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的到处乱窜,阵地就像夏天烈日下的积雪,迅速消融了。天亮后,日军第五师团跟着溃退的奥匈军队进入萨洛尼卡城郊,在萨洛尼卡城郊,第五师团又击溃了匆匆赶过来,以密集队形向第五师团发起反冲击的德军一个团。极短的时间内,连续取得胜利,日军第五师团打出了显赫军威。
击败奥匈军队与增援上来的德军部队,第五师团趁势冲进了萨洛尼卡,当天黑的时候,他们占领了半个城区,并且几乎冲到港口,而这也是第五师团最辉煌的时刻。
还在第五师团向萨洛尼卡城区发起进攻时,跟在第五师团后面想要捡便宜的英国加拿大师就遭遇奥匈第六集团军两个师从侧翼的反击,光想跟着日军冲进城里,宣布自己是战斗胜利者的英国人,在奥匈军队反击下促不及防,很快就被奥匈军队打回了出发阵地。等加拿大师回过神来,再向敌人发起进攻,面前的敌人却突然顽强起来,不再像夜里那么不堪一击了,不光士兵顽强,连同盟国的炮火也极为猛烈,海上协约国海军炮火根本无法将同盟国炮兵压制住。
大家还抱着只要第五师团占领萨洛尼卡,却在同盟国反击下,倒退回出发阵地,第五师团的小原传中将向正在海上的远征军总部发电,说是从俘虏所在部队番号来看,他们面前的敌人居然来自同盟国五个师,在强大敌人面前,第五师团暂时无法继续前进。
四月二十九日,英国还没发起进攻,就进入防御:同盟国六个师的兵力向英军与法军发起猛烈的进攻,英国人和萨洛尼卡方向第五师团最后一道联系被同盟国军队切断,除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第二十二联队大部分兵力外,萨洛尼卡城里的第五师团第九旅团的十一、十二联队,第二十一旅团的二十一联队、骑兵第五联队、野炮第五联队全部;辎重兵第五联队大部兵力;第二十一旅团第二十二联队部分兵力陷入重围中。四月二十九日,萨洛尼卡城里的第五师团向港口方向发起了肉弹攻击,可除了收获八百多伤亡外,第五师团一无所得。而同盟国在阻截了日军第五师团进攻后,以两个师的兵力向第五师团发起攻击,到了天黑时刻,第五师团在同盟国攻击下只能停止进攻,就地展开防御,这也是第五师团在巴尔干半岛第一次转入防御。
四月三十日,在沉重压力下,英军再也支撑不住了,于是在打着锻炼日军的幌子下,加拿大师从敌前撤退,由日军近卫师团接替两个加拿大师防线。英国人撤出前沿,后方的远征军英国副司令一再念叨着一旦局势稍微稳定些,等第五师团占领了萨洛尼卡港口后,两个加拿大师从港口登陆“给予邪恶的同盟国最沉重打击”。至于登陆了,再转移到军舰上是否合适,英国人好象并没怎么考虑。
面对同盟国六个师兵力压力,刚上来的近卫师团表现并不比英军加拿大师强到哪里去,近卫师团发起了一轮又一轮肉弹攻击,可他们却不得不与萨洛尼卡越来越远。最后在第六师团增援上来后,近卫师团才算勉强将防线稳定下来,这时防线已经从萨洛尼卡城外,一路倒退回兰加扎湖湖畔了。
就在四月三十日,萨洛尼卡城内的日军第五师团纠集了三个大队兵力再次尝试进攻港口的电报。
四月三十日,在第五师团苦苦支撑的这一天,又发生了后来震惊世界的一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严重事件。这一天在日军第五师团占领区出现大量便衣队向第五师团士兵打冷枪。日军挨冷枪,后果很严重。报复心理极强的日军在死伤几名士兵后,对占领区内所有十三岁以上,七十岁以下居民亮出了刺刀。按照第五师团给总部的报告,在占领区内这些人不管男女老少,通通都是敌军便衣,只有杀光这些人,才能解除第五师团内部麻烦。
事实上第五师团并没有严格按照十三到七十岁,选择处决对象,这只是第五师团对总部的报告而已。按照萨洛尼卡市政厅统计数据,从四月三十日开始,七天内,红了眼的第五师团屠杀了占领区三万居民,战后在第五师团占领区内只发现幸存者十八人……
这就是同盟国大肆宣扬协约国暴行的萨洛尼卡大屠杀,日军第五师团的所作所为在协约国内上层引起一片哗然。不过日本人一再辩解当时第五师团占领区内没有平民,只有藏起武器,时刻准备战斗的军人与武装分子,日内瓦公约并不保护武装分子的人身安全,他们也无权享受战俘待遇,消灭这些武装分子是完全合乎国际法的行为,而且根据统计,当时第五师团占领区并没有三万人,战前这里只有三千人,因为战争,大批平民逃难撤离了萨洛尼卡,因此就算有误杀,也不可能有三万之多,既然同盟国说死了三万人,请同盟国拿出证据:证明这些被屠杀人的姓名、年龄、职业,什么时间,死在什么地方,谁杀了他们,用什么杀的,目击证人是谁,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证人说的是真话,而没有信口开河……要是拿不出来,这只能证明同盟国对爱好和平的日本进行了卑鄙的污蔑。
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只能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为了胜利,协约国各国面对所谓的“萨洛尼卡大屠杀”选择性失忆,就好象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什么“大屠杀”一说,至于萨洛尼卡,他已经完全毁于战火。“死人是不会从地下爬起来申诉的”,第五师团小原传中将是这么说的,而事实也正是如此——战后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画了一幅《萨洛尼卡》,将这场悲剧烘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一位附庸风雅的日本军火贩子想买毕加索画时,指着《萨洛尼卡》问画家“这是你画的吗?”毕加索只是冷冷回答:“不,这是你们日本人画的。”
萨洛尼卡市民的死活,在事关地球爱好和平的民众面临同盟国带给他们空前浩劫时,显得是那么的渺小,那些铁肩担道义的协约国将领们眼睛只盯着同盟国军队,是不会注意到战场还有手无寸铁的百姓存在的。在距离萨洛尼卡并不遥远的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