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1 / 1)

异时空—中华再起 中华杨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全面管理下实施的,首先“胜利”号第六卷128页]

发布***

发布安南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暹罗王国和菲律宾。暹罗王国在拉玛五世

发布对于这些国家地区的海军,中国也力图使之保持均衡,因此,这些国家的主力基本上是防护巡洋舰和炮舰以及若干巡逻快船,其中防护巡洋舰都是从中国舰队退役了的“丹阳”级,暹罗有的是“阿瑜陀耶。炮舰的主力是中国早期向阿姆斯特朗订购的伦道尔式炮艇,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蚊子船,双方以及安南都各拥有两艘。

发布到了远东战争以后,中国将受损的战列舰“秉誉”号出售给了暹罗,”号。

发布***

发布兰芳共和国在婆罗洲立足稳定以后,已经和东印度群岛的其他土邦结成了以兰芳为盟主的小邦联,这个邦联可以说是中国在南洋的代理人,因此保持了一支稍强的海军力量。中国早在中西战争结束就转让给他们一艘“大沽”级装甲巡洋舰“马尾”号,以及“丹阳”级防护巡洋舰的“洛阳”、“咸阳”号,她们分别被改名为“来远”、“致远”和“靖远”号。

发布远东战争时,兰芳也加入了中国的战线,起着警戒南线的作用,朋古兰大战时兰芳舰队也作为中国舰队的一翼担任警戒,但是没有直接参加战斗。战后,兰芳获得了前无畏舰“成功”号以及1885年型巡洋舰“安庆”号,由于南明永历帝对郑成功的封号,兰芳将前者为“延平”号,后者的新舰名也成了“海圻”号。

发布***

发布在南中国海区域,中国在各国都拥有一些军事基地,比如安南的金兰湾,菲律宾的苏比克湾以及兰芳邦联的朋古兰岛、林加湾以及比亚克岛。虽然中国对于这些地区,并没有采取传统的殖民统治,但是中国的力量却无时不在,而这些基地可以说正是一种投放这个力量的据点。

发布中国从1880年代开始,便和这些新兴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条约,规定了中国“有义务”承担这些国家的安全保障,有些国家还规定了中国有权该国内及其周围驻扎陆海空军,根据该国政府的请求华军可以镇压该国发生的暴动和骚乱。到了1896年,在琉球首府首里城,中国、高丽、安南、兰芳、菲律宾、暹罗六国首脑签订了《东方友好合作互助公约》,其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缔约国中任何一国受到“威胁”时,应“共同进行协商”;任何缔约国同其他国家、地区或者国家集团发生战争时,成员国必须给予帮助,包括使用武力。此后,该公约的缔约国不断扩大,虾夷、日本、寮国、高棉、缅甸也先后加入。该条约的缔结,象征着中国主导远东地区的“新秩序”已经形成。[注38.海因莱茵,R:《纠缠的同盟:半世纪来中国之对外政策,137-156页]

发布

10.新时代的展望

进入了二十世纪以后,海上力量的竞演也由于新生力量的出现,而显出了几分异彩。飞行器和潜艇的运用是海洋上的战斗由平面对抗发展成了立体对抗,我们必须对于海上战斗的新时代作一个展望。

发布虽然气球飞艇等轻于空气的飞行器很早就问世并运用于战场,但是直到1893年,才由戴维-亨德森爵士等等也相继飞行成功,飞行时代的到来了。

发布在1900年到来以前,各国海军就尝试着探讨如何运用飞行力量,早在上个世纪,一些气球飞行家就曾提到在舰上使用系留气球的问题,作为侦察和校射用。在飞机相继飞行成功之后,也提出了在军舰上如何使用动力推进飞机的事自然顺理成章。最初各国都采用了用起重机将水上飞机吊入水中放飞的方法,然而由于此举的种种不便极端影响了其实用性。在1900年到来以前,虽然不少国家进行了舰上起飞试验,但都因为种种原因而失败。

发布直到1900年7月25日,美国飞行员威廉-E-米切尔”号大西洋客轮上实现了起飞。次年1月18日,该舰又在后部加装的平台,由米切尔中尉在停泊状态的着舰成功。勇敢的实践证实了在舰上起降飞机的可能性,但当时美国舰艇配备飞机的条件尚未成熟,既无海军适用的舰载机,又无成熟的飞行员。

发布1902年,法国的航空先驱阿戴尔发表了《军事飞行》一书。他在这部书中明确阐述了在军舰上驾驶飞机的必要条件。阿戴尔具有惊人的远见卓识,他不仅谈到了飞机的起降,还预见到需要一个宽敞平坦的起降甲板、甲板升降机、岛式上层建筑、机库,和军舰本身要有高速。[注39.阿戴尔,C:《军事飞行]但是法国政府对这样的人才并没有多加重视,其结果就是法国舰上飞行整整被推迟了十多年,这促成美国、大英帝国和中国在这方面遥遥领先。

发布紧随米切尔中尉之后,爱德温-罗爵士”号战列舰12英吋主炮和前甲板上方架设的临时跑道上,成功地实现了英国人在军舰上的第一次架机起飞,中国海军少校冯九如也在防护巡洋舰“威海”号经过改装的前甲板起飞成功,又在后甲板铺有木板并装上沙包绊索的装甲巡洋舰“汉口”号降落成功。在远东战争以前,还有数位英美中国的飞行家也成功地在舰上实现了起飞和降落成功。但是此时,对于在军舰上起降还是需要非常的技艺,这些国家相继地成立了海军航空部队,并专门组队进行培训,一个新兵种在海军中的诞生了。

发布远东战争之时,中俄双方也动用了海军航空兵,中国使用了一艘由荣成到仁川之间的快速铁道渡轮“月尾”改装的水上飞机母舰成功地对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军港的炮台进行了轰炸,这是海军航空兵首次实施的行动,而俄国岸基海军航空兵则对中国舰队实施了一次比较成功的空袭,这也是飞机对海上的舰队首次实施的空袭,当然,这两次行动虽然在海战史中留下了一笔,但是也都暴露出了将必须解决的问题,前者由于使用的是改装的水上机母舰,尽管铁道轮渡船的停车舱可以作为水上飞机的机库,但是3000吨的船舶还是比较小,能够行驶到鄂霍次克海的阵位已经很不容易;6架飞机的兵力还是太单薄,由于航程有限,不可能连续实施空袭,因此这次行动很难说具有什么决定性的作用;后者给予中国舰队的命中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