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清明过后, 定城外白蜡庄处。
李小寒从马车上下来,刚走?进堂屋,青竹已经守候在一旁了。
“我要的资料在哪里?”还没有来得及歇下, 张辅已经对这青竹问道。
“公子, 你?需要的今年降雨量和往年钦天监的降雨数据已经在这里?了, 还有这个每年黄河封河和开河的日期记录。不过多是我们定城留存的数据,朝廷那?边最新?的消息还没有传回来。”
“嗯。先看这些。”
张辅凑近打开这一堆的文书, 李小寒也?围过来一起看。
“怎么样??”古代的的文书格式和描述方式,让李小寒看得不是很确定。
“你?看这,这是今年的降雨量。”张辅指着一个数字,然后又翻到另外几张纸,“这是去年的,这是前年的。”
“等?一等?, 我记录一下。”这个时候, 李小寒也?顾不得自己字丑了, 拿起一只毛笔, 在一张宣纸上划下交叉的两条直线,然后根据张辅说的数字, 在上边不断勾画代表每年降雨量的点点, 最终点连成线。
还有什么, 能比线状图更能直观看出降雨量的多少趋势。
过了大半个时辰, 结果出来得很明显了。
张辅看着这一张图, 语带苦涩, “根据历年的数据对比, 今年的降雨量的确比去年减少了许多, 但?是我们没有收到朝廷的警示。”
“这种降雨量,跟泰和十七年略有相似。当年记录还有没有?情况坏到什么程度?能保到哪里??”李小寒只觉得胸腔里?心脏跳得很快。
张辅不断翻找书堆, 熟练的从里?面挑出相关的记录,“泰和十七年,北地?旱,收成骤减,官府记录当年减免了北地?一年赋税,开常平仓发放平价粮食赈灾。次年降雨量有所提升,旱情缓解。”
张辅说完,略微松了一口气,“按照目前的趋势,如?果没有继续恶化,定城附近的收成估计能保住八成以上。”
“西北当年情况如?何??”
“但?是更往西往北就说不定了。那?边的情况,我们也?没有详细的数据。不过泰和十七年,战况比往年激烈。”
往西往北不是大魏的过境,那?是游牧民族的土地?。
战况激烈很整成,没有人会睁着眼睛等?死,生存面前,没有吃的就去抢。
“今年战争不会停了。”李小寒认命的说,年前还说希望熬过了这个寒冬,西鞑那?边便?会因为春天的来临而收兵。
“等?会我就发加急密信给王爷了。提醒那?边会做好警备。”
“朝廷的今年的军需供应有没有下拨下来?”去年扣扣索索的只给了一半,今年情况如?何?。
“定王的开春就上了奏疏,至今没有回复。”张辅看着李小寒,眼里?说着希望不大。
李小寒只觉得一股冷气从肺腑之间升上来,想到早前张辅透露的皇帝病了的消息,只觉得心底不安。
当处在局外人的身份,当一个剧情看的时候,只觉得天下大势如?此,规避开来就可以。
但?是身处其中,才?发现动乱的影响无处不在,是人喝的一口水,一碗饭,穿的一身衣服,纵使勉力保存了自己,也?依然身处危险之中。
因为有人吃不上饭,你?自己的饭也?没有保证,夜里?无法安睡,白日里?不停累积也?无法得到安全之感。
而举目四望,没有来自后方的支持,只有定城孤军奋战。
李小寒略显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之上,眉目之间皱起了深深的川字纹。
张辅倒还维持一贯笔直的坐姿,只是再无往日的轻松之意,莫名的竟然看起来又些许弱小无助。
又或者,在天下大势面前,他们两的确弱小无助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青竹等?人知道他们在商量要事,也?不敢过来打扰。
只见?日影渐渐西斜,黄昏的日落从门口的青石地?砖慢慢向里?面移动,最后映照在案桌之上,光影晕染,照得那?宣纸上的数据文字一片模糊不清。
而远处的隐约人声,四面山林传来的鸟叫鸦鸣,似远似近,更显得这一室的安静寂寥。
好像整个世界只有两个人,不知岁月流逝。
“旱灾的防治……”
“朝廷有……”
李小寒坐直了身姿,张辅转过了头,一起开口,又一起停了下来。
“我们还不能放弃,旱灾的防治方式无非是那?几种,修筑水利工程,深耕集灌,从现在开始,大型的水利工程大概是来不及了,不过拦截河流储水,深挖井,全力保春耕。”
李小寒语带坚定。
“朝廷有蠲免政策,我去找人商量对策,请示王爷,起码将今年定城的收成留在定城。如?果情况再严重,那?就提前申请朝廷开粮赈灾。”
张辅话音果决。
能有一人同行,即使是艰难中,也?是极好。
李小寒露出一丝笑意,“没有关系,泰和十七年都过来。如?今我们发现得早,能做的还有很多,情况没有到最坏的时候。本来就知道前路艰难,如?果只不过是认识得更清楚一点,反而更好应对。”
想到书中最后的结局,定王毕竟是最后的赢家啊,相信冥冥之中如?果有气运,那?一定也?在定城。
很多年后,张辅都能清楚的回想起这一刻,好像这个极平常的下午,就这样?深深的刻在脑海中。
这一日,初春的阳光很温暖,泛黄的光辉斜照在李小寒身上,她整个人好像笼罩在光中,让人觉得朦胧而眩晕。
然而,张辅却偏偏看到很清楚,从李小寒头上那?唯一一朵浅粉红的绒花,到皎洁的脸上细小的绒毛,根根分明的眉毛,黑如?点漆的双眸。眼眸中带着盈盈笑意和满满希望。
不知是太阳带着光,还是她眼里?发着光,只觉得满室生机与希望。
那?个时候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回答的,张辅有点想不起来,只记得当时自己的血液从四肢向胸膛欢快流动,心脏跳得清晰可闻。
“好。”
张辅笑着回道,好像从万丈高空俯身跳下,相信底下依然是光明。
命运从此走?向了分叉路口。
“好什么?”
李小寒只觉得张辅好像有点走?神,或许还在担心旱灾事情。
“张公子,张公子?”
扬起双手在张辅眼前挥了挥,李小寒的话语里?带着担心。毕竟张辅是本土人口,没有剧情预知,可能比较担心也?是真的。
“啊。”张辅猛的回过神来,面上带上了一丝不自然之意,不过幸亏他平常情绪波动不大,自小一直伪装得极好,因此也?没有被发现,“我说好,就按照这样?的来办。”
“那?就好。那?我们分头行动吧。”李小寒说道。
怎么能不曾努力,然后就向命运投降,这不是她李小寒的行事风格。
“白蜡这块,趁着春日还有雨,我建议在山上空旷地?方多挖些小水池,最好是立式池,就是先挖一个圆筒形的井壁,再在井口四周挖一个喇叭形的进水口,可以最大限度将天上降雨留存起来,这样?早期也?可以稍稍缓解用?水危机。”
李小寒皱着眉头慢慢说道,一点一点的回忆后世适用?的方法,这是她在参观一个山地?果园看到的小型储水池,这样?的储水池简便?实用?,一次建造可以使用?多年,按照他们家打井的水平估摸着能建起来。
说到水井,“我们还可以在山脚下挖深水井,尽量挖深一点。我看定城地?下水还挺丰富的,我家水井挖的时候,出水很快。为了防止到时候旱情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可以挖深一点。”
地?下水资源如?果能用?起来,也?是一大助力。
幸亏自己家当时挖井的时候,没有为了省钱,挖了浅水井,不然现在还麻烦。只是要提醒族人,最好挖深井了。
“我月末得回家一趟,就是酒坊房子启用?那?天,我得回去参加。酒坊得挖一口深井才?行,不然到时候水不够用?。”
清明的时候族长就跟李小寒提过这件事,但?是当时李小寒不确定能不能抽空回去,毕竟白蜡虫要在芒种前全部?定叶上树。如?今看来,再忙都得回去才?行。
“嗯。”张辅一边记下李小寒说的方法,一边点头,“到时候我跟你?一起过去吧。”
“也?成。到时候把青帮主一起叫上,毕竟是开张大事,人齐了好看。”
“……行。”
莫名的觉得青帮主有些多余。
***
几日后,定城边境线。
“这就是承安和李姑娘传过来的消息?”定王拿这案头薄薄的一叠文书说道。
这一叠薄薄的文书,看起来很轻,定王却觉得重若千斤。
“是,走?的是军中加急密道。属下不敢耽误,连忙送过来了。”下方的张震恭敬说道。
“你?看一看。”定王随手将文书递过来。
张震也?将军也?想知道自家儿子到底递过来何?种消息,让王爷的脸色如?此沉重,万一出了什么篓子,做人老子的也?只能给自家儿子兜一兜底。
只是,看完之后,张震将军眼睛睁得如?铜铃大,这已经不是自家儿子的问题了,“王爷,事情如?此重大,他们年轻人,是不是再查一下稳妥。”
“不用?查了,我相信承平他们。其实你?也?有感觉到的吧,这些日子,前线的压力有增无减,很可能更北边那?边是出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问题。”
“看来,我这日子不轻松了,说不得,要向我那?太孙侄儿,低一低头。”
“王爷……”
“不必再说,命人集合,商量对策吧。”
“是,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