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做肯定没有经过常知秋社长的同意。正所谓好心办坏事,你们如此行为,只会让其他人看笑话,你们让常知秋社长的脸以后往哪里摆?”
这些人只是年轻气盛并不是蠢蛋,听陈贤颂这么一说之后,都是脸色大变,知道自己似乎做错了事情,这事确实不应该由他们来出头。谢奕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道:“社长不愿意来动你,那是因为他心胸宽阔不愿意与你一般见识,但我们这些人,都是他的学生,老师受了气,学生无动于衷那我们还是人吗?”
陈贤颂眯着眼睛笑道:“确实我是与常知秋有些不对路,不过你们打算怎么做?怎么给他讨公道?”
陈贤颂这句话里很是阴险,他说这些学生是给常知秋讨公道,意思就是常知秋,被老陈家羞辱到了不能再羞辱的地步。这话传出去,听到的人,都会以为东林社的社长,在老陈家面前吃了大亏,以后如何在河洛城立足,但这些年轻人,阅历不足。没听明白陈贤颂的险恶用心,谢奕迅居然直接答道:“我们听说,你不把自己当成士子,不愿意听从老师的命令,那么我们认为,以后老陈家将永远不能再有士子出现。”
陈贤颂依然笑着:“行,没有问题,反正是士子身份对我来说也没什么用,你们还有什么其它事吗?没有事就回去吧,我没有时间跟你们闲扯。”
说完话后,陈贤颂挥挥袖子就离开了,留下一帮士子在这里大眼瞪小眼!
谢奕迅觉得很憋屈,他们怒气冲冲而来,想用四子的身份要挟陈先生去向常知秋道歉,但是没想到,对方居然完全不把士子的分身份放在眼里,说不要就不要。他们这一拳打出去用尽全力,却一拳打到了棉花,软绵绵的甚是难受。
在他们的预想中。应该是双方舌战十几个回合,然后谢奕迅小子大胜,迫得老陈家的老祖公,服气认输,然后到常知秋社长面前陪礼道歉,而他们则在这次舌战中声名大涨,从而名扬河洛城。
可他们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对方根本没有与他们正面交锋的**。甚至连士子的名头都不太在乎,其他自己看着谢奕迅,七嘴八舌的问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谢奕迅咬咬牙,狠声说道:“既然对方不在乎士子的身份,那我们就必须得想办法让他在乎才行,事情没有完,我们走着瞧!”(未完待续。。)
第一卷 463 城外琐事(上)
在外边闹事的士子们散了,而陈贤颂则回到了西院中。星球守护者是个很独特的传承。这世界并不是只有炭基生命,至少陈贤颂现在已经见识到了能量生命,希拉里族就是。那么硅基生命,氨基生命相必也会有,只是暂时没有发现罢了。
而一个星球,也是有自己的意识的。陈贤颂成了星球守护者之后,才理解到这一点。只不过星球的意识思维方式和普通人类认知的有点不太一样,最重要的是,星球的生命太漫长,对于它们来说,他们一个简单的念头,人类认识中的时光,或许已经过了百年。
也正是因为如此,普通人类根本没办法了解一个星球意识是怎么样的存在,在人类悲叹春秋的时候,星球意识却在感叹兴盛的恐龙时代居然被一颗小行星给毁了,但更让它感到欣喜的是,之后,地球上居然产生了智慧生物。
星球意识迫切地想与智慧生物交流,但普通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对它来说,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根本没有办法交流,它‘思考’了一小段时间之后,想出了个法子,于是‘星球守护者’诞生了。
陈贤颂现在只是个半吊子的星球守护者,只是能被动接受星球意识灌输过来的记忆和知识,而且还不完全,所以他要想真正能与星球意识对话,就必须得等自己成长为完全体,这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事情,没有捷径。
西院中的小假山体积已经涨了一倍有余。这已经引起了老陈家不少人的注意,包括两个族老。直到此时,他们才明白。为什么秦家那条老狗为什么想要这块地方,而老祖公却又不肯的原因。
虽然他们不明白假山为什么会涨大,但在这个蒙昧的迷信时代,任何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都会被冠以神鬼之名。神鬼之事,有好有坏,但被外人所窥探的。无疑就是好事,既然是好事,就不能让外人得到便宜。虽然现在他们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好事,但只要把这东西所致在手里,迟早会知道。
也因此,西院外的人手多了不少。这点陈贤颂也发现了。不过他没有意见。毕竟两个族老也是好意。
小灵山上的八条绿色灵气柱,伸展的范围越来越大,现在半个河洛城,已经在灵山‘统治’之下,在这片范围内,陈贤颂的个人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不但是记忆力,计算能力等等与思维有关的能力。更多的是体力,或者说**上的进化。
比如说。只要在灵山的范围之内,普通的武器根本就伤不了他,连一根汗毛都削不断。他自己做过了试验,而且从星球意识那里传来的知识,也证明了这一点。灵山和灵气柱覆盖的范围越大,他自己本身就越强大,这种强大,会脱离人类所认知的范畴,到达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
“星球守护者的完全体,应该能被称为神了吧。”
陈贤颂自言自语地说了句,然后去和慧莲聊了些时间。因为父亲中了剧毒的关系,虽然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不过因为心忧长辈,她最近也不是很开心,陈贤颂晚上也没有和她行伦常之事,毕竟这些事情,需要双方心情都好的时候,才会有情趣可言。
从慧莲的房间中出来,天色还早,用二十二世纪的记时方法,便是大约十五点半左右。此时离饭点的时间还早,他想了会,便喊上赵铁柱以其余两个护院,出了西院,往西城外的方向走。
街上的行人明显少得多了,因为粮荒的关系,大部分的人都被老陈家在城外施粥的举动吸引了出去。一些还有些余粮,但不敢放开了吃的平民,也自发地走到了城外,接受老陈家的施舍。毕竟在这样的状况下,谁也不知道老陈家什么时候会断掉救济,家里那点存粮,说不定会成为救命的东西。
和城内的萧索相比,西城外倒是很热闹。有不少平民在这里进进出出,守着城门关口的卫兵们对此见若未见。若是按以往,进城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