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自私自利的只考虑小团体利益,不顾国家利益的也大有人在,还有人高声为他们交好,说是他们具有人性什么的鬼话。很好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陷入灭顶之灾了,这时候还讨论什么人性什么母爱不是很荒谬吗?何况虎毒不食子,就是毒如蛇蝎这样的动物,它们对自己的孩子照样是照料有加,连低级动物都知道亲情,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居然还用亲情来给某些人招魂岂不是很好笑?慈僖爱自己的孩子,汪精卫也是一样,还有秦桧、严嵩,哪一个不是还有惦记着、深深爱着的人?难道就因为他们有那么一点爱心就忘记对社会和国家所造成的危害?!而且他们还都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中国好,抵抗到底伤亡必然是很大的,打不过就投降岂不是有利于人类不会自相残杀?看来中国这块土壤还真的十分有利于汉奸成长,对这样的人怎么说才行?杨沪生挠了半天头却没什么头绪,你说他们没头脑他们却一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对自己的看法还顽固到容不得别人反对,让自己摊上这么一个不明民族大义只知道自己小利的家伙还真的很头痛!
“程将军,很抱歉,让您失望了,我们温州还是属于太平军的一个分支,虽然听封不听调,但反叛太平天国的事情我们也决不会做的,除非人家先对我们动手,在后面使刀子,伸绊子,忍无可忍下必要的反击是会做出来的。但那是为了更好的团结大多数人跟我们一起推翻反动腐朽的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满清王朝才会做出的必要正当回击,若天京方面不招惹我们,我军也决不会对它们做什么。所以你的报仇雪恨大计看来不大可能会实现了。”杨沪生歉然对程学启说道。
“大人所言差矣!按天王所言:‘如主将在外远征,官兵有功足录,只准注明功劳部,存其劳绩,以俟凯旋奏封。主将以下统兵官无位其高官王位,亦不得私镌印信,私给官凭,僭越一些。倘有私与官职者,当律以大辟,私受官职者,亦正典刑。’,温州现在一切官员全部大人任命,岂不是僭越许多?天王早有不满,只因大人一直统兵在外,天王手伸不了那么长而已,若哪天天王召见大人,就是对大人动手之日,等天王动手大人再想有什么动静就不容易了!况天国倒行逆施,天怒人怨,若继续跟随天国干下去,大人前景堪忧哇!大人为何不自打旗号,大张旗鼓地干一番事业?若大人打出尊儒卫道,驱除异族,相信大人只要振臂一呼就会四方响应的!倒时小人愿做马头小卒,为大人开国辟疆万死不辞!”程学启激动地说道。满族统治中国是程学启所不愿意看到的,同时太平天国的所作所为又让他寒透了心,本来以为曾帅和李帅有本事建立一番自己的事业,没想到自己刚投奔曾国荃他就想着要杀了自己,多亏同乡孙云锦带人立保才让自己不至于不明不白的死了,至于李鸿章,话说的好听,生死关头自己先跑了,把自己扔在后面给他当替死鬼。也不是能成大事的人物,现在就看这位杨沪生是不是自己可以效忠的人了。
“是呀,首长现在掌控浙闽赣三省,统治区内地盘、人口均多于太平天国,同时部队战斗力要远远超过太平军,首长应该另立旗帜了,何必受制于人呢?”黄翼升赞同程学启所说的话,让他加入太平军是万万不可的,根据各种情报,天京里面人心涣散,各王勾心斗角,怎么看太平天国都不像是个有为王朝,跟着太平军干最后的下场肯定十分凄惨,温州倒是新兴力量,政通人和,人才济济,为何不取而代之?!
“秉誉,看一下外面有没有人。”杨沪生站起来对史秉誉说道,史秉誉出去张望一圈回来摇了摇头依在门口。杨沪生放心了,看着黄翼升和程学启小声说道:“参谋长也认为我们有必要现在就取代天京那边吗?别忘了我们现在最大的敌人就是满清政府,同时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面对外国武装干涉,这时候跟太平军打个你死我活有什么好处?太平天国再怎么说,里面的那些人还都是我们中国人,是汉族,‘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此乃千古不灭真理。国难当头,当以国家为重,现在就翻脸只能白白便宜了清廷,便宜了那些对我们广阔的中国垂涎欲下的外国人!你们还是要三思啊!不错,天京那边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但我们为了推翻满族统治,现在只能暂时跟他们联合,一致对外。等天下大事以定之日就是跟天京那边摊牌的时候了,不过我很怀疑天京还能否坚持到哪个时候?程将军,有些事情急不得,踏遍青山人未老,风物长宜放眼量。此时的团结是为了更快统一中国所做出的必要牺牲,希望你们能够了解。”
“这么说大人有心自己干一番事业?!”程学启对什么时候反目倒不在乎,只要不是一直打着太平军的招牌就可以了。“不是我有心干一番事业,我自己不过只有一个人而已,就是拿着惊天动地的武器又有什么用场?应该说是让中国人自己起来干一番事业!重新振作中国!这个事业不光是我和政委的也是你们的,大家以后有富同享有难同当,一起为把中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国家努力才是。”杨沪生更正道。劝杨沪生当皇帝的实在是太多了,多的都让杨沪生有些说不胜说,为什么人们一定要找个皇帝管着自己?就不能起来自己领导自己吗?
“风物长宜放眼量……”黄翼升低声复颂着杨沪生刚才所说的话,垂头沉思着,“不错,现在还是团结重要,等我们占领了两湖两广到时候掌握半壁江山就有条件一举摧毁一切挡在面前的敌人了。风物长宜放眼量……司令员这句诗做的好啊!不知司令员是否能让我欣赏一下您的大作?”黄翼升沉浸在诗的意境中,喃喃说道。
“是啊!我也觉得这句极好,大人是否能完整地赋诗一首?”程学启附和道。
杨沪生立即傻了眼,门口的史秉誉掩嘴偷笑起来。黄翼升和程学启让杨沪生现场作诗还不是要他好看?自从五四以后白话文就占据主导地位,杨沪生那时候的学生连之乎者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