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05 章(1 / 1)

异时空—中华再起 中华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造成伤害,护耳和护颈部分都取消了,戴上伞兵钢盔,看起来就像小号的行军锅扣在脑袋上——的战士们坐在地上,有的在磨伞兵刀,有的将子弹盒打开,将子弹倒出来,一颗一颗数着装进去,然后再重复刚才做过的事情,有的检查背包里的装备,无非是手枪、子弹、手榴弹、伞兵刀、野战干粮、水壶、急救包、手电筒、指南针、防毒面具——听说同盟国杂碎很喜欢用毒气——一遍又一遍检查着这些东西。

和战士们一样,两眼布满血丝的徐永晋也背着降落伞,戴着钢盔坐在地上。胸前的背包里不光有战士们背包里的东西,还多了几份地图、照片,一个很小的放大镜,一把三角尺,一块防水雨布。从天黑后徐永晋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仔细研究地图,那些地图是法国流亡抵抗政府送给中国人的礼物,都是军用的,上面标注了每一座山头的海拔,每一条河流的水深,什么地方可以架舟桥,什么地方可以涉渡,标得清清楚楚。不过很显然,翻译这些地图的专家时间太仓促,他们翻译的水平实在不怎么令人佩服:一些比较大的城镇标志出中文名,至于小村庄或者不那么显眼的山头,那些专家们估计连看都没来得及看,就更不用说翻译过来了。

翻译的懒惰让看地图的徐永晋为之头痛不已,徐永晋在学校里是名好学生,可是自从1900年后,让学生深恶痛绝的外语就从法语改成了英语。虽然两者字母看起来差异不大,可读音却天差地远,徐永晋想找人翻译,又丢不了那个脸,只好一个人看着头晕目眩。

至于照片,这些照片都是空军侦察机飞行员送给空降兵的礼物,很明显,那些飞行员过于追求速度快感,他们将飞机开的可以跟闪电赛跑,却忽略了用来拍照的机器需要他们将速度适当降低些,摆在徐永晋面前的每一张照片看起来都像透过毛玻璃拍出来的,模糊的让徐永晋只能分辨山峰与平地,其他一切都辨别不出。要是考虑为了避免过分刺激同盟国,让他们对远征军登陆地点产生怀疑,侦察机只能偷偷摸摸打打擦边球,高速进入,高速离开,那么那些飞行员任务还算完成的不错,不过就苦了徐永晋,和有关登陆地区情报汇总比较,他在照片上看了半天,也看不出德国占领军的营地、战壕在什么地方,至于情报汇总中信誓旦旦说某张照片某片树林背后有着多少德军战车,这更是无从谈起了。

经过一个晚上的熬夜,徐永晋不能不在出发前承认一个让他万分沮丧的事实:他根本不是当情报分析员的料,要想对照着地图和照片,读懂上面的一切,等他明白过来,恐怕胡子都白了。幸好,这些事情自然有适合他们的人去做,去烦恼,而徐永晋只要考虑如何带领他那全军精锐团队,去完成上级交代下来任务就成。照片上看不明白的东西,等降落下去,他会一个接一个去亲眼看看。

徐永晋瞥了眼旁边的后勤处长,全团八百人,就后勤处用不着空降到敌后去——战斗一开始,伞兵就在敌后,处在敌人包围中,等空降团出发了,也就没后勤处什么事情了——现在那个体形肥胖的后勤处旁边堆满了信件,那全是干部战士们在知道要出发前写给家里的遗书或者给老婆女朋友的离婚书、吹灯信,要是战斗结束哪个人没回来,他的信将和阵亡通知书一起送回国内。后勤处处长现在正亲自将这些信件分门别类放好,这事必须由领导来干才能让战士们觉得上级对自己很重视,反之将不可避免对士气造成影响。

不光是遗书、家信,那堆信件中还有战士们递交上来的请战书、决心书、挑战书、血书什么的——用不着写这些上面也会将空降团所有战斗人员丢到敌后去,这大家都明白,写这些无非是战士们表白下自己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是多么渴望,要是战斗胜利了,评功时候这些也能拿出来做个参考,同时还能供那些四处乱窜的记者有东西好写给国内看。这些向领导大表信心的决心书徐永晋看过,那上面写的一个比一个豪气冲天。徐永晋到101空降团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在战争岁月,这几个月足以让一线部队换好几茬人了,自然也是不短。徐永晋对连以上军官见了面都能叫上名字——要是在战壕里,他能叫出每一个战士姓名——对下面,那些战士在徐永晋脑海里还是抽象的一个个带了姓名的数字符号,因为对某个给领导当过辩护律师的副连长报有特殊兴趣,徐永晋特意看了一营一连的那些请战书。

徐永晋看的第一份就是那个柯副连长的决心书:知识分子出身,字写的龙飞凤舞,文笔出众,从德国人对占领区乡镇的屠杀和焚毁引伸到万恶的满清王朝搞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从国内爱好和平的人民,反衬出“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法国民众是多么盼望“救民于水火之中”的中国军队去解救他们,为了人权,为了民主,为了自由,为了解放,为了和平,为了——总之,为了一切,他柯飞愿意赴汤蹈海,上刀山下火海……洋洋洒洒万言书,从徐永晋宣布登陆法国,到这份决心书摆在徐永晋面前,不过两个钟头,这么快速度,就算让徐永晋照着原稿抄,他也无法抄下来,这让徐永晋对律师不由得佩服的五体投地。

有什么样的军官,就能带出什么样的兵。既然副连长写的文章花团锦簇,他的那些手下写出来的东西一个个看起来都像模像样,之乎者也用的比其他连队战士都要多,大有文化人的气息在里面,连那些信纸放在鼻子前闻闻也能闻出一股清淡的酸气。

徐永晋粗略翻了几封,一个叫李海保的中士——徐永晋盯着名字着眼熟,一转念想起这就是上次转场训练时将他从树上救下来的那个法裔战士——在求战书中将德国比喻成了百年战争中的英国,至于他,中文名叫李海保,本来姓名是海因里希-保罗-拉瓦利耶的法裔中国人,他要当新时期的贞德,要救焚拯溺,为此他愿意献出自己渺小的生命“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要是不考虑贞德的性别,光考虑贞德在法国人心目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