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6 章(1 / 1)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鲇鱼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还是建立在亨利昨天晚上工作到凌晨一点的情况下。

“真是疯了”李牧情不自禁的嘀咕一句,愈发感觉自己这一趟来的很有必要。

虽然不知道亨利的身体状况有多糟糕,李牧很清楚的一点是,正常人每天应该维持八小时的充足睡眠,如果睡眠只有七个小时,那么就要适当的考虑补充午觉,亨利从1点到6点,即使不计算早餐时间,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五个小时,这么点休息时间相对于亨利的繁重工作而言肯定是不够,所以亨利再见到李牧时才会显得那么疲惫。

中央公园的骏马集团总部是2栋20层的高楼,电梯仍然是使用蒸汽驱动,两栋楼一共有12部电梯,其中有一部电梯直达亨利所在的北楼第20层,是亨利的专用电梯。

蒸汽电梯的操作还是比较复杂的,每部电梯都配有专门的电梯操作员,李牧来中央公园的次数虽然比较少,但这里的电梯操作员明显是认识李牧的,所以李牧同样乘坐亨利的专用电梯直达20层。

和李牧的办公室一样,亨利作为骏马集团的总经理,办公室同样占据整整一层楼,只不过格局和李牧的办公室有所不同。

李牧的办公室内有占地面积广阔的休闲区,其中仅仅是茶室和桌球室几乎占据了一半的面积,候客区的面积只有区区十几个平米。

亨利这边就不一样,因为太多人需要亨利接待,所以亨利这边的候客区就跟个小会议室差不多,可以供二三十人同时等候。

李牧自然是不需要等待的,亨利的秘书直接将李牧请进亨利的办公室,连必要的通报都没有。

李牧进门的时候,亨利正在办公桌后签字,周围围着五六名秘书,每个人都抱着三四本文件夹,这阵势,生生把签名给搞成了一个体力活。

“请稍等里姆,每天总有一大堆文件等着签字,都有不能推迟的理由”亨利随便和李牧打了个招呼,然后低下头继续工作。

“你忙你的,我只是来感受一下”李牧没觉得受冷遇,也没觉得不好意思,这是亨利工作的一部分,谁都没资格抱怨。

秘书们还是很知道分寸的,拿到签字之后就急匆匆的离开,当然也都没有忘记向李牧问好。

李牧坐在会客区的沙发上,向每一名离开的秘书点头致意,心里却忍不住腹诽,怪不得亨利老得这么快,整个秘书团队全都是男秘书,这样工作起来怎么可能有个好心情哦

别误会,这就是这年头的现状,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那是21世纪的事儿,十九世纪的企业就是这么阳刚,女性稀少程度就跟大学里的机械系里的美女差不多。

因为格洛莉娅的存在,骏马集团还算是比较开明的企业,并没有对女性彻底关闭大门,集团总部里的女性比例大概在110左右,其他企业还要更惨,即使是商场里的售货员,也几乎全是男的。

一直过了十几分钟,亨利才完成这个阶段的工作,打电话给秘书推迟接下来的约见之后,亨利这才笑吟吟的过来,坐在李牧对面。

“每次到你那里,我都会羡慕你的悠闲,再看看我这里,真是太糟糕了,乱哄哄的就像是在码头”亨利刚坐下就开始自嘲,言语中不无幽怨。

“跟你说过多少次,该放权的时候就要放权,集团里有那么多的副总,有什么事让他们去做,你只负责提出目标,然后在他们完成之后负责验收就行了。”李牧可不想活得像亨利这么累,所以李牧早早就给自己准备好了背锅侠,如果让李牧处于亨利目前的这种生活状态,那么李牧宁愿回去当他的中学生。

说起来,和李牧一起抵达美国的那些留美幼童,现在基本上都正在上中学,进度最快的将会在明年申请进入大学深造,据说幼童出洋肄业局正在考虑是不是应该把斯普林菲尔德理工学院作为备用选项之一。

在菲尔德理工学院正式挂牌之前,幼童出洋肄业局的首选是哈佛大学,如果哈佛大学不接收,才会考虑其他院校。

虽然成立时日尚短,但是不连菲尔德理工学院现在已经成为全美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强,设备最先进的学校,考虑到斯普林菲尔德里工学院的背景,选择斯普林菲尔德理工学院更符合幼童出洋肄业局的利益。

当然啦,符合幼童出洋肄业局的利益,就不一定符合清政府的利益,所以这事儿吧,想想就算了。

633 简单

首先要肯定的一点是,清政府组建幼童出洋肄业局,拿出经费供这些孩子们前往美国留学,目的肯定不是要提高华人的国际地位,甚至连让清国更加强大都说不上,清政府的目的只是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至于清国的国力是不是强大,那些整天担心被赶回通古斯的旗人还真不一定有多在乎。

既然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那么就要禁锢这些孩子们的思想,阻止这些孩子们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只学习洋人的奇技淫巧,其他的一切都被列为禁忌,当然也包括李牧他们这些美籍华人在内。

考虑到李牧本人的身份背景,幼童出洋肄业局唯实不愿意和李牧产生任何联系,一个李牧“叛出”幼童出洋肄业局已经足够让人头疼了,如果再有其他乱子,那恐怕谁都无法承担这个后果。

李牧本人当然对此也有清醒认识,所以李牧对于幼童出洋肄业局不抱任何希望,和骏马附属学校内的近万学生相比,幼童出洋肄业局那点规模也确实是微不足道。

“我也想像你一样轻松一些,但是只可惜我办不到,你可以放心的把工作全部推给我,但是我不能那样做。”亨利是一个负责任的人,这也是李牧信任亨利的基础。

有些人就是这样,他们总是在工作中亲力亲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但很多时候往往会适得其反,比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又比如连前线一个机枪阵地的设置也要干涉的常凯申。

相对来说,李牧的做法就聪明得多,而且像李牧这样的老板往往又是最受员工欢迎的老板,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干活,可以拥有最大的自由度,拥有最广阔的施展空间,只要有能力,绝对不会被埋没。

“好吧,我无意干涉你的工作方式,不过我要提醒你的是,凡事往往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