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团作战,你我一开始就指挥千军万马不成?学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何况他只是一个副司令,真要指挥战斗,还轮不到他这个副司令去指手画脚。”
李雪龙争辩道:“可是司令员是您啊!首长您又不可能时刻都待在海外兵团,他这副司令跟司令又有什么区别?”
“我这司令员是挂名的没错,可海外兵团又不可能一成立就出去打仗。他不还有个时间过程嘛!何况我心目中还有更适合的人选担任海外兵团司令,只是现在还不成熟,这事得慢慢来。”
“不知首长心目中,谁才是海外兵团司令员合适人选?”李雪龙有些好奇地问道。
“皮埃尔-邓-罗歇里奥将军。”
“他?……罗歇里奥将军?”李雪龙惊讶地重复了一遍,见杨沪生点了点头,李雪龙不可思议地说道:“他不是我军俘虏吗?我们现在正在跟法兰西谈判,只要谈判成功,像他这种将军,可是要送还给法兰西的。他又怎么可能成为我们人?”
“这事慢慢再说吧,反正现在还没定下来。”杨沪生站了起来,背着手在房间里慢慢踱着步。
“罗歇里奥将军指挥能力相信你也领教过了,这次战败,非他之罪,如能让他到我们这里来效力,此事自然是好事一件。而且他也不是不可能过来的,只是还需要做一些工作。”
“报告!……史议长来了。”
杨沪生正和李雪龙谈论关于海外兵团人选问题,警卫员在外面叫了一声。
声音刚落,外面传来爽朗的笑声。
“大白天的,干嘛把门窗关的这么紧?是不是跟嫂子在亲热啊?”
史秉誉人还没进来,声音倒是先传了进来。
“胡说八道!你不是跟容闳劝说那些议员吗?怎么又有空溜过来了?”
门被推开,身着西服,满面笑容的史秉誉抱着他的女儿晶晶走了进来。
“哟!原来是李参谋长在这里,误会误会。”见屋里没有杨沪生的夫人,而是李雪龙尴尬地站在旁边,史秉誉放下晶晶,在她小屁股上拍了一巴掌,笑着将她赶了出去。
“政委,司令员找我有些事情,您要是有事,你们先聊,我等下再过来好了。”
史秉誉拉住了打算朝外面走去的李雪龙,笑道:“嗨!也没什么事情,不过是跟议员聊得闷得慌,过来找你们司令来聊天了。你们有事继续谈,我在这里不影响你们吧?”
杨沪生没好气地瞪了史秉誉一眼。
为了摆脱那些议员的纠缠,杨沪生费了好大劲才把议员们哄到史秉誉那边去,他现在这么一过来,容闳又怎么可能镇住那些议员?等会儿议员们还不追寻史议长的足迹,跟着涌到这里来?
“我们刚才正在聊海外兵团的事情,你来了哪有什么影不影响?”
史秉誉一听,李雪龙还没说话,他先发表了自己看法。“海外兵团啊?这事我是举双手赞同的。咱们中国虽然人口众多,可人命还是值几个钱的,不能让中国人在战争中死的太多了。”
叹了口气,史秉誉继续道:“现在内战没办法,等内战结束了,要是跟外国佬开战,就应该以夷制夷!让那些外国佬自己打去好了。”
“行了,这事情你的态度我还不了解?用不着你再插一杠子。”杨沪生笑着说道:“你和那些议员谈的如何了?”
史秉誉哀叹道:“那些议员你又不是不了解,他们以为只有自己才代表了正义,可难缠着呢!”
对史秉誉所说,杨沪生深有同感,只是他不能露出一丝一毫同情心。
俩人在一起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对彼此个性极为了解。
杨沪生明白,他们都不是什么伟人,不管这个时代有多少人对他们顶礼膜拜,把他们当菩萨看待,可他们还是最普通最普通的正常人,偷懒、怕麻烦、好逸恶劳是他们的本性。
今天杨沪生少尉露出一点同情样子,他的这个好兄弟马上就会打蛇随棍上,将这些麻烦转嫁到自己头上——杨沪生自己就是如此将祸水引到史秉誉身上去的。
一头蒙在地图里的李雪龙,光想着研究如何消灭清朝,再加上他与军方上层领导和杨沪生、史秉誉在成立海外兵团上争执的十分厉害,并不了解参议院中也吵成一团。见史政委对那些议员头疼之极,不由起了好奇之心。
李雪龙笑着问道:“那些议员怎么让政委烦恼了?”
史秉誉没好气地答道:“还能有什么事情,无非是与英法两国谈判而已。”
(《中华再起之金戈铁马》第二章二到五节已经在起点VIP区更新。地址:http:///vip/ebook_kxs51.com?bl_id=721欢迎喜欢的网友订阅:))
第二章(二)
“章德淳?”
“矛头正是对准章部长,不过这是指桑骂槐,实际上不还是在指责我和你们杨首长?”
李雪龙点点头,不再说什么。
既然是对准了章德淳,李雪龙也知道那些议员嘴里会吐出什么话来。
作为时时与外国人打教导的章德淳,现在在国内声誉不是很好。许多大儒、小生纷纷通骂章德淳是“有二心于洋人”、“以中洋毒,不知是何肝肺”。
李雪龙虽然平日对政治不感兴趣,但报纸他还是看的。八月,中英法广州和谈一开始,南昌的报纸就开始痛责外交部——矛头当然对准了外交部部长,有些话还直指容闳这位总理。
对和谈,报纸采纳了大部分知识分子的意见:卖国。按照报纸所言,南京条约,清朝因处于战败位置,不得不签,现在中国在战争中击败英法,还与他们签约,这就是连清朝也不如了。
对上位者,报纸继承了传统观点:不责上。但对具体负责人,他们可就没那么客气了。负责谈判的章德淳在报纸上成了汉奸、卖国贼的代名词,属于国人皆曰可杀之士。
有家报纸还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查出章德淳来历,首先就说章德淳出身不好,他出生于湖州天主教家庭,可以说是从小就心怀叵测,隐蓄异志。
出身不好可以不用追究,但章德淳不光没个好出身,他还在十三岁时到了外洋,去美利坚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汉奸。
二十二岁时,章德淳回到国内,混入根据地政府,在某人包庇下,当了一名官员,从此开始他里通外国,出卖国家的罪恶勾当。
报纸最后以洋洋万字言来收尾,无外乎说什么中国以名教为治,章德淳一流“不敬祖宗神祗,整日开口上帝,闭口神甫,真乃无父无君,悖理败伦,忘本而无忌惮”。而且章德淳一流“信奉婚嫁悉由自愿,不经媒妁,不拜天地”,是“廉耻道丧,人伦澌灭”。
这样的报纸杨沪生、史秉誉可以看了虽然觉得论调离奇古怪,但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