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部队,再加上大量的农民武装,应该可以保证这些乡亲们的安全了。
“干王、温王你们可要一路小心呀!”自从早上起床后辅王杨辅清嘴巴里面就开始唠叨个不停了,也不知道他是真的担心我们还是因为自己又可以单独指挥大部队太兴奋了才这么多的废话!
“我们知道了。”看着洪仁玕\\\和杨辅清恋恋不舍的样子我就觉得好笑,有不是再也见不到面了,用得着这样吗?不过我马上想到了自己,以前刚到这个时代来的时候,要和史秉誉分手也是觉得好象一分手就成了永别了,可是在打了几次仗后就没有这个心情了。真要那么多伤感的话还怎么带兵打仗啊!——看鲜血看的人心都有些麻木了。“辅王,我们走了之后你们也赶紧到黄山看风景去好了。你没听说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呵呵,好好欣赏一下大自然的景色吧!”
杨辅清和洪仁玕\\\象看猩猩一样看着我,怎么?难道我说的笑话不好笑吗?“温王,现在正在打仗啊!那来的闲情去看风景?”杨辅清温怒地说道。
“噢,我知道的啊!我的意思是我们走后敌人马上就要过来了,我建议辅王您率领着部队撤退到山区里面去,到山里面和敌人捉迷藏,要敌人找不到你们,然后对敌人没有防备的小股部队抽冷子干它一家伙!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黄山那边地势险要很适合我军在那边开展这种游击战的,呵呵,辅王您说对不对?”真是的!一点幽默感也没有!我在心里暗暗地骂道。
“是这样啊!呵呵,我明白了,温王放心,你们走后我会马上率领部队朝山区转移的。”
“辅王千岁,这里的百姓也要转移呀!让百姓都隐藏起来,不能让敌人抓到了。”要是老百姓都被敌人控制起来了还怎么坚壁清野呀?!昨天晚上我已经和杨辅清简单地说过怎样开展游击战、怎样争取民众的支持还有就是怎样进行坚壁清野了。不过我总是觉得还不够放心,又象老太婆一样婆婆妈妈地交代他了。
“温王放心吧,我决不会给清妖留下任何东西的!”杨辅清眯缝起眼睛恨恨地说道。
见鬼!这个杨辅清想到什么地方去了?!希望他不要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才好啊!不过现在已经和他说的够多了,要是再说恐怕他会厌烦了。“那好,辅王,我们把敌人调动后马上就回来,还是让我们下次再见吧!”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还是早点和杨辅清说拜拜比较好些。
“好!让我们胜利的时候再见!我在这里盼望着温王能够早日回到这里。”杨辅清看着大部队就要走了,显得十分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道。
“一定一定!”我连忙说道“干王和辅王这次分别,下次要再见的话恐怕还需要段时间,你们先聊聊吧,我到前面去看看。”说着我逃离了俩人身旁。
“军长,你这一走什么时候才能够回来啊?”独立旅的朱啸天和黄献谋见我离开了杨辅清和洪仁玕\\\身旁连忙走了上来。
“只要把敌人大部队调动了,把敌人打怕了,我就马上回来。这段时间应该不会很长的。”见到朱啸天和黄献谋我说道“朱旅长,主力走了之后你们独立旅要把部队一部分分散开来开展游击战,还有一部分集中起来,和敌人捉迷藏,消灭小股的敌人。记住,你们要独立自主的开展山地游击战!”朱啸天连忙问到“是不是不听辅王的话?”
“那自然不是了,辅王是这里的总的负责人,他的话怎么可能不听呢?”我笑着对俩位独立旅首长说道“我的意思是只要辅王的命令符合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你们就服从,要是真的和敌人打硬拼仗的话,我想你们也不会那么猪头吧?自己动动脑筋想一想再做决定!”
“哦,明白了!”朱啸天冲我眨眨眼睛,行了个标准的军礼。这家伙什么时候学会行军礼了?
军长,”李成走到我面前“部队已经集结完毕了,我们是不是现在就出发?”
“好,出发吧。”点点头我回头叫到“干王!我们走了!”
三师一万两千余人排成三路纵队浩浩荡荡离开了桂林,三师七团担任部队的前锋,八团担任后卫九团担任右翼,三师各直属部队和文工团、特种部队走在队伍中央,在部队的左翼是六百骑兵放马奔驰卷起漫天黄尘——我军上次在阻击李元度的骑兵部队时候缴获了六百来批战马。李元度的骑兵冲击给我留下了极为强烈的印象,当时要不是我军兵力上占了极大优势并且在地形上也占了很大便宜的话,谁胜谁负还很难说!撤离王村后我命令三师从俘虏的骑兵中争取了大量的战士加入我军加上以前俘虏后加入我军的那些骑兵战士成立了军属骑兵团,骑兵团下辖五个骑兵连,一个骑炮连。骑兵连的战士装备后膛步枪和马刀,至于骑炮团装备了便于携带的五门轻型火炮,骑兵团团长是原来干王手下率领过骑兵作战的田文滨。
田文滨祖籍本来是江西新昌县,他原本不该姓田而姓王。他的曾祖就是乾隆年间“有名”的王锡侯。王锡侯,原名王侯,因为害怕犯了忌讳就改名为王锡侯了,三十八岁的时候王锡侯中了举人,后来九次到北京参加会试结果都落了榜。在落榜之后王锡侯曾经先后写了《王氏源流》、《经史镜》等十多部著作。乾隆四十年王锡侯已经六十三岁了,这一年王锡侯的巨作《字贯》刻印刊行。
《字贯》是一部按照天、地、人、物四大类统字的简明字典,从开始编写到交付刻印花费了十七年的时间。本来王锡侯本来指望这部著作可以为他提高名声换来可观的银子好让生活好一点,没想到居然因为一部《字贯》惹来杀身大获!
乾隆四十二年王锡侯的同族人王沈南告发王锡侯编纂的《字贯》“狂妄悖逆”。这个王沈南本来是个泼皮无赖,以前曾因为唆讼被问徒发配了,后来他偷偷的逃回新昌。当时王锡侯血气方刚,喜欢打抱不平,把王沈南告到官府拿获再次发配了。这下王沈南算是记住王锡侯的的好处了,在多年后王沈南遇赦还乡就开始寻机报答王锡侯的好处。
在清朝整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有没有写什么东西,实在找不出什么只要他家中买了写有什么清风明月之类的也可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