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1 / 1)

异时空—中华再起 中华杨 2000 汉字|7 英文 字 2个月前

起飞的飞机在火炮射程之外对舰队实施雷击的一幕将会上演。

发布***

发布潜艇的历史至少已有400余年了,最早有关潜艇的可靠文献便是,1578年威廉-贝尔纳也开发成功了一种水上航行能力比较强的潜艇,美国基本上是同时生产这两种艇,而英国、俄国和日本则是购买了霍兰艇,作为设计母本进行独自的研究,法国和意大利则积极研究自己的潜艇,中国则通过赫尔—胡光墉联合企业够得的早期型艇,进行扩大和改良,在1900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潜艇组成的分舰队。

发布即便在儒勒-凡尔纳,103页.]

发布不过,英国虽然在道义上必须对于这样的凶器进行谴责,但是从现实上而言,英国也必须正视它,了解它,掌握它才能更好地打击它。所以,英国自从在1899年购买了霍兰艇的生产线后,依然拨款进行研究,到了1907年,终于设计出自己具有远洋能力,595吨的D型潜艇。

发布而对于潜艇始终抱有最大兴趣的,莫过于法国、意大利和俄国。在信奉轻型鱼雷舰艇的奥布海军上将领导下的法国海军早在1880年代就分别设计出了“吉姆诺特的品牌。但是俄国人由于在远东战争的中的失利,更希望在条约规定不能布置大型战列舰的远东通过潜艇造成对于敌方的威慑力,他们对于各国各大船厂都进行了异乎寻常地热心接洽。

发布但是。正因为俄国人如此的没有理性,他们偶然的一次采购就此揭开了潘多拉的宝盒,1904年俄国向克虏伯公司订购了三艘以法国先进设计为基础的潜艇。在此之前,依照提尔比兹上将当时的说法,潜艇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鱼”,是一种虽然有助于近海防御,但对于平衡海军力量却无所裨益的软弱力量。[注46.冯-维斯里奥努斯,G.:《德国海上力量,218页]但是,这些为俄国建造的新潜艇是卓越的远洋潜艇武备很强,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适航性,这些潜艇不仅仅是限于近海防御,而且有进攻的能力。德国人在设计制造中,猛然地醒悟到这种舰艇身上蕴涵着的巨大潜能,他们认为这是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对英国的敌对行为中,潜艇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于是就立即投入了潜艇的设计以及建造上了。在1905年,德国海军从克虏伯公司接收了它的第一艘283吨的U-1潜艇。而几乎同时,奥匈帝国也才开始将青睐投向了这种海中灰狼身上。

发布德国的U-1型艇还过小,德国人在次年就建成了标准化的800吨级远洋型艇。而且,考虑到了今后可能进行的破交任务,德国潜艇的航程普遍比同级英国潜艇更加长,而且通常还具有布雷能力。

发布中国人对于潜艇的设计也走了一些弯路,在购买了霍兰初期潜艇之时,中国人在最高当局的直接干预下,病态般地强调潜艇的水下航行能力,他们看中了霍兰潜艇的水滴型艇身,认为潜艇的水面航行能力是无关紧要的,但是,事实上这个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如果潜艇能够长期潜航,水下航行能力当然重要。不过由于电池不断需要充电,潜艇在水下航行的时间要比浮在水面的状态少得多。等到中国人意识到这点,他们己经做了不少的无用功了,中国最早设计建造的6级10艘潜艇都存在水面行驶稳定性极差的问题,然而中国特有的官僚体制却很难产生一个愿意承担抵抗最高指示责任的人。一直到1907年,才由国会海军委员会委员长许景澄提出了一个以东方式的智慧打破僵局的议案,即,不是以建造潜艇,而是以建造“潜水巡洋舰”为由,设计了一种强化水面航行能力的潜艇,当然,这种潜艇的水下排水量达到了2150吨,称其为潜水巡洋舰,其续航能力自然达到了水上6节10000海里,水下4节50海里的水平,最高航速水面18节,水下9节。其外观的最大特征就是在司令塔的前后原来装备的各一门6英吋火炮,和不久以后又改装的全密闭型的双联4英吋高平两用炮塔。除了价格以外,这种潜水巡洋舰中国人建造了4艘,分布命名为“龙潭”、“龙岩”、“龙游”和“龙口”号。“龙潭”级潜水巡洋舰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绩,这也改变了中国潜艇设计者顽固的思路,在随后的潜艇设计中,最终确立了比较现实的思路,设计出了“箭鱼”、“虎鲨”等几级比较优秀的1000吨级远洋潜艇。另外,由于“龙潭”级的成功,有情报说,中国人又开始设计更大的2500-3000吨级的新一代潜水巡洋舰,估计航程将达到水上8节20000海里,水下5节120海里,火力也会更加猛烈,还有可能搭载水上飞机。

发布到目前为止,各个海上大国的潜艇保有量是:英国64,法国52,美国48,德国32,中国24,意大利22,俄国18,日本8,奥匈帝国6。经过这20年左右的发展,各国的潜艇也逐渐根据自身的建军战略,摸索出了自己的特色,法国、意大利和俄国基本上是将舰艇作为一种“潜水雷击舰”,但是法国由于烧汽油转化为烧重油的技术没有过关,其潜艇数量也被英国追越而屈居世界第二位,他们已经丧失了各项优势,另一个潜艇的先进国美国也由于着力于水面舰艇的建设而未顾及潜艇的建设;英国对于潜艇的看法依然是非常复杂的,潜艇在英国是作为一种配合水面舰艇力量的兵力,在这个结果下,未免显得有些在战略上的迷茫,这从正在设计的水面航速高达24节的K级“潜水侦察舰”,装备有12英吋巨炮的M级“潜水炮舰”以及反潜用的R级“潜水猎潜舰”便可以看出端倪。

发布真正理解潜艇作用的,似乎还是后来居上的德国,虽然目前数量上还并不处于优势,但是有迹象表明,德国目前已经开始投入巨资进行潜艇的设计和建造,很显然德国认识到在和英国在海上的正面交锋是没有获胜把握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这样非道义的手段,才有可能扼住大英帝国的咽喉。

发布***

发布除了海军航空队和潜艇部队以外,海军还将会出现另一种新兴力量便是专业的登陆舰艇,随着武器破坏力的剧增,像登陆作战这样的作战行为的风险将会更加巨大,而随着陆军重装备的增加,如何有效地装卸这样的重装备也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课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登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