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萨克蒂加大桥
“这次行动为什么一定要由我们师来完成?”印度第4师师长普拉沙德少将拍案而起对乌姆拉欧.辛格中将这个代理北部军区司令大声的质问道:“如果我执行了你的这个命令。整个藏南地区我们将全部丧失掉,东北边境特区就面临着中国从北面采取的任何行动。为什么不能从那加兰和曼尼普尔第区抽调第4军2师来执行这项任务呢?”
乌姆拉欧.辛格看了看这个根本没把自己当盘菜的第第4师师长普拉沙德说:“调谁来执行这项任务不是由你来决定的。那加兰和曼尼普尔已抽调不出任何兵力,现在33军正在和中国人的支持下印度人民解放军进行战斗,而且这两个邦随时都可能被印度人民解放军占领。这项任务只能你们师来执行。”停了片刻,乌姆拉欧.辛格一脸不满的又对第4师的师长普拉沙德少将说:“普拉沙德少将,对于这个命令你也可以不执行,我只是尽我这个代理司令向你传达国防部命令的一个通知义务,其他的你和我说不着。如果你不执行,你自己去和国防部部长梅农先生和尼赫鲁总理去解释。”
说完后再也不去理会普拉沙德了。乌姆拉欧.辛格中将很看不贯第第4师作为尼赫鲁、梅农的嫡被视为印军的“标准师”是尼赫鲁、梅农在陆军中最为得力的绝对主力全师上下免不了平时具有高人一等的傲气。
印度第4师师长普拉沙德望着乌姆拉欧.辛格中将那张冰冷的脸,也很无奈,他转向了东部军区空军司令马.敬尼尔斯中将说:“敬尼尔斯中将,我们师的行动能得到你们空军多大的支持呢?”
“没有!一架也没有,”敬尼尔斯耸了耸肩向外摊开双手说:“很遗憾,在18日的空袭中,我们的飞机全部损失殆尽,机场损失严重。打通西里古里这一伟大的任务,就只能历史的落在了你们这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曾在中东、北非、欧洲等地转战第4师的肩上了。你们是印度的骄傲,全部的希”。
“够了,闭上你的嘴,我现在需要的是空军的炸弹而不是你这一文不值的赞歌,我的空军司令!”4师师长普拉沙德少将愤怒的向马.敬尼尔斯中将喊着
33军长乌姆拉奥.辛格中将。之所以坚持让第4军4师执行这次任务,一方面是集结东部兵力全力的对付印度解放军需要时间和兵力,另一方面他是想让4师为33军及东部军区其他部队在前面为其冲出一条血路,东部军区的部队好紧随其后撤回到印度本土。
印军最先对空降到西里古里空降一师动进攻的是印度南方军区驻加尔各答的印军第第9师步兵师乘火车在铁甲车的掩护下,由加尔各答出,沿着新贾佩里铁路向我第一空降师据守的提斯塔河谷铁路桥进。
伴随着一阵阵枪声,空降一师一团团长李富恩留下3连的2个排,清理萨克蒂加镇印度不成系统的抵抗。他自己亲自带着4连和3连的一个排马不停蹄的向提斯塔河上的新贾佩里铁路桥方向急进。当他们赶到时,看到一名头部受伤,头上包着纱布的空降一师的战士,正在给一名腹部受伤,躺在残破的碉堡里的空降兵上士包扎着伤口,周围躺着三名烈士的遗体。有四名空降兵战士在到处冒着浓烟和一堆堆的残火的印军阵地中不停的跳跃,在残墙断壁中时不时的向守卫在铁路桥东桥头阵地残存的印军射击,并不断的把一颗颗无柄手榴弹扔向印军的残敌。在这些阵地上也时不时的传来零星的英制李.恩菲尔德步枪和布伦式轻机枪的枪声。
这9名战士由于伞降时偏离了预定的伞降区,飘到了印军的铁路桥桥头阵地,他们落地后马上各自为战,向尚未从我军空袭中清醒过来的守桥印军起了猛烈的进攻,一面打一面主动的向枪声密集的方向集结,以尽快的形成一个战斗的群体。这种平时严格的训练成果,在战场上终于得到了体现,在印军这个连级的防御阵地上,就算在轰炸中损失了5,还是要有六,七十人,但尽被这9名空降兵打的落花流水。当然空降兵也付出了3死。2伤沉重的代价。
李富恩团长马上带领4连的战士马上投入了战斗,很快的清理提斯塔河东侧印军的铁路桥桥头阵地,随后带着一个排沿着铁路桥的两侧冲上了这个6多长的铁路大铁桥。此时守卫桥西的印军未被炸死炸伤的只恨他娘少给他们生了两条腿,早已逃的无影无踪了。
李富恩团长他们很顺利的占领了河西这个印军排一级的桥头阵地。空降1师的空降兵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团长的带领下马上拆除铁轨,装沙袋改造加固工事。
提斯塔河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干城章嘉峰的泽母冰川,流经锡金流入印度,最后进入东巴基斯坦后于奇尔马里附近汇入贾木纳河。新贾佩里铁路线跨越提斯塔河的铁路桥是处于该河的中上游,此处河床宽约5米,冰冷清澈的河水最深处达3米,水流湍急,两岸河缇陡峭,不架设桥梁是无法徒涉过河的,这十分有利于我军的防守。铁路桥西的桥头阵地是我军的最前哨点,以桥头为半径在河西凸前约1多米;在河东岸桥的左后两侧各设了一个我军的排级防御阵地,和西岸的桥头堡形成以个三角形的防御阵地。
下午3时,一阵急促的汽笛声过后,从加尔各答出的印军第9师步兵师的一辆装甲列车终于到了“咕咚咚,咕咚咚”。列车缓缓地向我空降兵4连1排防守的提斯塔河上西岸的铁路桥桥头阵地驶了过来。一面行驶一面狐假虎威的向前方开炮。
铁甲列车是一种在铁路沿线对部队进行火力支援和独立作战的装甲铁路车辆,由战斗列车和基地列车组成。印军的这列装甲列车是由一台铁甲蒸汽机车,4节基地铁甲车厢和二节作掩护用的铁路平板车构成。铁甲蒸汽机车位于铁甲车厢之间。煤水车朝向我军的防御阵地的东面,从机车上长长的天线可以看出车上备有通信设备。铁甲列车车厢装备4门51毫米的英制火炮,12挺机枪形成强大的火力,位于车厢两侧和旋转炮塔内。各节车辆采用刚性连接,以便于通过轻轨的铁路线段。在第9师战术司令部,(相当于我军的前线指挥部)并运载一个加强营6多名印度官兵。
装甲列车的最大优点是行驶度快,即便是面临敌人地面和空中打击的情况下,装甲列车在1天内也能行驶约5公里,而且-般轻兵器和炮弹破片无法穿透其装甲。因此,印军对使用这种装甲列车与缺乏重武器的中国空降兵进行近距离交战,夺回新贾佩里铁路线跨越提斯塔河的铁路桥,打通西里古里走廊是充满信心的。
在距桥头我军桥头阵地1米处,我军空降兵的7枚反坦克导弹红箭54带着长长的导线飞向印军的这辆装甲列车。7枚直径12毫米,长854毫米,重11.3公斤导弹空心装药单锥型战斗部准确的击中了这个带有4节车厢的装甲列车。“轰,轰,轰”的一串巨响,只见整个装甲列车笼罩在一片爆炸出的火光之中,带着灰蓝色的烟雾和黄白色的烈焰直冲装甲列车的棚顶,爆炸冲击波把列车上面的装甲车厢内装载的印军士兵破碎的尸体抛向空中,整个装甲列车被in翻到路基下面,燃着熊熊的烈火,出冲天的浓烟,车壁裂断,车上的装甲被炸碎,被熏的焦黑的人体的残肢断臂和碎尸被炸的到处都是。就连铁轨也被炸的七扭八歪。随后我空降一师3连4连又对这辆装甲列车的残骸,用17毫米火箭炮的凝固汽油弹进行了一次炮火覆盖,整个列车的人员要想在这种打击中存活下来,那真是太难了。火海中传出的痛不欲生悲惨的哀嚎声,让一公里外的中国空降兵听到都感到毛孔悚然。
出师未捷身先死,印军的第一批对胜利充满信心前来进攻的印军部队就这样在他们完全意想不到的攻击中完蛋了。
印军使用的这种装甲列车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保卫铁路枢纽的战斗中起到的作用更是其他的武器装备无法替代的。不过在耿直的眼里,这种无法离开铁轨作战,只要铁轨有一点小的损坏就能使这种看起来气势汹汹装甲车失去机动能力。这种过时的装甲列车只能充当4火箭筒,17火箭炮和54式红箭反坦克导弹的一个死靶子,尤其是我空降一师使用体积较重量轻,特别适合空降兵单兵携带的红箭54这种反坦克导弹后,印度从英国传承下来这种铁甲火车,除了能给印军增加些伤亡的数字外,其余的没有什么作用。
这次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印军第第9师副师长撒比阿萨在内的73余名印军无一倖免。这一打击使前来进攻的印军部队斗志几乎丧失贻尽,尤其是从熊熊燃烧的车厢中传出的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哀嚎声,使整个印度第9师的官兵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心理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
直到在6个小时以后,后面的部队上来,请来几个高僧像模像样的做了一个宗教祈祷仪式后,才从组织起一次的进攻。
提斯塔河上的这座铁路桥是打通东西印度的关键所在。守卫在这座铁路大桥上的空降兵3连和4连就成了,印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印军下决心非攻下这个铁路大桥阵地不可。于是又调来了一个团和印度第三重装甲师的一个坦克营27辆百人队长坦克。印度国防部派出印军总参谋部助理隆撒迪少将亲自督战。经过6个小时的准备,对我河西只有一个加强排的桥头阵地,用3个步兵营在27辆坦克的掩护下进行轮翻进攻,从第二天下午19时。24个小时,印军组织了5次营级以上的集团冲锋,仅2日一天就进行了4次营级的集团冲锋,我空降兵印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激战中我空降兵也两次从河东派出了增援部队,印军最终还攻不下。我军则采取你上来我就打,你不上来,我就进入引桥下面的防炮工事中,防止印军的炮击,阵地上只留2-4人躲在掩体中观察。由于我军已摧毁了印军的大部分机场设施,两天来未见印军的飞机。印军的炮火也实在是不能称其为猛烈,炮火挥不了作用。
我军平时为了节约弹药,也是麻痹敌人,很少打*炮,只有当印军上来时,当印军上来时我军两岸的防御阵地才一起来一次短促的炮火急袭。在这24小时的战斗中印军2多人的伤亡,被击毁2辆坦克也没有撼动我军设在河西的桥头堡。我空降兵3,4连也付出了8余人的伤亡。
但印军仍不甘心,他们的失败,他们从新德里调来了一个连15多名特种兵,准备夜袭我军的桥头阵地。
入夜以后,月亮象害怕看到下面这血淋淋的战争场面一样,悄悄的躲在了厚厚的云层后面。夜,出奇的静,只有提斯塔河水永不疲倦地轰鸣着,如果不是空气中飘荡着硝烟和血腥的混合气体,人们无法想象这里是一个你死我活,生死搏杀的战场。4连3排3班长王卫国和另外3名战友躲在桥头阵地的掩蔽部里,通过红外望远镜不停的向外观察着,这是我守卫提斯塔河上的这座铁路桥的中国空降兵值班的警戒哨。王卫国半跪在掩体里,一边观察着周围的敌情。一面想着上岗前副师长耿直的话。“印军已经强攻了近两天了,很可能利用黑夜偷袭我们。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萨克蒂加铁路大桥是连接东西印度的大动脉,他们绝不会就这样的放弃,我们一定要保住桥西的这个桥头堡,这个阵地绝不能丢。”“我们为了保住这块阵地已经有4多名战友倒在那里”此时王卫国通过红外望远镜现,有1多个印军趁黑夜,正顺着铁路基两侧的排水沟,悄悄的向我军阵地摸了上来,他悄悄的捅了捅身边的战友把望远镜递给了他说:“天女,印军果然上来了,你看看,定向地雷都设置好了吧?”
“在两侧的沟里每隔3米并联设置了1多个定向地雷,一共设设置了2多枚。班长你就放心的瞧好吧”那个被称为天女的战士回答道。
“一会我们等着这伙印度大胡子上来,先给他们来个天女散花。操,这些印军B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和我们玩起夜战来了。这回给他们来个新鲜的,先给他们好好的上一课。”
那个外号叫天女战士是空降兵中的布雷天才,左手拿着红外望远镜。右手的食指已按在起爆器的按钮上。
王为国悄悄的从掩蔽部里跑了出去通知另外两个值班的战友,监督另一侧的排水沟,等印军全进入定向地雷爆炸区,就按起爆器。
我军的桥头阵地静悄悄的,如同无人防守的一样沉寂。印军特种兵小心翼翼的摸索前进,离我军阵地的越来越近,王卫国似乎能听到印度特种兵砰砰的心跳声,5米,3米,2米“轰,轰”突然2多颗定向地雷几乎同时生了群爆,顿时把这些前来偷袭的印度特种兵炸的跌三倒四,血肉横飞,一个个成了不断向外喷涌血水的马蜂窝。排水沟里烟雾弥漫。
“哒哒哒,哒哒哒”随后,王为国4支自动步枪沿着排水沟的一起齐开火,对那些可能的幸存者进行清理。
王卫国他们打得太兴奋了,干脆冲出掩体站起来打,一面大喊,一面不停的扣动扳机。
印军看到自己派出的特种兵也没有得手,马上开始对我军的桥头阵地实施集中轰炸,以掩护他们的特种兵后撤。炮弹雨点般倾泻下来,王为国被一阵碎石和爆炸的气浪in了个跟头。“完了,这回肯定真完了”王卫国在被炸起的瞬间想道。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胸前的弹匣和子弹为他挡住了一块核桃大小的81毫米迫击炮弹弹片,躲过了这足可至于他死地的一劫,值得庆幸的是尽连一点皮都没蹭破,他起来揉了揉被摔疼了的屁股,骂骂咧咧的急忙的退回到掩体中。
第一百七十五章激战西里古里
我军空降一师3连4连在萨克蒂加大桥上与印军浴血奋战的同时,5连6连也在希尔卡尔公路大桥两端顽强的阻击着印军的一一次疯狂的进攻。
占领了西里古里郡县城后,副师长耿直和空降一师第一团副团长刘峰作了情况交流后,看望了一下1连2连的战士们。然后从西里古里郡返回了希尔卡尔公路大桥,他看到5连6连已经消灭了守桥的印军的一个加强排,占领了这座公路大桥。5连和6连正在抓紧修筑大桥两端工事。
耿直对于印度这个国家的战争能力实在是不敢恭维,象西里古里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印军仅设了一个以地方武装民团和一些武装警察来进行防御,而且在丢失后,反应也真的太慢,效率太低。对希尔卡尔公路大桥的进攻直到20上午才展开。这就给5连6连充足的时间进行战场建设,使6连在大桥东岸的杜尔加村建立起了纵深的防御阵地,5连夜在西岸从容的建立稳固的桥头堡。
在希尔卡尔公路大桥两端5连和6连精心布置的机枪,40火箭筒,107毫米火箭炮以及红箭54反坦克导弹阵地。5连在桥的西面150米外也建立了巩固的桥头阵地,烧毁了阵地前沿的树林,完成了阵地前沿150米内的清障。并在公路和较为平坦的地方布设了反坦克地雷。
20日上午8时,印军第9师开始了全线进攻。为了夺回设在提斯塔河的公路和铁路这两座大桥,拔除中国空降兵这颗钉在印度咽喉的钉子。困兽犹斗的印军在坦克和炮兵掩护下,向我军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进攻。30分钟的炮火准备之后,在36辆百人队长坦克的掩护下印军第9师马德拉斯联队第8营500多名官兵,向我空降一师5连守卫的希尔卡尔公路大桥西端的桥头阵地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在杜尔加村的一个小山包山,耿直亲自操纵伞兵步战车上的红箭54反坦克导弹,他通过瞄准具锁定了一辆1500米外冲在最前面的百人队长坦克,在他对目标的跟踪过程中,设在车顶上的导弹发射导轨与瞄准具同步移动,使发射方向与瞄准方向始终保持一致,他按动了发射按钮后,他仔细的观察着飞出的导弹弹体上曳光管发出的红光,右手随时准备调整导弹运动的方向,13秒后,红箭54反坦克导弹单锥型战斗部准确的击中了那辆印军的百人队长坦克前部左侧储存舱前甲板,红箭54反坦克导弹战斗部破甲后在坦克内发生了激烈的爆炸,同时引爆了储存舱内装携带的60多发83毫米炮弹。百人队长主战坦克圆锥形铸造炮塔体被xian起两米多高,坦克所携带的60多发83毫米炮弹四处横飞,对跟在后面的步兵攻击群造成了二次杀伤。
印军一辆隐藏在树林里的百人队长坦克突然扯下了伪装,发出巨大的轰鸣从树林中冲了出来,后面跟着印军步兵攻击群。5连1排的火箭筒手赵得奎放下手中的自动步枪,迅速的拿起了放在身边的40火箭筒,他盯着不断向自己阵地冲来的坦克,面无表情的从背后抽出了一颗杀伤破甲弹装进了火箭筒内,然后不慌不忙的放下了火箭筒前面的支架,脸上lou出了令人畏惧的杀气。他通过红外瞄准镜瞄准了这辆印军的坦克右侧的驾驶舱,扣动了扳机。“轰”的一声巨响,火箭弹命中坦克,火箭弹弹体在于坦克碰撞作用下,陶瓷压电晶体两端产生很高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通过导线和尾部引信的电雷管相接,像电子打火器一样,迸发出电火花引爆电雷管,使战斗部所装的烈性炸药爆炸,爆炸波推动罩体使其形成金属射流,穿透钢甲,喷到了这个倒了血霉的印军坦克驾驶员的胸前,炙热的金属射流瞬间把这个驾驶员胸部蒸发掉,爆炸产生的巨大的高温高压,把驾驶舱内的向左右开启的双扇舱盖高高的抛向空中
短短的10分钟,在我军各种反坦克武器的打击下,希尔卡尔公路大桥西端我空降一师5连的阵地前成了印军坦克的坟场。印军出动的36辆百人队长坦克,只有4辆跟在后面的坦克看到自己的同伙的下场,转头就跑才幸运的免于葬身于此。
跟在坦克后面的印军步兵群,失去了坦克的掩护,在我军空降兵的强大的火力面前使根本就无法前进,印军士兵在遭到了巨大的伤亡的情况下。处境尴尬,进退不得,形势令人绝望。在危难之时总是会有英雄出现,印军马德拉斯联队第8营营长科奈尔中校就充当了这次的英雄。
英雄!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在明知不可为之,而为之的人。
第8营营长科奈尔中校毅然命令印军士兵们上刺刀,准备冲进我军阵地与我展开白刃战。他全然不顾我军火力和自己的安全,第一个冲在前面并挥舞着自己的手枪带领部下冲锋。在拣起了一个在自己身边倒下的印军士兵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他带着他的部队剩余人员冲进了子弹横飞的我军阵地前的150米的开阔地。他的英雄壮举极大地鼓舞了印度士兵的士气。他们齐声嚎叫着向5连的阵地冲来。但是在勇敢人的肉体是无法和子弹,炮弹抗衡的。科奈尔中校无与伦比的勇气被空降一师副师长耿直终结了。耿直通过望远镜把这一幕看在眼里,他马上用步战车上的14,5毫米的高平两用机枪,把这个敢于在中国空降兵面前装傻充愣的大英雄的印度中校的头部套进了瞄准镜中,就在使科奈尔少校停下来准备射击的时候,耿直扣动了扳机。1颗14,5毫米的子弹在空中飞行了1200米后,毫不留情的钻进了这个印度英雄的头颅,顿时把他的脑袋打的粉碎。
据说马德拉斯联队具有尚武传统,在战斗中表现顽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甚至杀身成仁。中国空降一师极大的满足了这支被称作“红衣”“盐巴”联队-马德拉斯联队第8营全体将士杀身成仁,集体自杀的强烈愿望。一枚枚由40火箭筒发射的钢珠杀伤弹在这支印军中历史较久由多印度民族混编的联队士兵群中爆炸;在51式自动步枪的弹雨中,这些英勇善战和献身精神勇敢的印军精英成片成片的倒下。
马德拉斯联队,始建于1746年,1746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开始招募马德拉斯人当兵,当时被英国人称为“土著士兵”。因为组建初期,该联队士兵身着镶有蓝边的红衣裤,故很快以“红衣队”闻名于世。由于他们富有献身精神,深得英国殖民主义者的赏识,部队迅速得到扩编。二次大战期间,马德拉斯联队曾转战缅甸、意大利、北非战场。马德拉斯联队是由印度各族士兵组成,不管是印度教徒、基督教徒还是回教徒,他们都在联队的同一经堂中祈祷。各教派之间基本和谐,突出矛盾不多。不管属什么教派,都聚集在一个大食堂进餐,吃一样的伙食。又因为参加马德拉斯联队的新兵在训练结束时的宣誓典礼后,要吃一口银盘中的盐巴这一独特的传统,这支联队又被称之为“盐巴”联队。
不管是被称作“红衣”联队也好,还是被称作“盐巴”联队也罢。经过40分钟的异常惨烈的搏杀,印军第9师马德拉斯联队第8营500多名印军官兵,除了逃回树林中的百八十人外全都扔在这片开阔地。这又为阿三这支英雄的部队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次进攻惨着失败后,印军又集中炮火对我军的桥头工事进行轰炸,我军107单管火箭炮随即也用钢珠杀伤弹对印军的炮阵地进行了压制,很快印军的炮火就稀落了下来。印军第9师和第3重装甲师坦克团在没有充分的炮火准备的情况下,又仓卒的向我空降一师5连阵地发动了几次突击。除了又丢下几十辆坦克,几百具尸体和近千名伤员外,一无所获。通向印度东北部的两条通路的大门始终牢牢的把握在空降一师的手中。
印军第9师和第3重装甲师第3坦克团在屡着失败的情况下,大骂印度第4师师长普拉沙德少将不是个东西。明明说好了东西对进,两面夹击中国这支为数不多的空降兵,可是迟迟不见东面第4师有动静。
印度第4军第4师师长普拉沙德少将对东部军区代理司令33军军长乌姆拉欧.辛格中将,让他的第4师向西里古里地区攻击前进与南部军区第9师及中央军区第3重型装甲师第3坦克团,南北对进打通西里古里走廊,这个命令十个不服,百个不愤。回到第四军军提斯浦尔后他本想给国防部和陆军参谋部去一封电报,申诉一下不能接受东部军区代理司令乌姆拉欧.辛格中将命令的理由。在提斯浦尔第4军战术指挥部,他看到整个司令部人人惊慌失措,司令部内混乱不堪。人人都在准备逃跑,可是向哪儿跑谁也不知道。
恐慌的情绪象瘟疫一样迅速的在印军中传播着,普拉沙德少将的心理也受到了极大的考验。他不断在安慰着自己,也许形势没有传说的那么坏。普拉沙德少将坐在提斯浦尔第4师的临时指挥部里,紧裹着长领大衣,心急如焚的等着自己仅存的两个旅-炮兵第四旅和第五旅。这一夜他是在极度的恐慌之中度过的。在这冰冷的夜里,他不断的被噩梦惊醒。
21日上午,普拉沙德少将终于等来了从棒山口和达旺地区十分狼狈撤回的炮兵第四旅。在第4师的临时指挥部里,炮兵第四旅旅长拉易库瓦辛格准将,用不断颤抖的手接过了中将勤务兵递过来的加了奶的红茶,贪婪的连喝了数口后,仍有些心有余悸的说:“我们刚刚离开达旺,中国人就赶了上来,他们在我们的后面一直紧追不舍,我们的后卫部队不断的与中国的追击部队发生交火,估计最迟今天晚上中国军队就能到达这里。”
“部队损失大吗?”普拉沙德关切的问道。
炮兵第四旅旅长拉易库瓦辛格准将一仰脖把最后一点茶倒进了嘴里说:“担任后卫的3营肯定是回不来了。所有的重装备几乎都丢弃在路上‘
“为什么不破坏掉!你这是资敌”普拉沙德愤怒的打断了拉易库瓦辛格准将的话责问道:“难道让中国人用我们的装备来打我们自己吗?”
“哈,哈”炮兵第四旅旅长拉易库瓦辛格准将一脸苦笑回答道:“普拉沙德少将,你以为中国人会要我们那些破烂,我亲眼见到他们把缴获我们的武器堆在一起用炸药炸毁。普拉沙德将军,难道你真不知道他们的122毫米的火箭炮一个人能抗在肩上吗?他们的武器先进的让我们无法想”
“报告,”一个参谋走了进来大声的报告道:“从珞瑜和下察隅地区撤回来的第五旅5个营和阿萨姆步兵联队3个营也已来到了提斯浦尔。第五旅旅长普迪亚就在外面”
普拉沙德少将挥了一下手说:“让他进来”然后心情十分沮丧的对拉易库瓦辛格准将说。“看起来,我们真得走了”
普拉沙德少将听了自己手下两个旅长的简单汇报后,说:“好了,你们马上回去组织部队,我们决定马上起程,向西里古里进军。”
此时他十分庆幸乌姆拉欧.辛格中将把打通西里古里走廊这个“活”交给他的第4师,否则真的要扔在这里了。虽然自己的第7旅被中国军队全歼,但他还是认为,问题出在印度对中国太掉以轻心了。第7旅被中国军队全歼是在一个特定条件下的失败,是一种偶然。他一直认为中国人也是人,也不是超人,就是再能打,一个空降部队1000多人,在没有重装备的情况下,连续作战几天,怎么可能抵抗住东西两个师加一个重装甲坦克团的两面进攻呢?他对打通西里古里走廊还是又足够信心的。
第一百七十六章印军 印度第4师就这样的完了
利用战前的空闲时间,耿直把空降一团团长李富恩和副团长刘峰叫到自己的指挥车上开了一个短会,重点研究一下西里古里的东面防御问题。
空降一师的1连,2连在消灭了西里古里郡的印度抵抗力量,占领了这个县城以后。面临最重要的任务都是要建立稳固的防御阵地,阻击从印度东北部的来犯之敌,保证空降一师3连4连在萨克蒂加大桥和5连6连在希尔卡尔公路大桥的后翼安全。但是面对20多公里的防线,加上印度人民解放军的300多人也不到700人,要防守20公里的宽大正面这的确是不可能的。只能保重点地区,阻击大股重装备的印军,但小股印军的渗透到守桥的4个连队后面也是很要命的。当初的战役方案是有2000名孟加拉国人民解放联盟的战士前来协防,但由于印军在印巴边界的异动,是这本来应前来协防的2000名孟加拉国人民解放联盟的战士被牵制的死死的,如果印军强行通过东巴基斯坦,空降一师切断西里古里走廊也变的没有意义了。
三个人研究了一气,没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耿直最后说:“这样,老李和我那边各抽出一个排,开着战车巡逻,一些无人防守的地方多设置些地雷,1连,2连和印度人民解放军在西里古里县城构筑各种防御工事加大纵深,做好了和印军进行巷战的准备。一会我把这儿的情况向邓峰司令员做个详细汇报,他肯定会有办法。”
李富恩点了点头说:“也只能这样了”
耿直看了看刘峰也没什么意见说:“好了,散会!”
在当雄机场的西藏兵团指挥部里,邓峰时刻关注着印度战场情况的变化,他对整个战场的形势感到非常的满意,可以说一切都是按计划进行,印军比想象的还要弱的多,反应也十分缓慢。但让他感到不放心的就是耿直空降一师的那1000多名官兵的安危。远离后方独作战,对他们的支援只有通过东巴基斯坦进行,原定的孟加拉国人民解放联盟派2000人和耿直的空降兵协防西里古里,由于印军南方军区的牵制也没有到位。防止印军从东巴基斯坦强行通过和切断西里古里走廊一样重要,西里古里走廊那只是理论上的,战争打的你死我活时谁还会考虑边界不边界呢。从东部调动部队对空降一师进行增援最快也有3,4天,从西部派第6集团军增援就更说不准了,中间隔了600多公里,还要穿越印度的三个邦,几万印军的防区现在他对自己同意耿直的这个空降计划感到有些后悔。下一次可在也不能干这种冒险的事了。那可是活生生的1000多条生命呀,可做不得实验。
他思忖了一会,对作战参谋刘盈中校说:“给大为发份电报”
刘盈心痛的看了一眼邓峰有些憔悴的脸什么也没说,迅速的拿起了笔和纸。
“西隆,印工委,李大为:
令杨光率海军陆战1师一部和印度人民解放军中央警卫团,在21日以前占领波比尔地区,阻断印东部军区第4军,第33军向西印度突围的交通线。避免空降一师耿直所部在西里古里两面作战,这是他们所无法承受的。令孟加拉国人民解放联盟严守印巴边界,防止印军强行越界。并全力支持耿直所部(此事要由印工委同志专人负责不得有误)如发现印军在东部突破可令空降一师耿直所部向东巴基斯坦撤退。张国华东线部队将在22日拂晓对提斯浦尔印军第2师发动进攻。令印度人民解放军第一师在22日前完成对提斯浦尔攻击准备,与张国华所部南北合围印军第2师。
邓峰1956年4月19日22时25分
刘盈重复的念了一边记录,邓峰在记录上签了字。随后又对刘盈说:“另电告耿直,如发现印军大股部队从东部突破至西里古里,可放弃原定任务,向东巴基斯坦撤退,不得恋战。”
4月20日凌晨4时,杨光带领从东巴基斯坦吉大港登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一师1000多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和6000多名印度人民解放军中央警卫团的指战员,在10辆“摧毁者”坦克。10辆“突击者”轮式装甲车,10辆122毫米“暴风雨”40管自行火箭炮的支持下,经10个小时的激战,一举攻破了距西隆市100公里的古瓦哈提市,消灭了印军第33军27山地师第11旅6500多人,随后在古瓦哈提市留下两辆装甲车和2000名印度人民解放军清理残敌,维持秩序。又马不停蹄沿着31号公路向北挺进,对距古瓦哈提20多公里的波比尔发起了闪电的攻势。同时对该地区的无线电信号进行了电磁干扰。经20分钟战斗消灭印军守军1个连150多人,占领了波比尔镇,封锁消息。
波比尔镇地处布拉马普特拉河冲击平原,是印度东部通往印度西部重要的交通要道,印度31号公路和51号公路在这里连接同时也是新贾佩里铁路和这两条公路的交汇点。波比尔镇南面10公里是布拉马普特拉河也就是中国的雅鲁藏布江。北面是与喜马拉雅山相连的丘陵,波比尔镇是印军西进的必经之地。
21日下午14时,普拉沙德少将命令,担任先头部队的印度第4师下辖步兵第5旅库马盎联队第4营,第5营,第6营3600多人,乘一列30节闷罐列车,向西里古里走廊进发。务必于23日拂晓,开始攻击西里古里,以和南部军区的印军第9步兵师及中央军区第三重装甲师第3团东西对攻,消灭在西里古里的中国伞兵部队。
根据邓峰的部署,我军决心在波比尔地区全歼印军第4师。杨光率部到达波比尔后立即选择阵地,立即开始抢修工事,时间紧,各阵地采用轮班作业,昼夜奋战,南亚共产党组织动员了当地的民兵和民工,参加构筑工事,按要求构筑了堑壕,轻重火器掩体,开设了指挥所、观察所、救护所,还构筑了预备掩体。主要发射点均铺由钢轨和2层200毫米粗的树木搭建,上面盖土达1米以上。部分掩体构筑了避弹掩所和猫耳洞。
海军陆战一师和印度人民解放军警卫团还在51号公路和新贾佩里铁路部署了伏击阵地。经过一昼夜的奋战,主要阵地工事初具规模。在波比尔镇城北面有一个相对高度只有53米呈东西走向,长约1公里宽约600米的小高地,这是阳光的指挥部也是海军陆战一师防御的重点,这个小高地虽说不高,但是这个地区的最高的制高点,它可控制这块雅鲁藏布江冲击平原,扼制新贾佩里铁铁路和51号公路的交汇点。在平原地区印度人民解放军中央警卫团用了600多条麻袋堆集了30多个火力发射点,各火力点由堑壕连接。
印度人民解放军中央警卫团是只邓峰亲自组建由杨光直接领导的绝对主力部队,隶属印工委,整个团的装备和中国现役部队装备是一样的,当然待遇也是和中国部队一样,是印度人民解放军中的特种部队,战斗力十分强悍,平时负责印共(毛主义)中央,中央军w主要领导人和印工委的安全保卫工作。
普拉沙德少将原以为中国人和印度解放军经过10多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刚刚攻克古瓦哈提地区,经过一场大战最少要整修三天。尽管和波比尔地区守军的无线电联系不上,但他断定波比尔地区不可能有中国人和印度人民解放军。就是有兵力也不会大,充其量也就是担任警戒任务的一些小股的印度共产党游击队,奈何不了自己的大部队。所以在送走了第一列火车后,自己也登上了第2列火车。令炮兵第四旅旅长拉易库瓦辛格准将组织后面的1000多人的辎重部队乘汽车随后跟进。
21日下午17时,印度第4师下辖步兵第5旅库马盎联队第4营,第5营,第6营3500多人乘坐的长长的闷罐列车,出现在海军陆战一师和印度人民解放军中央警卫团预设在新贾佩里铁路的伏击阵地前。10辆122毫米“暴风雨”40管自行火箭炮按事先设定的射击单元,只等着设置在铁路上的地雷爆炸后开炮。各车的炮班长都把手放在了发射器按钮的上。
杨光紧盯着在米轨铁路上疾驰的长长的列车,当他看到列车通过了自己设定的第一个标置后,他把右手的食指放在了地雷起爆器的按钮上,进入第2个标置时他像用狙击步枪狙击敌人时一样,果断的按下了起爆器的按钮。
“轰”的一声巨响,伴随着浓烟烈火整个蒸汽机车被xian飞了起来,后面拖带的30节车厢强大的惯性把列车的中间拱了起来,然后重重的翻滚到路基的下面。与此同时几乎10辆122毫米“暴风雨”40管自行火箭炮的各车炮班长同时按下了发射器按钮,每车10发其中夹杂4发凝固汽油弹一次急速齐射,100火箭弹象冰雹一样覆盖了整个印军翻车的现场,100火箭弹群爆效应体现的淋漓尽致,如同一座爆发的火山,不断的向上喷涌着浓烟烈火,中加夹杂着印军官兵破碎的尸体残肢和车厢的碎片,在火箭炮弹爆炸声中被高高的抛向天空,场面颇为壮观。
杨光在朝鲜顺川隘口战役中曾亲身体会到过美军100多门火炮猛烈的炮击自己所在的阵地,深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但猛烈的程度远远的低于这次群爆。他站在小高地上的掩体中强烈的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颤。他看到整个印军被颠覆的列车短短的500米现场被炸成一片火海,除了浓烟夹着烈火滚滚的冲上天空外,还不断的向四周翻滚扩散外,根本就看不到翻在路基下的车厢和原来的铁路。整个被笼罩在大火之中。
杨光“嘿,嘿,嘿,”的笑了笑,吐了口唾液,自言自语的说:“这仗还用打吗?”他的脑海中又出现了在朝鲜顺川隘口自己火烧美军的情景和生理反应,他的鼻腔中又充满了那令人作呕的烤人肉的味道,他不断的的吐着口中的唾液。他摇了摇头心里想,“这不是在打仗,这是在屠杀,这些对列强伏首贴耳奴性极强,对中国又妄称自大的不自量力的阿三只能成为被屠杀的对象。杀的越多他才越和你没脾气。”想着想,“呸”他又不自觉的吐了一口。这个战争的后遗症恐怕真的要伴随他的一生了。
冒着弥漫硝烟和焦臭味100多名印度人民解放军战士,端着51式自动步枪,向熊熊燃烧的火海走去。他们不是在冲锋打仗,只是上前去看看轰炸的效果,看看有没有能在这种环境中还能活着的幸存者。没有一个人走出这片火海
一个小时后,当印军第4师师长普拉沙德少将乘坐的第2列闷罐车到达距第1列列车被袭的现场5公里的地方,在机车上进行瞭望的一名中尉从车厢上串了过来报告说:“前面发现大量的浓烟,是否停车?”普拉沙德少将皱了皱眉头说:“停车,派个人前去侦查一下,看看怎么回事?”那名中尉转身又返回了机车去传达普拉沙德少将停车的命令。
此时的普拉沙德少将似乎有了一种不祥的感觉。
普拉沙德少将和满载着第4师官兵的闷罐车慢慢的停在了距第一列列车被袭的1公里的铁路上。
普拉沙德让随行参谋带上望远镜匆匆忙忙的爬上了闷罐车厢顶上,举起望远镜,他几乎不相信他在望远镜中所看到的一切,这列列车七扭八歪躺在路基下的车厢烧的只剩下支离破碎的龙骨,在这些残存的龙骨框架中叠攞着一堆堆还在燃烧的不规则的人体炭块,从这些焦黑的尸体上冒出浓浓的油烟,浓烟发出令人难以忍受的焦臭味在一公里外就可以闻到。他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冷气,“难道这就是自己的第5旅库马盎联队的第4营,第5营,第6营3600多英勇的战士吗?”面对这人间地狱般的情景。他不敢相信,也不能相信!不过杨光带领的这支部队很快的就让他相信了,这一必须相信而且要必须接受的残忍的事实。
就在第2列闷罐车慢慢停下来的时候,设在高地山的炮兵观察所,马上就测定出这列挂了30节车厢的列车的坐标方位。并把各节车厢的坐标方位报告给各自行火箭炮车。
这次自行火箭炮分队带队的是海军陆战一师火箭炮团的高团长,他是参加过蝴蝶岛战役和解放台w战役的老炮兵连长,接到目标方位后,他随即下达的射击口令是:“各车注意:每车负责3节车厢,从1号车开始依次向后排,每车10发齐射,装填钢珠高爆杀伤弹和凝固汽油弹各1/2,10车齐射装填,各车装填好后报告。”
各车炮班长与瞄准手和方向盘手密切配合迅速的调整好基准射向并快速的装定,标定表尺和方向分划;各炮班长检查装定的诸元,各炮炮手们迅速调整装填完炮弹
接到各车准备完毕的报告后。高团长对着送话筒大喊一声“发射”
“嗖.嗖.嗖”一发发带着长长尾焰的122毫米钢珠高爆杀伤弹和凝固汽油火箭弹两弹一组搭配,以5米一个标点,进行了一次齐射,对这列列车进行了一次绝度饱和式的轰炸。每平米钢珠密度到18粒,10米一枚凝固汽油弹。
普拉沙德少将信与不信对他来说以没有是丝毫的意义了。因为他和他这次同车的4000余名属下一样,都成了烈焰中的蜂窝煤。7000多名印度第4师的官兵就这样的被炸死和烧死在这两列60节闷罐车的车厢了。
这一切怪不了杨光他们使用的手段残忍,要怪这只能怪他们的军事素质太低,对中国武器性能了解的太少,他们对战争的认识和中国人比起来相差的太远太远。
“真不明白印度这个也具有几千历史的古国,这几千年都干了点什么?除了整出了个瑜伽还有喝尿的文化在没听说有什么是他们发明的。”杨光十分鄙视的想着:“如果他们能在更远一点的地方停车,如果他们停车后马上下车疏散,如果他们战争没有“如果”这些虚拟的假设,一切经验教训都必须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来换取,但愿这些印度人能记住这次教训,在下一次有点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