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0 章(1 / 1)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鲇鱼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把人送过去,绝对不会耽误了老陈的事。”白起在日本有足够的权威,这种事也就是打个招呼就行,没准连工钱都不用给,管饭就行。

白起指的是李牧提过的从日本雇佣劳工,前往海参崴工作,这个事很简单,日本现在什么都不多,就是人多,原本只有四个岛屿就已经够磕碜了,还被李牧强行买走一个,要不是德川立言苦苦哀求,李牧原本连北海道都不想让日本人染指。

不过回头想想,对日本也不用这么苛刻,现在李牧无法从清帝国获得足够的人力资源,华人空有全世界最大的人口群体,但却被清政府牢牢控制在清国没有出头之日,要不是因为天灾,清国流民四起,清政府也怕聚众造反,太平洋公司恐怕都无法完成李牧的移民要求,放眼全世界,也就只要日本的人力资源还算充分,而且关键是价格低廉,要让德川立言听话,总要给点好处才行。

“行,到时候我让老陈把工钱结算给你。”李牧把油水给的足足的,至于白起和德川立言怎么分,那就不是李牧要考虑的问题了,反正李牧要的也不是公平,要的只是劳动力,只要海参崴政府给了钱,那就算将来日本人翻旧账,也找不到海参崴政府头上。

可以肯定的一点,不管海参崴政府给白起多少钱,这些钱哪怕最后只有十分之一分给那些劳工就算不错了,不管是白起还是德川幕府,都不怎么把日本平民当人看,日本社会本身也是有阶级的,最下层的民众被上层剥削是常态,遇到这种事情,白人最常用的手段是嘴上抗议,印度人是配合,华人是奋起反抗,日本人就是习以为常。

这个“习以为常”确实是有点奇葩,但是也很可怕,因为这种思想是很危险的,一旦这些底层民众遇到了另一群可以让他们随意剥削的人,他们也会习以为常,这就是八年抗战为什么日本人那么残忍的原因。

其他人看日本人是残忍,日本人就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这很正常,因为在他们理解中,强者对弱者的残忍是天经地义,不残忍就是违反人性,他们真的不会感激。

其实1945年日本人投降的时候,日本人也做好了被人残忍对待的准备,只可惜当时日本人遇到的人是麦克阿瑟,日本人这才逃过一劫。

其实要说圣母,刚才说过的那位才是,人类历史上都没有几个人比麦克阿瑟更“圣”,全世界除了日本人估计没几个人感激麦克阿瑟,麦克阿瑟还有好几位住过日本人集中营的手下,被解救出来的时候都已经瘦脱了人形,也不知道麦克阿瑟是怎么说服他们要善待日本人的,难道是温泉的作用

“有没有工钱都无所谓,德川现在相当总统,那些被派往海参崴的劳工,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德川的反对者,那家伙巴不得那些人都死再海参崴。”白起了解德川立言的一举一动,或许白起对这点工钱有兴趣,德川立言才顾不上,人家在乎的是天下,这个理想够大吧。

工业革命后,全世界都在发生变革,连清帝国都喊着要变法了,日本没理由裹足不前。

但是前进的动力也不怎么足,德川幕府复辟后,德川立言把天皇一系杀了个干干净净,现在的天皇是德川立言不知道从哪儿找的小孩,小孩也会有长大的一天,也会拥有自己的思想,所以现在的德川幕府还是有隐患,德川立言是想改变日本的政体,这样德川立言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掌握日本。

和“天皇”这一具有明确指向性的职位相比,总统的范围就宽泛多了,和美国一样的四年一任,或者和后世俄罗斯一样的六年一任,又或者和北韩一样家族垄断,任期只是形式,选举才是真谛,就算德川立言决定一年一任,德川立言也有办法次次当选,而且将来还会为德川立言赢得一个“民主之父”的荣誉,这样的好事不是年年有。

“应该不会死太多。”李牧的话很简短,语气却森寒的很。

和现在的美国不同,海参崴并没有多少大型机械,所以不管是修路还是修港口,更多的是要依靠人力。

人定胜天这种事听上去很励志,其实背后往往都很残酷,历史上几乎所有大型工程,全都都是用生命堆起来的,更何况修建海参崴还是雇的日本人,陈国芳用起来更不会心疼,这倒不是因为陈国芳有多恨日本人,日本人没有对陈国芳造成什么伤害,陈国芳对日本人根本谈不上恨。

但是客观条件就是这样,陈国芳就算是心疼也没办法,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的时候,那些铁路公司难道痛恨华人吗

不,他们不恨,相反和墨西哥人、爱尔兰人相比,那些铁路公司老板很喜欢华人,因为华人更能干,更能吃苦,但是这并不能改变那些铁路工人死伤惨重的事实,因为客观条件就是那样,华人去修铁路,所以华人死伤惨重,要是换成墨西哥人或者爱尔兰人去,只会伤亡更加惨重,那同样不代表铁路公司的老板们恨爱尔兰人和墨西哥人。

就像李牧现在也参与到对印第安人的掠夺中,不是因为李牧恨印第安人,而是因为对印第安人的掠夺,已经成为全美国个层面的共同行为,即便李牧不去,也会有其他人去,最起码李牧还会给那些印第安人留一条活路,不会拿着印第安人的头盖骨去领赏。

当某件事成为全社会共同行为的时候,就不要再说什么独善其身了,这时候冷眼旁观不是什么独善其身,而是格格不入,选择成为一个另类往往是有代价的,要么是被孤立,要么是被针对。

李牧来四国岛并没有封锁消息,午饭都还没吃,德川立言就匆匆来到四国岛拜见李牧。

这不是措辞不当,真的就是拜见,想不想见还要看李牧的心情,好在李牧现在心情不错,所以德川立言才能踏入李牧的庄园。

当然了,李牧也没有因为德川立言来拜访,就刻意收起那些白起的收藏,李牧也不知道德川立言有没有看到,按说是应该看到的,因为那些藏品摆放的位置很显眼,但是从德川立言脸上,李牧看不到任何异状,没有悲愤莫名,也没有兔死狐悲,李牧只从德川立言脸上看到了谦卑的尊敬。

莫名很心酸的感觉,好坏也是一国领袖