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下去了,于是一场军事政变在君士坦丁堡上演,青年土耳其党政权被推翻,新上任的政府首脑恰克马克为了不让土耳其彻底沦陷,上台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呼吁与协约国谈判结束战争,为了表达善意,要求前线土耳其军队放下武器,停止抵抗。三周后,新上台的土耳其政府正式宣布退出战争。
土耳其的投降使得协约国取得了开战来最大的胜利,一直以来,在和同盟国作战中的被动局面为止改观,协约国上下看到了打败同盟国,以胜利者姿态结束战争的曙光。那边谈判桌开始讨论土耳其以什么姿态退出战争,这边与西班牙关于何时移交里夫地区的谈判自然而然进展缓慢,等土耳其那边大事一定,英国人恢复了良好的自我感觉,语气硬了起来,不肯将里夫地区交出去了——谁都看出来现在战况有利于协约国,西班牙领导人又不是瞎子,明知道加入同盟国讨不了好果子吃,他们又怎么可能为了里夫地区与协约国作对?
对英国人的举动,西班牙上下虽然很是愤怒,可正如英国人所预料,同盟国刚刚在亚洲打了一场大败仗,曾经战胜了西班牙的中国军队现在已经推进到地中海海岸线上,不知什么时候就跨过地中海,登陆欧洲作战了。在这时候,虽然有心与英国人刀枪相向,西班牙人还是很担忧强大的英国军队。德国军队主力部队现在都在俄国战线,协约国要是攻打西班牙,德国就算答应派出援军,一时半会儿也到不了,倒霉的只能是西班牙。
西班牙自然难以下咽这口恶气,只是顾忌到协约国强大的威慑力,尤其是英国海军在大洋上的绝对优势,历史上,不管是独立与英国海军为敌,还是拿破仑时代联合法国共同对抗英国海军,每一次失败的都是西班牙,那些都是前车之鉴,虽然阿方索13世很想加入同盟国与协约国为敌,可他还是不得不担忧万一战败的后果,对国内政局,阿方索13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敢于肯定国民一定会支持他加入同盟国,这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对阿方索13世有利的机会。
阿方索13世苦寻的机会出现在俄国战线。自从大战爆发后,德国与协约国的战线一直固定在里加——明斯克——布列斯特——卢茨克——切尔诺夫策——伊兹梅尔一线,得到中国大批武器支援的俄军虽然指挥僵化造成大批士兵无谓死亡,可北极熊的名声毕竟不是吹出来的,德国与奥匈帝国在深入俄国腹地,抵达这一线后,虽然调动了大批军队,却再也无法将俄军与远东联军击退,至少在1915年10月前,同盟国一切想要聚歼俄军企图,在事实面前都化为了泡影。
在1915年战局中,事情发生了某种程度的转变。德国第八、第十集团军在三月中旬攻占里加后极大改善了对俄战线态势,三月底,北线德军第四、九、十、十二集团军,意大利第三集团军从维尔诺到平斯克一线对俄国重城明斯克发动猛攻;南线德军第一、二、多瑙河集团军在奥匈帝国第四、七集团军,罗马尼亚第一、二、三、北方集团军,意大利第一、二集团军配合下,从卢茨克、塔尔诺波尔、亚兹诺维茨卡美尼茨——波多耳斯基、切尔诺夫策、敖德萨一线对俄军南方重城基辅发起向心攻势,同盟国全线共动用了四百八十万军队。俄军从北往南部署的第十二、五、一、二、十、四、三、特别都成了德军战利品。第三、八、特别集团军必须休整一段时间,补充兵员和武器后才能重新投入战斗。由远东国家军队组成的特别集团军在战斗中伤亡特别大,高层将领伤亡严重,日军第三师团在突围中,因莽撞的近乎自杀造成损失兵力超过七成,师团长上原勇作中将在突围失败后剖腹自杀,日军第二师团师团长仁田原重行中将在突围中中炮阵亡。
俄军西线明斯克、基辅在同盟国突击中随时有沦陷可能,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俄国在请求远东各国政府紧急援助同时,抽调高加索集团军中四分之三兵力调往西线。尤其是俄国认为更加困难的基辅方向。同时,因美索不达米亚战局朝着对同盟国不利方向发展,德国调动部队朝土耳其移动,事实上造成在俄罗斯前线,同盟国兵力下降。
在得到高加索集团军增援后,俄军负责掩护基辅方向的,由勃鲁西洛夫将军指挥的西南方面军发起的反攻里加战役却以失败告终。在1915年战局中,俄国的西南方面军向西方前进了三十到六十公里,而北方方面军与西方方面军却因为战败,向后撤退了六十到一百公里,在南方,俄军西南方面军在六月攻势形成的卡卢什突出部,正面防线有两百公里,而他的根部只有六十公里,在这个突出部里,集中了俄军五十万精锐部队,当然,和他对敌的奥匈帝国军队战斗力实在太弱了点,而且兵员也只有四十来万。不过在突出部北方,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牢牢控制住了卢茨克大出部,而突出部南方,在11月,美索不达米亚战事失利后,增援土耳其的德军部队又抽调回南方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的实力得到了极大加强。
德军参谋总部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战机,集中主力部队,于1915年12月底在南方,发起了基辅战役,百万德军与奥匈帝国、意大利军队从卡卢什突出部两翼发起攻击,在上千辆战车突击下,首先突破了在年初战斗中,战斗力受到极大削弱的俄军第八集团军,俄军西方方面军增援上来的第三集团军也因此前战斗损失过大,他们的增援毫无效果。同盟国强而有力的突击下,俄军防线出现了崩溃,可这时候俄军最高统帅部却下令“不得放弃基辅”,一直到西南方面军被合围,俄军最高统帅部才下令允许他们撤退,可这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到1916年2月底,战事已经明朗化,足足有四十五万俄军陷入同盟国包围圈中,这次德军的包围圈不再像卢茨克那样是纸糊的了,包围圈中的俄军数次发起突围行动,却在同盟国军打击下,一切的突围企图最后都化为泡影,3月初,包围圈中俄军残部在勃鲁西洛夫将军率领下,放下武器投降,三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