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师,眼前只有一地清军与法军士兵的尸体。
僧军与法军在夏口发现了解放军大股部队,一仗后这些解放军又如同土行孙钻进了地里,难以找到了,僧格林沁正打算趁势占领夏口,没想到北方又出了问题——隐藏在大别山的解放军游击支队与骑兵军在骑兵军军长田文滨率领下突袭了汝宁府,在一场激战后解放军攻占了信阳州,切断了僧格林沁与北方暨西安多隆阿之间的联系。
得知信阳州被占,僧格林沁与刘长佑惊出一身冷汗,清军真正能够机动的部队现在都在湖北呢!黄河以北兵力极为空虚,若是攻占信阳州的发匪乘势渡过黄河北上,紫金城可没人防守了!恶化了的北线让僧格林沁顾不得再寻找南线发匪决战了,急忙调转方向朝信阳州杀去。见僧格林沁北上了,法国人也没有单独留在长江边的勇气,以帮助清军的名义追随着僧格林沁的步伐一路北移。五月中旬,清法联军刚到湖北德安府应山县,新的情报又来了,占领信阳州的发匪撤出了信阳,同时在湖北黄州府发现发匪主力活动。发匪主力如同地下突然冒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黄岗、黄安、蕲水迅速攻占。留在那边的清军叫苦连天,从占领区纷纷败退下来,让他们抵挡一阵显然不现实,从报急中僧格林沁得到的消息是南方发匪至少动用了三十万进攻黄州府,而黄州府的守军不过三千,没被人家一口吞掉已经可以烧高香了!
北线缓和的形势让僧格林沁缓了一口气,他现在再不敢不留一点兵力牵制大别山之敌,集中主力寻找敌人决战了。敌人的位置很明显,就在黄州府,僧格林沁在留下五万清军负责清剿大别山之敌后,与法军一起朝黄州府压了过去。
为了确认黄州府叛军没有逃窜,法国人的飞艇派上了用场,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七十艘法国飞艇就南下寻找叛军踪迹,连续三天,在黄州府没有什么特别情况后,五月二十五日清晨,十五艘法国飞艇正巡逻在黄安县金局关上空,远方稀薄的薄雾里,赫然出现了对方九艘涂着巨大红色五角星的飞艇!
用来侦察的法国飞艇上除了人员自身携带的如手枪之类轻武器以外并没有携带什么其他武器,而解放军的飞艇上却加装了斯潘塞多管机枪。发觉了解放军飞艇的法国飞艇人员认为对方与自己一样,他们顶多就是挥舞拳头冲自己疵牙咧嘴,表达一下愤怒情绪。觉得没有什么危险的法国飞艇继续慢悠悠朝东北飞着,观察着下面敌人动向时,上空传来斯潘塞多管机枪所特有的突突声响了起来,一条条火链自上方鞭打着比自己飞得低的法国飞艇,一转眼的工夫,六艘飞艇在空中爆炸起火燃烧,旋转着坠落下去,暂时没被打着的法国人心惊胆战,急忙转移方向想逃出去,只是飞艇体积实在庞大,空中调头不是那么容易的,何况攻击自己的飞艇已经占领了有利位置,半小时后,地下山林中升起了十五根烟柱,法国出来的飞艇一艘也没有逃回去。历史上第一场空战就在这十五比零的比分下降下了帷幕,拿飞艇用来侦察的法国人遭遇了黑色的五月二十五。
阿基利·巴赞久候也不见出去侦察的飞艇踪影,等消息传过来却让他得到了噩耗——十五艘飞艇连抵抗都没有就消失了——这对法国飞艇部队来说实在是再令人沮丧不过的了。无奈之下,阿基利·巴赞下达了在想出对付敌人飞艇之前,任何飞艇不得升空的命令。
没有了飞艇的侦察,当清法联军到达黄州府,那边已经一个人影也找不到了,原本待在这里的敌人不知所踪。几趟来回折腾让清法联军疲惫不堪,三十万大军在南北奔波中逃亡、病倒无数,长途跋涉中士兵为了减轻背负的分量,将可以抛弃的都抛了,等到了黄州,吃的没有,穿的没有,连武器弹药都显得紧张。发觉自己处境不利,清法联军急忙就地组织防卫,现在不是寻找敌人决战了,而是提防敌人在意想不到的时候找自己决战,工事还没有挖好,江南梅雨来了,联军整天泡在雨水中,真是苦不堪言。
当联军暂时失去了寻找解放军决战的勇气时,本来可以发动进攻的解放军遇到了同样的难题,雨天对部队机动影响极大,另外大量的太平军加入解放军,让解放军显得不如以前一样团结了,发现苗头不对的杨沪生及时中断部队行动,将主力撤回南线重新整顿。
夏天是个好季节,对清法联军来说,夏天南方的气候实在不适于北方军队作战,在挖掘了工事后,疲惫的联军丧失了任何活动力气,他们只能苦苦守侯着敌人进攻。而解放军在进入六月后因为自己有了充足的财力保障,重新整编了自己的军队。
因为有了香港作为进出口窗口,根据地重新焕发了活力,大批的钢铁、化工原料从香港源源不断地运进了根据地,同时根据地生产的香烟、茶叶、丝绸、陶瓷、火柴也经过香港运了出去。解放军各个海关财源滚滚,金钱如流水般进了政府财政腰包。负责海关的华尔眼看着自己收入节节上升整天乐的合不拢嘴,不过他也明白,如果解放军战败,自己的一切如同镜中花水中月,全都会不翼而飞的,除非自己离开这里卷起腰包溜回老家,可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中国人的华尔如何肯抛开一切逃跑?他对这里的“钱途”正信心高涨呢!为了帮助解放军,华尔在和容闳商量后以政府的名义发行了战争债卷,腰包很鼓的华尔在发行第一天就带头认购了三十万元债卷,在华尔的带领下,那些进入根据地工作的白种人纷纷抢购债卷,至于中国商人,发觉抢钱方面眼光独到的“洋鬼子”正疯抢着战争债卷,这些商人也坐不住了,何况这债卷是帮助自己的军队打更多的胜仗,于是一传百,百传万,到最后不光商人、企业主认购,工人、农民、学生甚至包括参加过大清科举考试,取得过功名的那些秀才举人也加入到认购行列,只十天的工夫银行发行的一千万战争债卷就被认购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