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2 章(1 / 1)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鲇鱼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个月,有大约十万清国人,以及一万美国人要求到海参崴定居,我们的条件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该分配土地分配土地,该缴纳税收的缴纳税收,在海参崴,白人也不会比华人多缴一个大子,现在最关键的是军队,我想,最起码应该有两个师,是全部有我们华人作为根底,但是战争部不这么认为,战争部要求所有的部队都要由美国本土组建,这应该算是对我们海参崴的歧视吧。”

陈国芳提出的问题很尖锐,李牧没办法给一个标准答案,虽然李牧和阿瑟、谢尔曼的关系都很不错,但那都是在不危机美国利益的前提下,一大彼此的出发点发生冲突,李牧也不知道阿瑟和谢尔曼他们会怎么做。

其实就是麻秸秆打狼两头怕。

“现在别计较这种事,你最重要的任务,是为海参崴的居民谋福利,不让海参崴的居民有任何怨言,对华人和白人一视同仁,别把目标放在最近几年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一个世纪,到那时再说我们的理想。”李牧有的是时间,一个世纪之后李牧也才仅仅八十岁,很老吗不,到时候李牧还有很多时间。

晚上,陈国芳在海参崴州府为李牧举行欢迎晚宴。

其实陈国芳来到海参崴,面临的困难确实是比李牧想象中还要多,李牧来到海参崴的当天,就大概了解到陈国芳所处的处境,比李牧设想中还要严峻得多。

“弗朗西斯是共和党,这一点无可争议,但是民主党也没有放弃海参崴州,下一次总统大选,海参崴就将拥有自己的选举人票,虽然票数并不多,但如果在竞选胶着的时候,海参崴州的选举人票就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来看,民主党在海参崴州的代言人是托马斯张伯伦,这个人的能力不怎么样,但是他和清政府的关系很好,三年后他会参加海参崴州的州长竞选,现在看来他的赢面并不高,但是这终究是个隐患。”严顺离开李牧身边之后,李杰夫成了李牧的贴身秘书,这并不符合骏马集团的规定,但是李杰夫是李牧钦点的人选,所以李杰夫就成了李牧身边最亲近的人。

“托马斯张伯伦,这个人怎么样会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妨碍”李牧现在看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党派,民主党和共和党都一样,并不是所有的共和党人都和李牧一心一意,也不是所有的民主党人都会拆李牧的台。

“不会,克利夫兰先说说过,张伯伦先生可以信任。”李杰夫的工作中规中矩,但还是不够成熟,严格说来,这句话李杰夫就不应该说。

895 勤王

李牧当然希望陈国芳能连任海参崴州州长,最好能一支连任下去,直到陈国芳淡出政坛。

这当然是最理想的情况,不过如果是托马斯张伯伦上台也无所谓,虽然托马斯张伯伦是民主党人,但是在海参崴,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要看李牧这样的大资本家脸色过日子,就算托马斯张伯伦上台,也不会妨碍李牧从清国移民,或者因为托马斯张伯伦和清政府的良好关系,到时候李牧从清国移民更容易,清政府可不会像李牧一样重视人口。

托马斯张伯伦是英裔,五十多岁的年纪,身体虽然已经衰老,但是思维已经完全成熟,而且不缺乏人生经历,这个年龄对于政客来说正处于巅峰状态。

见到李牧,托马斯张伯伦异常热情,并没有多少传统英裔的矜持,看样子李杰夫说的没错,这个托马斯张伯伦果然和格罗弗克利夫兰关系密切。

让李牧稍有失望的是,虽然现在绝大多数海参崴人都是华人,但是有资格参加晚宴的,还是以白人居多,这一点短时间内没办法改变,华人缺乏李牧和陈国芳这样的杰出人才,就算陈国芳更倾向于在海参崴州府安插华人,也没有那么多合格的华人供陈国芳使用,最起码十年之内,这种情况不会得到根本性改变。

“里姆先生,非常感谢你对海参崴的重视,来到海参崴之前,我还以为这里是不毛之地,但是我错了,海参崴是一座潜力不亚于旧金山的城市,这个城市有自己的独特魅力,我现在能理解为什么里姆先生你要花大价钱把这里买下来,我敢肯定,用不了多少年,俄罗斯人一定会后悔的。”托马斯张伯伦对李牧满口奉承,大概是因为托马斯张伯伦和清政府打交道比较多的原因,对于华人的习惯很熟悉,甚至托马斯张伯伦还有一口流利的汉语,这让李牧很惊讶。

“看样子张伯伦先生你在清国确实是待了很长时间,你的汉语很不错。”李牧想获得托马斯张伯伦的更多消息。

“二十年前我就来到了远东,曾经在美国驻清国大使馆工作了十一年,我在清国除了外交之外,还有一些商业经营项目,不过很遗憾的是,清国人并不喜欢我们这些白人,但是海参崴没有这个问题,在这里,白人和华人可以和平共处,即便有时候我们语言不通,我们也可以试着去理解对方。”托马斯张伯伦不仅仅是纯粹的政客,美国政府也从来不禁止政客经商,所以美国政客中的百万富翁比例非常高,托马斯张伯伦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要不然也不会到海参崴来,和陈国芳进行竞争。

当然了,面对李牧的时候,托马斯张伯伦说话的时候也进行了适当的修辞,在李牧的了解中,海参崴华人和白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好,这个时代的华人,在面对白人的时候,也不是彻底的唯唯诺诺,没有丝毫反抗,白人在华人中横行无阻,基本上是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的事,义和团运动才是彻底压制了华人的反抗之心。

李牧在刚刚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也感到振奋,以前李牧看清末这段历史,史书上描写的并不详细,很多时候甚至和现实有很大出入,书上的洋人个个嚣张跋扈,而华人个个委屈求全,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一时期的华人没有史书上形容的那么软弱,古巴的华人都会主动反抗西班牙殖民者,如果是委曲求全,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

移民美国的那些新移民们也一样,他们在经历了最初的磨合期之后,大部分都能以最积极的态度投入新生活,这和那些自甘堕落的爱尔兰人、意大利人不一样,很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