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1 / 1)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鲇鱼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天左右。

李牧虽然不挑食,但也是标准的肉食动物,有牛肉绝对不吃蔬菜。

陈荔秋很快就结束了训话,看陈荔秋悻悻然的样子,不是陈荔秋不想训,实在是小胖子吃得很香,勾引得其他正襟安坐的小屁孩们频频吞咽口水,看向陈荔秋的目光中已经有了不满,再训下去就要犯众怒。

随着陈荔秋一声“开饭”,小屁孩们纷纷开动,真是风卷残云。

陈荔秋看来是要开小灶的,溜溜达达来到李牧身边连连点头:“不错不错,我还想一会让人给你送过去,却不想你能坚持过来,就是要有这个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学到美利坚人的本事,回国报效皇恩”

李牧听得简直要翻白眼,不是特么饿得撑不住,傻逼才来餐厅。

李牧之前不知道在床上躺了多长时间,之前估计也没吃多少东西,来餐厅的时候身体虚弱倒也不全是装出来的,这会儿李牧也没敢多吃,吃了两片牛肉,喝了半杯牛奶就放下,只算是浅尝辄止。

看李牧吃了两口就放下筷子,陈荔秋又是大点其头:“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很好,很好。”

李牧不知道陈荔秋引用的是吕氏春秋,面上虽然是一脸的恭谨,心里其实在骂娘。

要不是大病初愈肠胃接受不了再加上天色已晚该睡觉了不能多吃,谁特么不想多吃点哦看看其他小孩,都在那狼吞虎咽呢,李牧现在的年龄也是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的时候。

陈荔秋肯定不知道李牧在想什么,看李牧没有继续用餐的意思,点点头对李牧说了声“跟我过来”,转身就出了餐厅。

陈荔秋身为朝廷三品大员,自然不会和李牧一样住在底层,而是住在顶层的贵宾套房。

李牧住的底层其实也不是底舱,底舱不是住人的地方,安置的是牛和羊,这是为李牧他们旅途中提供营养准备的。

明轮船嘛,也肯定没有设施豪华的总统套房,陈荔秋的套房也就是一室一厅,连个卫生间都没有。

不知道老头想上厕所会不会直接去船舷啊李牧心中不无恶意。

“你应该已经知道你为什么在这里了,既来之则安之,朝廷对你们是寄予了厚望的,将来也一定不会亏待你们,你在求学期间,朝廷也不会短了你的用度,我这里也会给你额外增加一份,只希望你能勤奋苦读,废寝忘食”陈荔秋端坐在书案后,表情和蔼淳淳善诱,眼看又要洗脑。

“这个加多少”李牧冷不丁插一句。

“呃”陈荔秋很明显被噎得不轻,上半身都有个下意识的后仰动作,听完李牧的话,陈荔秋捻着胡子表情复杂。

这剧本不对啊

从一名可怜的孤儿一步登天到成为吃皇粮的人,难道李牧不应该感恩戴德纳头便拜吗至不济也应该老老实实唯唯诺诺,这才符合一介草民面对朝廷三品大员的态度,可陈荔秋看到的是什么李牧居然在跟陈荔秋讲价钱这让陈荔秋实在是无语。

君子耻于言利嘛。

“朝廷给你们的月俸是每个月四个美元,我这里再给你加四个,一共是八个,足够你日常花用。”陈荔秋还是有涵养。

不是陈荔秋有涵养,实在是小孩子的心性还不成熟,什么事都要哄着来,前几天小孩们上船后还有因为想家而失声痛哭的,啼哭这玩意儿会传染,只要有一个哭,转眼间所有的孩子都会嚎啕大哭,这让陈荔秋实在是怕了。

陈荔秋虽然家里孩子不少,但陈荔秋并没有带孩子的经验,甚至整个“幼童出洋肄业局”后勤团队里三十多个人也找不出一个会带孩子的,所以这些天陈荔秋的日子真是焦头烂额。

陈荔秋其实是想给李牧八斤来着,直接把李牧砸死扔海里最省心,然后某鱼头就能直接打“全书完”。

“我要回家”李牧语出惊人。

这时候要是还不懂得漫天要价,那李牧真该被砸死扔海里。

“现在船正在茫茫大海之中,你又如何能回”陈荔秋马上就很不悦。

“那等靠了岸我再回家”李牧坚持。

“等靠了岸人生地不熟,你连洋人的话都听不懂,又如何买票上船”陈荔秋还不知道李牧的神奇。

“这艘船既然是从大清国去往美利坚的,那只要我不下船,这艘船就肯定还会返回去。”李牧不想暴露底牌。

“这个你看一月十个如何”陈荔秋放弃抵抗。

“我还是要回家。”李牧稍微顿了下,给陈荔秋留点希望,然后又故态复萌。

“二十个”陈荔秋面色转冷,彻底放弃拯救李牧。

啊,不对,是李牧彻底放弃治疗。

006 有钱不赚王八蛋

24美元,这在1872年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哪怕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笔钱都很有意义。

1883年,伊利伊诺州劳动统计局做过一个统计,有一个人在1883年工作了30个星期,收入了250美元,他和他的妻子,5个儿女住在双套间的公寓里,每月租金为6美元,这一年,这一家人在食品上的花费一共是80美元,他们的家庭食谱包括面包、咖啡、以及咸肉。

看看,1883年一家人生活了一年总共才花了80美元,1872年的美元肯定比1883年的美元还要值钱点,李牧一个小孩的零花钱都有每个月24美元,这待遇确实很优渥。

而且李牧的零花钱还不是从登陆美国之后才开始计算,从上船那一天就已经开始计算,所以李牧的兜里现在就有陈荔秋预先支付给李牧的24美元,这算是订金。

搞定了零花钱,李牧准备把这个“留童”的身份继续顶替下去。

要说李牧这人吧,他在二十一世纪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从小没有在书桌上刻过“早”,也没有立下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之类的鸿愿,别人上学的时候李牧上学,别人工作的时候李牧工作,李牧没有什么救国救民大志向,也没有天下为公的急公好义,李牧就是个有点自私的普通人,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虽然不会为国家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贡献,但也不会给国家找麻烦,其实这就是二十一世纪共和国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把这样的一个人扔到十九世纪中晚期,虽然李牧的同胞还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封建阶级统治下,但李牧也不会马上就生出来推翻满清政府、建立共和天下的想法,那是伟人们应该做的事,和李牧没什么关系,李牧只想这辈子过得吃喝不愁,安安生生的把这辈子混过去就行。

当然了,如果再过几十年有立志要推翻满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