锅的日子,他也是时不时尝到的。对贪官污吏,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左宗棠也是深恶痛绝,虽然自己后来当了清廷大官,性格没法改变,对那些草菅人命,一心捞钱的家伙,左宗棠还是照样痛恨不已,不然他也不会如此轻易让杨沪生做思想工作给从清廷那边“拐骗”到解放军中来了。要知道,作为一个儒者,左宗棠对气节也是十分看重的。
能搞出一个让官员害怕的人来,左宗棠不能不佩服杨沪生。清廷喊清廉,这从进了北京就开始喊起,可每个皇帝手下,又有多少个是清官?
清廷官场如市场,如一个大贿赂场,官场上很多东西可以买卖,许多事情非贿不办。买卖和贿赂时,或公开交易,明码标价,明目张胆行贿索贿。或偷偷摸摸,暗地成交,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管是行贿还是受贿,大家都儒雅含蓄。“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有钱能使鬼推磨”,既然风气是如此,你不行贿受贿,只能受到排挤。
清廷有大量的官是捐官出身,“捐官做,买马骑。”只要你有钱,并且不是奴隶、唱戏的,你就可以买到官职。
“千里为官只为钱”。捐了大笔的钱才换来一个官,本钱自然是需要问小民要回来的。不光本钱,投入那么大家当,怎么说利息也要有一点。于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也就顺理成章了。当官的以发财为目的,一旦当了官,如贪婪没有跟虎狼一样,那真是异数。这世界异数又有多少?于是盘剥的狠了,农民起事也是顺理成章的。
就左宗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