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小吴,我不能给你说了!我得上去了!你们斟情处理好了!”说罢,匆匆扔下电话,一路小跑着就出了值班室。这时,在1楼的大厅内已经能清楚的听到3楼传来的骚动声,还有女性的哭泣声。把守楼梯的年轻尉级军官们眼泪全都流了下来,但是他们还是站稳身体,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好几个流着泪想走上去的人。刘副部长穿过这道单薄而威严的警戒线,奋力向3楼奔上去……
无数道无线电波在1个小时以后从北京向全世界各个角落飞去,这些电波大多数都只有一个内容“1916年12月26日晚……中国现政权的创造者,被中国人称之为‘国父’的杨沪生于北京去世……”
在莫斯科,那间幽暗的卧室里焦急等候的223号间谍收到的是一份这个时间内从北京发出的无数电波里与众不同的电报:
自:北京,1916年12月26日,047号
致:莫斯科,223号
回复时间要求:甲级
正文:按03号指示请斟情处理。电文结束
中年男人是严格按照制度,一个人走到厨房里独自将电文密码解译的。看完后,他愣了愣,想不起来什么时候总部的03号领导有对自己下过命令,通常自己接受的行动指令都是来自01号,即部长本人发出的。但是谁也没有说过03号的指令就不执行啊!一定是01号有什么重要的事分不开身,才授权03号副部长处理的――想到这里,223号有点后悔:自己图省事,想快点得到回复,结果将回复时间要求定在乙级,看来以后得注意了,要考虑到01号领导的时间……
他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在洗菜池里将电文成灰烬,并拧开水龙头,看着灰烬被冲进下水道后,他走回到卧室里,对着期待已久的柳巴说口述了几组数码,在柳巴将这几组数码飞快的发送完以后。中年男人已经将自己的衣服脱得差不多了,他穿着短裤背心走过去替柳巴姑娘把沉重的黑皮箱放回床底,跟几个同样款式的衣服箱子摆在一起。等他直起身来,满脸微笑的姑娘把衣服也脱得差不多了……
自:莫斯科,1916年12月26日,223号
致:北京总部
回复时间要求:子级
正文:指示收到,即将执行。电文结束
因为这份电报的回复时间要求是在10日内回复即可,所以北京那栋大楼里的机要办公室将这份电报没有放在给部长及时审阅的分类内,这份电报于是和它前面的那3份电报一起静静的躺在机要室的文件夹里……
第2天晚上,安德烈大哥开着一辆破旧的“圣彼得堡”牌汽车,将两个大箱子送到了多拉小姐的藏身处,并告诉多拉,这些都是他从某个同情革命的黑市商人那里搞来的。当多拉小姐用她那有严重眼疾的眼睛,看清楚箱子里除了衣服和鞋子外还有3把那甘式手枪,2把勃朗宁式手枪,甚至还有3枚意大利造手雷的时候,高兴的搂住安德烈的脖子,亲得他半个脸都湿了……
--(本卷结束)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h u 9 9 . c o m--
外传 孤独的骑士
第一章
阳光洒在马尾湖,水面上倒影着两岸青山,罗星塔下彩旗飘扬,锣鼓震天,上万人聚集在船厂,观看军舰下水典礼。在湖边船台上,黝黑高大的军舰静静地停在上面,船体被月桂枝、红绸、彩带妆点一新,舰艏旗杆上飘扬着上方三分之二是红色,下面是白色和蓝色的波纹,左上角是一个金黄色铁锚的海军旗。漆黑发亮的舰体,舰艏上的两侧漆成金色的长城浮雕,临时设置的简易桅杆上架起了挂满信号旗的缆绳,前部侧舷登舰处旁边被红色幕布盖着。
船台右侧,临时搭起了一座主席台,主席台也装饰满了嫩绿的月桂叶,碧绿的枝叶上,挂着红绸和金色的纸花,显得既隆重又华美。主席台的上方,红字金字,写着∶“中国第一艘蒸汽舰下水典礼”。主席台的一侧,高挂着一口巨大的铜钟。一群军人与身着便装的平民站在主席台上,最前面有名年龄很轻的军人正在高声对着下面人群说着什么……
“……鸦片战争一来,我们吃尽了有海无防的苦头,我们没有一支象样的海军,眼睁睁地看着列强的坚船利炮将我们的国门打开,迫使我们割地赔款,我泱泱五千年的大国挨的打还少吗?但是今天,依靠广大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以及有关各方面不分昼夜的不懈努力,依靠广大群众热情的支持,我们终于拥有了自己制造的现代化军舰了!现在,英法强盗依然在我们的领海,我们的土地上猖狂,对我国内政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甚至驾着军舰迫不及待跳了出来支持腐朽的满清。可现在不同以往了,我们的人民正在不断的觉醒!大家也许不知道,就在昨天,我们英勇的解放军在温州方面狠狠地教训了那帮狂妄的强盗,将登陆的英法军队予以全歼!不过,虽然我们在陆地上可以打败他们,可由于我们依然没有现代化海军,现在还不能彻底赶走他们。今天下水的蒸汽舰,就是为了让他们再也不敢在我们的海疆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当然,仅仅靠这一艘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大家能够发扬迄今为止的干劲,建造出更多,更大,更强的蒸汽舰,让中国的海洋真正属于我们自己!而这一艘,就是我们自己的争气舰!在海上,我们真不如洋人吗?不对!大家知道,就在这里,四百多年以前,三宝太监郑和,就率领着那时候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下了万里以外的西洋,这说明,在海上,我们一定也会比洋人做得更好!为了纪念这位我们伟大的先人,我们特此将她命名为郑和号!”
说罢,那名军人上前一步,拉动一根打着红色丝带的纤细缆绳,随着扯动缆绳,停泊在船台上的军舰舰舷上幕布落下,黑色舰体的军舰上用金色斗大的隶书,写着这艘蒸汽舰的名称∶“郑和”。整个会场爆发起雷鸣般的掌声,高昂的欢呼声。
在主席台上的就是特意过来参加郑和号下水典礼的杨沪生,台上的杨沪生挥了挥手,下面掌声渐渐稀落下来。
“大家看到这口钟了吗?”杨沪生指着主席台边悬挂着的铜钟,那钟高达80多公分,口径也有半米左右,形体古朴,饰文优美,覆斧形、葵口;顶为双龙钮柄,制作精美,肩表面浮印八卦、云雷等字样和纹饰,主纹饰上部统一周八卦纹,共五组,其中第二、四两组中铸有“国泰民安”和“风调雨顺”字样,“这口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